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里的多重语汇
2019-05-16陈效
文|陈效
背景资料:在2017 年5 月的第70 届戛纳电影节上,来自北欧的电影《方形》击败《无爱可诉》《每分钟120 击》《凭空而来》等佳作拿下金棕榈奖最佳影片。《方形》以其深刻的精神内核和有意义的故事架构成为2017 年最受关注和好评的影片之一,并在2018 年1 月23 日提名第90 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方形》一亮相就因其独特气质掳获受众,并受到各方影评人、媒体的称颂。它的气质疏离,带着对中产阶级、当代艺术、新媒体宣传手段、言论自由、自我审查的思考与批判,以碎片化的情节连接了一个荒诞的“方形”。在其中,电影撕开了“方形”之内的伪善与文明、丑恶与无知,并在无意间承载了电影思辨的符号表达,多重语汇在方形之中相交融合,互相拥抱。
“多重语汇”必须有的放矢,才能拼接得完整,而非杂糅。《方形》的多重语汇是置于其并不突兀的荒诞语境下——男主克里斯蒂安正在筹划一场名为“方形”的装置展览,希望宣扬一种人人平等互助的理念。在街边的骗局中,男主的手机、钱包被偷了,通过GPS 定位后,他给公寓楼的每一户都投递了一封威胁信。在手机、钱包失而复得之后,一个小男孩跑来控诉他对其造成的威胁与伤害。这个内容承载了整个故事的方形。
从克里斯蒂安投递威胁信开始,故事画面以楼道的景深方块构图,配合灯影的节奏变化展开。直到男主发现自己的失误与失控,对自己的公众身份开始进行思考,并决定对小男孩上门道歉时,这层语汇跟着影片末尾楼道间旋转的方形结束。在这层语汇中,小男孩的权力身份与男主的权力身份极其悬殊,这种悬殊既造成了力量上的差异,也影射了男主在家庭与权力关系下的野蛮与文明。导演有意将男主与小男孩对峙一事,赤裸裸地展现在他的两个小孩眼前,而这两个小孩在家中的厮打与野蛮对抗,就如同一个遗传的行为展现一般。这种野蛮在电影中无处不在,但是野蛮面纱揭下的那一刻,男主接受女儿陪他一同登门道歉的那一刻,是他与自己虚伪身份伪善假面的剥离,也是他与自己的和解。这层语汇承担着故事主线的功能。
第二层语汇从克里斯蒂安作为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的身份探讨出发,与新媒体宣传之间形成冲突互文,对当代艺术的意义与对新媒体宣传手段、言论自由的二层语汇空间进行思索与挖掘。影片开头,男主对女记者提出的问题显得尤为尴尬与不适,电影中“方形展览”所谓对公共空间的探讨,平等自由相互信任的圣所似乎从头到尾都是一具空壳,这种所谓对公共性的构建,除了让骑士雕塑倒塌之外,并未对公共空间造成任何影响与思考,也成了荒谬的对比。当代艺术似乎成了当代艺术从业者自身空白的枷锁,而他们举着这一层枷锁摇旗呐喊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艺术变成了一场自我欺瞒,以文明的外壳欺瞒野蛮的本性。电影用“黑猩猩”与“人类黑猩猩”完成了符号上的调侃与讽刺。
由人扮演的“人类黑猩猩”是这层语汇至关重要的一次符号表达。他是文明的中产阶级与被展览、影像、装置所困的“原始人类”之间的一次冲撞。
人类在寻求艺术行为的表达过程中,真正回到了原始的野蛮。在“人类黑猩猩”刚进入会场的时候,影片呈现了每个个体西装革履之间的尴尬与虚与委蛇。谁也没揭开这层尴尬,因为,这是一次“艺术的演出”。就算“人类黑猩猩”对“文明人类”进行冲撞时,那些人也只是“文明”地走出了会场,直到“人类黑猩猩”拉扯着女人的头发,对她形成肢体上的伤害之后,一个男人跑出来扑倒他,一群人蜂拥而上。此时群体的野蛮昭然若揭,暴力本身让他们撕破了假面——西装革履的假面,觥筹交错的假面,文明本身的假面。现代文明之下,每个人借由群体野蛮得到了纾解与释放。在这个片段中,导演关闭了音效和音乐渲染烘托的渠道,以最原始的声音表现这次冲突,镜头也没有刻意渲染情绪,不带任何批判的审视,只留下戏谑的旁观。
用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及戏剧性的情节构作方式,形成相对自由的表达,并融入整部电影当中。探讨文明——从孩童的野蛮到中年人被包装过的野蛮;探讨艺术——对当代艺术的无效和荒诞进行思考,而非简单的讽刺或者赞赏;探讨逃离——每个人对枷锁的逃离以及重新被困,循环往复。
多种语汇构成这样一部电影,一部逻辑清晰、隐喻性强、戏谑而生活、荒诞而真实的“现代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