让阅读无处不在
2019-05-16丛沛
丛沛
摘 要:“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兴起,使人们的思维方式、阅读模式都开始发生连锁反应,作为提供全民阅读服务主要阵地之一的图书馆,也在积极转变,寻求跨界的新思路,“图书馆+”的理念也应运而生。本文从“互联网+”下的全民阅读,以及“图书馆+”的概念、与阅读的有机融合等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这种趋势下多样形式服务于读者,让阅读无处不在。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01
一、“互联网+”下的全民阅读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和创业的工具”。2015年3月,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无处不在,不仅改变了所有行业和行业,推翻了新的创新范式,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
这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产生连锁反应。阅读也是如此,互联网可以使传统的阅读服务更加方便,使数字阅读体验更好。互联网还允许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源和方法。人们不再坚持传统的旧模式,而是用一种新的思维重建它。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普及阅读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也在这一趋势下,积极改变和探索跨境合作的新思路。
二、“图书馆+”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模式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提升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应大力开展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让更多的读者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培养更高的阅读热情。在“互联网+”及“图书馆+”应运而生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模式,推广推进阅读服务,使广大市民“人人可读、时时能读、处处可读”,让书籍的笔墨清香,充溢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让人们在书香的陪伴下享受生活。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不仅要让阅读成为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基于图书馆专业资源的广泛宣传。提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不仅是简单的“图书馆+各界融合”,而是依托于图书馆自身的优势,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1+1〉2的功效,为全民阅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1.“图书馆+学校”模式
学校作为少儿阅读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拥有阅读推广最便捷的对象优勢。公共图书馆与学校通过馆校合作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使双方的社会教育职能得到最大化体现。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铺助课堂学习教育,以课堂教育的内容促进课外阅读,共同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建设。图书馆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提供可供少儿阅读的各类书籍,由图书馆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导读培训,不仅可以给予少儿图书借阅方面进行指导,而且可以因馆制宣开展各项读书活动。此外,双方还可以进行优勢互补,共同开展学术研究、经验交流与各类读书活动。
2.“图书馆+书店”模式
近两年来,“互联网+”、“图书馆+”给传统文化服务领域带来了诸多新思路,让图书馆和书店之间的互动密切起来,双方以图书为桥梁连接,充分挖掘双方优势资源,打造“书店直借服务模式”,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将原处于采、编、藏借最未端的读者一下子被提到了最前端,将业务流程改变为借、编、藏。同时,书店上新流程简化于图书馆,能最快的将新书呈现由读者,再由图书馆进行买单,读者的借书模式没有任何改变。直借服务体系的打造,实现了跨行业的业务联系,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种类,帯动了目标人群覆盖率、持证率、到馆率、借阅率等,也让书店提升了销售额。
3.“图书馆+网借”模式
“让借书像点外卖一样简单”,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公共图书馆可推的另一文化惠民创新举措。“让借书像点外卖一样简单”,看上去很新鲜,新鲜的背后是“互联网+”、“图书馆+”模式的全新体验与尝鲜。网上借阅、快递到家,给那些工作繁忙与身体不便的市民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最关键的是能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与城市公共文化的硕果,是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延伸。 让百姓不出门、少跑腿就能享受到星级服务,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层次,让“悦读”融入日常生活,变得触手可及,促进城市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百花齐放。网上下单、快递到家的借阅新模式,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外延,满足了更多群体的借阅需求和精神诉求,彰显了借阅的舒适性和人性化。全民阅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棱镜;书香社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的晴雨表。让书籍“飞”一会儿,使更多的读者在互联网新蓝海中尽享“借书就像点外卖”的便捷与高效。
4.“图书馆+公共场所”模式
选择经营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经营环境优雅舒适、市区客流大的社会服务机构,并与图书馆组成阅读联盟,履行图书馆分支的职能,并被列入总成绩馆的“一卡通”系统。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和必要的借阅设备。结合图书的人事特点和岗位设置点,图书馆定制发行图书,并定期更新图书。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场所和日常服务人员。图书馆对合作联盟的阅读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针对大型商圏、机场候机楼、轨道交通站等拥有大量稳定人流的公共场所,打造数字读服务需求,订制“移动E站阅读”。借助无线WIHI、移动3/4G互联网络,在商圏、轻轨等人流密集区域部署"e站阅读”终端机,通过二维码扫描、触屏等技术,提供各项电子图书、音视频资源、网络电视接入、图书馆数据服务等,实现馆数字资源“走出去”,让图书馆数字资源实现了供给的“零距离"。选择适合碎片化的阅读特性,便于读者利用等候、购物、吃饭、休息的零碎时间进行阅读。
“图书馆+”模式是图书馆界不断创新、探索实践的结果,通过跨界合作,让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让全民阅读不断向更多人群延伸,将阅读空间扩展到泉城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读到更多更好的书,完善了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体系,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明旭.“互联网+”阅读:构建阅读新模式[J].课堂密码,2016(6B).
[2]骆越之民.“互联网”时代:一个真实的阅读世界[J].南宁日报,2015(1219).
[3]陈超.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全民阅读[J].文汇报,2015(0424).
[4]李丽梅.互联网+情境下少儿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N].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2).
[5]冯薏儒.“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未成年人的探讨——构建为未成年人服务的个人互联网图书馆[N].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