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厂制炼车间提质降本增效的实施方向
2019-05-16韦政辉
韦政辉
(广西糖业集团柳兴制糖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112)
1 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制糖企业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提质降本增效工作是企业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提质降本增效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充分发挥好技术优势,将建设成本做到极致,增加经济效益。制炼车间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不是很多,可降成本主要围绕可控制的生产物资进行,要结合车间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提质增效、降本增效”提出合理的实施方向。
2 实施方向
2.1 加强工艺指标、现场管理,提高制糖生产效益
2.1.1 对生产指标进行量化细化
将各项工艺指标分解到各相关工段、岗位,作为各相关工段、岗位的考核指标,强化管理,有效促进各项指标得到较好完成。首先,根据甘蔗的成熟情况,下达合理的工艺指标,重点抓好影响产品质量的几个关键岗位的工艺指标如石灰消和、中和硫熏强度、预灰、清汁pH值、一、二次加热温度、乙糖糊色值、乙种纯度等。其次,制定科学的煮糖制度,并严格执行。根据蔗汁、物料纯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工艺指标。对煮糖各类物料尤其是低纯度物料精心调配,明确甲糖膏回煮甲稀、丙糖膏回煮废蜜的用量。最后,根据生产的需要,对丙种纯度、丙糖颗粒、丙糖糊色值的工艺指标进行了调整。若废蜜产量偏高,可通过复丙种的方法,降低物料往后工序的数量,减少废蜜产量,使废蜜与蔗比达到正常水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糖分收回。
2.1.2 制定合理的岗位职责及操作制度,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加强管理,严格操作控制,促进生产持续均衡稳定:第一,加强对班组长的管理,定期召开班组长以上骨干会议。要求每个班组长要站在全厂、全车间的利益出发,厉行节约,搞好生产,要求班组长做到凡事身体力行,时时提醒广大员工增强责任心,坚守岗位,确保安全生产。第二,增强员工岗位责任心,引导关键岗位职工精心操作、精细管理、精细控制。在车间生产中,澄清中和、煮糖、甲糖分蜜等岗位执行定量操作各参数持续、稳定。认真执行标准化管理,减少车间员工的随意行为。第三,加强劳动纪律检查及设备巡查,提高设备运行安全率,避免因生产设备故障引起生产工艺波动,确保生产流程稳定顺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员工劳动强度,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到完成生产指标工作中。
2.2 目标控制实施过程需要把握三大重要生产指标方向
2.2.1 提高糖分收回
首先,杜绝跑、冒、滴、漏及铺料事故的发生。增强员工岗位责任心,引导关键岗位职工精心操作、精细管理、精细控制。其次,降低滤泥转光度。适当提高吸滤机真空度,提高洒水温度,尽可能的降低滤泥的转光度,使滤泥带走更少的糖分。再次,减少废蜜产量和降低废蜜的重力纯度。制定合理的煮糖制度,尽可能在前面工序提出更多的糖,降低后工序的压力。在分蜜操作中,控制好分蜜打水时间,在保证生产工艺指标合格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打水时间。提高原蜜和洗蜜的纯度差,减少物料往后走,从而达到减少废蜜产量和降低废蜜重力纯度的效果。最后,完善原有设备,同时更新超过使用年限的甲糖分蜜机等设备,挖潜增效,提高设备运行安全率,避免因生产设备故障引起生产工艺波动,确保生产流程稳定顺畅保证糖分收回。
2.2.2 节能降耗增进效益
第一,车间强化管理,强化职工主人翁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节能降耗的积极性。第二,严格把关额外水进入生产流程。规范石灰添加的波美度,避免波美度过低添加不必要的水,给蒸发增加压力。严格把控吸滤机洒水量,每台吸滤机都安装热水流量计,提高吸滤机真空度和洒水温度,在提高糖分收回的同时减少热水用量。第三,蒸发严格按照“五定”标准操作,认真执行标准化管理。第四,制定合理的煮糖用汽制度,不允许胡乱用汽。加强煮糖管理,避免起伪晶洗砂煮水。第五,强化甲糖分蜜岗位操作,根据甲糖膏情况设定分蜜参数,减少打水量,提高原蜜和洗蜜的纯度差。第六,改善并用好现有设备,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使现有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淘汰高能耗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生产能力。
2.2.3 节约生产成本
第一,加强生产物质计划的规范和管理。生产物资计划,尽量要精准,避免购买物质造成过量积压,也避免购买不足而再次购买造成成本的增加。保证物质及时供应,不能影响正常生产。第二,在检修过程中,尽量避免铺张浪费,对能修的设备就绝不换新的,也避免设计或者购买设备时候出现“大牛拉小车”的浪费现象。第三,规范磷酸、硫磺、石灰等辅料添加。在车间生产中,车间根据产品的质量适当调整工艺参数,澄清预灰、中和以及石灰消和等岗位执行定量操作,保证各参数持续、稳定。第四,加强生产物资的使用和管理。消泡剂要适当稀释再使用,避免未经稀释就使用造成浪费。第五,加强装包管理,避免烂包多,增加袋耗和翻包费用。
2.3 科技创效、集约控制,节支与增效双收益
2.3.1 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员增效
对硫熏中和、预灰、蒸发系统和煮糖进行自动化改造,通过自动化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让员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指标的把控上,保证指标的稳定实施。同时,提高设备控制精度,强化电气、仪表设备周期性管理及维修,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2.3.2 坚持“降本增效、修旧利废、节支降耗”理念,把修旧利废作为常态化工作
号召员工认清了形势,从点点滴滴做起,学会算经济账,创造修旧利废的氛围。车间通过对修旧利废工作的常抓不懈,不仅解决了废旧物资的处理问题,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充分挖掘内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管理实效
3.1 工艺指标、现场管理
工艺指标及现场管理产生的最直接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辅料的使用量和维护物资消耗,辅料使用如表1所示,维护物资消耗费用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1、表2可知,提质降本增效提倡实施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工艺指标、严格现场管理和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等方式,辅料消耗逐年降低,维护物资消耗也相对减少。
3.2 煮糖自动化
现有煮糖罐15个,自动化改造前每个煮糖工管理操作一个煮罐,需要15人。而经过自动化改造后甲糖和乙糖一个人煮制两个罐,丙糖2个人煮制5个罐,另外中控室2人,共计9人。自动化改造后比原来少6人,如若一个员工的年收入6万元,一年可以节省36万元的生产成本。
表1 各种辅料使用量与蔗比统计数据
表2 榨季维护物资消耗统计数据
3.3 白糖色值在线监测系统
白糖色值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是提供白糖实时色值数据,甲糖分蜜工通过实时色值数据对分蜜机进行操作。白糖国标一级糖标准色值≤150IU,在分蜜这一环节要降低色值只能通过打水量来实现,如果白糖的色值不大于150IU,就可以尽量减少打水量。在没有白糖色值在线监测系统前,只有滞后的化验单来指导生产,操作工为了保险起见打水量往往会超过理想打水量,甚至有时白糖的色值在120IU了还加大打水量,这样不光降低此环节的白糖提取量,还为后续工序增加压力。有了白糖色值在线监测系统后,操作工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打水量,在白糖的色值不大于150IU时候调小打水量,可以实现打水量略大于或等于理想打水量。同时,它不仅可以减少打水量,降低能耗,还能及时发现筛不过底或者筛有烂糖的情况,减少不合格产品产量。
3.4 修旧利废
大力开展修旧利废,能用旧的就不换新的,对检修下来的设备及配件,加大修复力度,减少新配件的消耗。建立材料台账,对购买材料的使用、存放情况进行登记,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力争减少10%的材料费支出,停榨检修费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大力倡导“降本增效、修旧利废、节支降耗”后,车间的检修物资成本近几年逐年降低,通过不断的挖潜力,力争达到节约的最大化。
表3 停榨检修费情况统计
4 小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以生产目标为中心,加强工艺技术和生产现场管理,把握好提高糖分收回、节能降耗和节约生产成本三大重要生产指标方向,不断强化车间基础管理工作,做好班组间、岗位间的协调配合,协力完成公司对制炼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和任务,实现提质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