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
2019-05-16本刊编辑部EditorialDepartment
本刊编辑部 Editorial Department
1 “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展览现场 图片摄影:穆萨奇奥·伊尼内洛(Musacchio Ianniello) 图片由MAXXI基金会惠允
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
2018年12月7日—2019年4月28日
策展人:侯瀚如、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
当代艺术博物馆研究团队
1-2 “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展览现场 图片摄影:穆萨奇奥·伊尼内洛(Musacchio Ianniello) 图片由MAXXI基金会惠允
由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举办的展览“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让美术馆变身为热闹喧嚣的街景。共有逾140位艺术家的200多件作品参加此次展览,打造出一个不仅具备基本人造基础设施、多重社会含义交织的空间,还时常充斥着对人们视觉和其他身体感官进行轰炸的标语、广告、相机镜头、垃圾。这里对人们的共同行为和新技术进行试验,并展示了来源于社区需求的一些项目。
展览“街道”让MAXXI成为了一座“街道博物馆”,它将作品、行为、事件与艺术、建筑、城市和技术研究结合在一起,是对2017年与MAXXI团队合作的深港双城城市/建筑双年展所做研究的扩展,也是对过去20年街道职能与特性的再解读。由此,美术馆成为了城市生活与公民社会未来、艺术文化机构职能的发言人。
展览主题涉及公众行为、日常生活、政治、社区、创新、机构职能,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定点项目、表演和跨学科活动是展览的一部分,也是理解时下街道职能与特性的基础。
源自于“世界在此产生”的观念,在这里,街道被看成了当代生活的宣言、前景和有优势的视角,以及创意社区和公民给予新社区和城市创意新天地全新生命力的景象。
街道文化
展览用一面大的墙用来展示安德里亚·鲍尔斯(Andrea Bowers)由绘画和反种族歧视的印刷封面组成的的作品、致力于探索近代意大利历史动荡面的安德里亚·萨尔维诺(Andrea Salvino)的巨型画布、以城市巡游为创作亮点的玛丽尼娜·塞纳多莱(Marinella Senatore)的女性主义拼贴画等。除此之外,山姆·杜兰特(Sam Durant)的作品《广场喷泉的提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十分个人化的行为来诠释公共艺术作品概念,并以此来揭示美国历史社会政治与文化事件;莫·赛特(Moe Sat)在缅甸雨伞绸布上做的划口也是作品《遮阳伞替代物》的一部分,是对缅甸人所处的不安状态的隐喻。视频这一媒介是整个展览的基础,通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审视今天的世界,它是一种理想的叙事工具和创造空间的方式、绘制和重组城市环境的手段、公众和私人的重要分界线。与这一单元主题相关的作品包括艾瑞克·波德莱尔(Eric Baudelaire)《回家的路》、尤纳斯·德·安德雷德(Jonathas de Andrade)《起义时刻》。
3 “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展览现场 图片摄影:穆萨奇奥·伊尼内洛(Musacchio Ianniello) 图片由MAXXI基金会惠允
优秀设计(革新、限制和自由)
该单元的核心包括将街道描述为实验通讯、生活、社会流动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的理想平台。街道有共享的方法与知识,这让新形式的设计和环境、社会可持续性成为可能。
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作品包括:《艺术家的车》,是一面巨大的收集了排名前50的反映公路主角——汽车的艺术作品。起源于安迪·沃霍尔1979年为宝马汽车所创作的作品,这一系列的收集包含了作为新时代标杆的40位国际艺术家关于社会阶层流动、社会身份和假想等主题作品的改编版本。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露西+豪尔赫·奥尔塔(Lucy+Jorge Orta)、白南准(Nam June Paik)、波拉·彼薇(Paola Pivi)、欧文·沃姆(Erwin Wurm)、希诗黎·伊夏法(Sisley Xhafa)以及其他艺术家们共同还原了社会阶层流动、技术与手工的并存、反讽与创作维度的神秘主义色彩。
社区
马路是社会良知发展的基本节点,在本单元,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团体“博阿米斯图拉”(Boa Mistura)为MAXXI所设计的墙面绘画,具有他们对社区和城市空间宜居性研究的典型特点,或是植入杰普·海因(Jeppe Hein)的《修正公共长椅》的圆形中的“社会性”。还有金守子(Kimsooja)、周滔、金小罗(Kim Sora)、弗朗西斯·莱娜(Francis Alys)的《实践5的悖论》以及马克·布拉德福德的《尼加拉瓜》。
4 “街道,世界产生的地方”展览现场 图片摄影:穆萨奇奥·伊尼内洛(Musacchio Ianniello) 图片由MAXXI基金会惠允
街道是日常的重要部分,它与人们的工作、娱乐、食物紧密相连。此外,街道还有许多功能性,因此,它成为了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创作对象,被用以阐释家庭生活的延伸。
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作品为:哈里尔·阿尔廷德雷(Halil Altindere)的《金色相机》;弗拉维奥·法维利(Flavio Favelli)的霓虹灯,是已经改变了原始广告功能的组件;吉米·达勒姆(Jimmie Durham)的雕塑《罗马的街》,是由街上发现和收集的材料制作而成;此外,还有艾迪尔·艾柏代思莫(Adel Abdessemed)、弗朗西斯·莱娜(Francis Alys)等人的影像作品。
介入(步行、游戏和迷失......)
围绕主题“介入”,本单元会轮番播放包括阿罗拉&卡尔萨迪拉(Allora &Calzadilla)、曹斐、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吉恩-巴普蒂斯特·甘尼(Jean-Baptiste Ganne)等30多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现代艺术家们把街道当成了试验更日常、更复杂行为,研究都市中人的缺失感的优势语境。
西蒙·藤原(Simon Fujiwara)的影像作品《新蓬皮杜项目》、托马斯·希尔施霍恩(Thomas Hirschhorn)的《公共空间的工作》、Chim↑Pom《路演》、拉斐尔·扎卡(Raphaël Zarka)《乘坐现代艺术》都为开放的机构(作为博物馆的街道,作为街道的博物馆)而发声,或是表现博物馆如何借用了街道的特点,并为城市空间带来量身打造的体验、作品与研究探索。同时,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了街道,且失去了自己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功能,因为在今天,博物馆已被定位为一个分享的场所,有不同的活动在这里发生,并不断变化。MAXXI将自己定位为城市的联结者,实验、引入新类型的开放机构的理想之地。
制图(计划/意外,建造/破坏)
展览最后一个单元的主题为:强调当代艺术研究与建筑的共同特征——城市规划。不可避免的是,这一主题与在街道上最为明显问题之一的人类和物品的流动有关。在参展作品中,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的作品包括罗莎·芭芭(Rosa Barba)的《自由的后默西隧道》,由金属管道制作而成的不规则结构体构成;赵赵的作品《弥留(死亡的碎片)》中在高速公路上被撞死的猫,皮毛散布在沥青路面上;以及丹尼尔·克鲁克斯(Daniel Crooks)、地图办公室(Map Office)和朱加的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