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 “农创客”导师的培育机制研究

2019-05-16梅瑜娟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导师培育活动

梅瑜娟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创新创业及“双创活动”在全国农业领域迅速开展,浙江省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看到了农业领域发展的良好前景,走上了农业创业之路,成为了“农创客”。短短几年的时间,社会各界给予了各类支持,省内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浙江“农创客”队伍日渐壮大,不少“农创客”取得了良好的创业业绩。但是,整体队伍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与预期绩效还是存在较大差距。鉴于“农创客”自身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政策理解度、市场信息敏感度、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急需专业导师的指导。因此,完善“农创客”导师培育机制,有效提升“农创客”创业能力水平,建设高质量“农创客”队伍,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浙江省“农创客”导师资源匮乏,大部分由大学生“创客”导师担任,对农业“双创”活动了解不深入,缺乏实战经验,其对“农创客”的指导大多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无法胜任“农创客”培养这一任务。因此,健全“农创客”导师培育机制,从数量上、质量上、专业上、技能上打造优质导师队伍,成为了政府部门亟须解决的难题。

一、浙江“农创客”导师现状分析

虽然浙江“农创客”导师培育工作走在了我国前列,但整体而言我国“农创客”导师培育相较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事实上,“农创客”导师培育实属大工程,不可能短时间内见成效。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浙江“农创客”导师还存在以下问题:

师资匮乏。虽然随着省内“双创”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导师数量增长却严重不足,“农创客”导师数量更是稀少,根本无法满足“农创客”发展需求。

指导效果不佳。当前的“农创客”导师绝大多数来自于高校,皆是以大学生“创客”为研究对象,一类导师旨在指导创业的理论基础,事实上,鉴于“农创客”与大学生“创客”的区别,“农创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实践指导上;另一类导师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但并不是以农业创业活动为研究领域,对农业创业活动、“农创客”群体都缺乏了解,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指导效果有限。

参与度不足。“农创客”的创业主战场一定是在农村,而导师无法做到与“农创客”共同生活,大部分的导师的生活还是工作都集中在城市,缺乏农村生活体验,甚至于谈不上对农业活动的热爱,思想的差异、工作间的距离等方面都导致导师无法深度参与到“农创客”的创业活动当中。

能力参差不齐。“农创客”导师队伍构成复杂,绝大部分由大学生“创客”导师组成,还有企业家、投资人、培训师等,以上人士专业背景不同,能力也参差不齐。

二、浙江“农创客”导师培育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了“五个振兴”,相互之间形成了逻辑整体,为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的“农创客”,直接关系到产业振兴。

(一)导师强则产业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创客”的舞台迅速增大,所能获得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队伍也随之扩大。但鉴于农业领域创业的特殊性,大多“农创客”遭遇瓶颈,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创客们,对当地环境十分熟悉,也没能在“农创客”队伍中脱颖而出。而另一类创客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却在农业领域当中迷失方向,未能达到之前做大产业的预期,以上现象都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因此,导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浙江省内其他领域的导师队伍已经较为成熟,如高校领域,大学生“创客”充分能够得到导师们的指导,亦能跟随导师参与到实战项目当中,成长十分迅速。而在农业领域的创业项目与其他领域创业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导师短缺,未能实现有效指导。

(二)导师强则人才兴

人才是各类战略实施的关键,“农创客”对乡村振兴战略也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提升了“农创客”的综合实力,强化人才振兴,才能实现战略的有效实施。

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展了大量人才培训项目,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及各类人才回乡创业,旨在构建高质量“农创客”队伍。然而,高质量“农创客”培养这一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浙江虽然整体经济发展较快,但还存在许多落后地区,现状即有政策支持、有资金支持、有优质项目,对苦于没有优秀的“农创客”去实践。针对此类现象,相关部门也积极组织了创业导师前往调研,但这类调研时间短,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前去调研的专家未能充分了解具体情况,其指导效果可想而知。

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以上都离不开优质导师的支持。只有培育出一批综合实力过硬的高质量“农创客”导师,积极发挥“集聚效应”,才能有效促进“农创客”培养、产业振兴。

三、浙江“农创客”导师培育机制构建

浙江“农创客”导师培育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实现各类资源的相互整合和充分利用。目前在国内其他领域的导师培育,已经探索出了多种模式。笔者在之前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浙江“农创客”导师现状,从主体构成、职责定位、遴选程序、培育政策、管理办法、考核激励六个方面三个层次(外、中间、核心)对培育机制进行构建。其中外层包括培育政策、管理方法,中间层包括主体构成、职责定位,核心层为遴选程序、考核激励(见图1)。

图1 浙江“农创客”导师培育机制的层次结构

(一)外层:培育政策、管理方法

导师培育机制外层由培育政策、管理方法构成。

1、培育政策

现地区为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都在大力加强导师培育工作。因此,相关政府尤为重要。政府应积极利用手中这一有利的指挥棒,结合现状出台各类规范“农创客”导师的政策及实施意见、出台利民的系列制度,为培育工作提供保障。此外,有必要成立导师培育工作小组,涵盖各类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导师队伍的思想动态、所需支持,健全整体工作机制。

2、管理办法

对导师队伍的日常管理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重视岗前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包含了解“农创客”群体特征,了解其创业想法创业项目情况、各类扶持政策,包括在指导创业活动当中需遵循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及时跟进“农创客”创业项目进展,对项目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未来走向进行规划,营销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组织开展相关座谈会,定期对指导过程当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第四,制定符合导师实际情况的相关管理制度,包含待遇薪酬、相关权利、规章纪律等。

(二)中间层:主体构成、职责定位

主体构成、职责定位是浙江“农创客”导师培育的中间层机制,为整体培育机制的关键,不仅决定了导师队伍的构成,还明确了导师工作职责,将直接对培育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1、主体构成

根据对浙江“农创客”导师现状分析得出:现导师队伍的主体构成来自于高校创业导师,少部分为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作为新兴领域的创业教育实施,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在建设导师队伍过程中,必须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挑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具体应包含:高校创业导师。在选拔高校创业导师时,应涉及到各类学科,要求其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服务意识;政府工作人员。此类专家熟悉各类创业扶持政策,能进行有效解读;风投专家。对市场走向、金融投资有着较强的敏感度,同时还能为“农创客”提供资金扶持;创业成功者。经过了整个创业过程的专家能在创业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指导,避免“农创客”走弯路。

2、职责定位

鉴于“农创客”导师涵盖多行业,能够为“农创客”提供以下指导:创业扶持政策的解读、实战经验分享、资金获取方法、相关技术扶持、市场洞察能力、敏感意识、团队管理技巧以及理论知识传授。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实地走访,特将具体职责归纳为以下内容:

从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典型讲解、市场洞察、理论知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广泛参与相关课程建设以及教材编写活动,将在指导“农创客”创业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所感所悟一一记录,为其他领域、区域的创业指导活动提供有效性建议;举办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讲座以及论坛活动,同时参与其他类别导师举办的各类活动;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全程跟踪“农创客”创业过程,对其提供项目选择、项目对接、落地程序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积极参与各类导师培育活动。

(三)核心层:遴选程序、考核激励

健全“农创客”导师的遴选机制、考核激励是“农创客”导师培育的核心。

1、遴选程序。遴选程序包含了遴选条件、遴选原则以及遴选范围。

(1)遴选条件。只有具备较强个人能力的“农创客”导师才能有效指导“农创客”的创业活动,进一步提升其创业绩效。个人能力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能力。遴选的“农创客”导师首选要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与“农创客”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背景、文化程度的“农创客”进行不同的指导,另一方面将自身所学结合农业创活动的特性进行传授,而非泛泛而谈;二、研究能力。遴选的“农创客”导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鉴于“农创客”群体,与一般“创客”群体存在较大差异,而农业创业活动也与其他创新创业活动有所不同,需要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导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指导活动更具针对性。三、实操能力。除去较强的研究能力,“农创客”导师还需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由于“农创客”创业活动是持续性的,且涉及领域较广,从创业初期的项目选择、团队组建到创业中期的项目管理、项目运营再到创业后期的财务、法律等各方面都需导师进行有效指导,这就要求导师必须具备以上各类方面的实践能力,妥善处理好“农创客”在创业活动当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帮助其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2)遴选原则。首先是“文武”双全原则。创业指导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上,更倾向于实践指导。鉴于“农创客”个人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仅传授理论知识远远不够,且仅指导实践并不利于创业活动的持久进行。这就要求导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服务意识也是必要条件。“农创客”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较弱,这就要求导师在指导过程当中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讲解。将指导内容转化成浅显易懂的语言,方便“农创客”理解。因此,必须严格把关“农创客”导师遴选工作,在所有候选人当中选取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服务意识较强的对象;其次是包罗万象原则。由于创业活动涉及到众多领域,包含团队建设、公司运营、法律法规、工商税务、市场推广各方面,就要求导师能够精通以上各个领域,才能全方位指导“农创客”创业;最后是甘于奉献原则。“农创客”指导属公益范畴,需要一批甘于奉献的导师,不计得失对其进行指导,不能被利益左右。这一原则并不是要求导师零报酬授课,而是健全考核机制,根据导师指导“农创客”创业所取得的效果来给予奖励。

(3)遴选范围。“农创客”导师遴选范围应控制在现有创客导师队伍当中,具体包含以下范畴:优秀“农创客”,他们是农业领域从事创业活动的成功者,一方面对农业领域十分了解,一方面在自身创业活动中遇到过的各类困难,并能妥善解决,能帮助在创业活动的各类“农创客”(包括创业初期、创业中期、创业后期),是“农创客”导师遴选的首选;高校专家,他们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同时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短时间内识别农业创业领域的特点,方便解决“农创客”在创业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各类领域专家,包含团队建设、公司运营、法律法规、工商税务、市场推广等领域的专家,能够针对性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指导,进而优化创业环境。

2、考核激励

“农创客”导师考核激励必不可少,一方面充分调动导师指导“农创客”创业积极性,一方面防止出现“不称职”导师,及时处理。工作小组应为各个导师创业指导手册,将在指导过程当中所举办的相关讲座、论坛;参与创业项目调研活动的情况;授课情况等,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作为日后考核依据。同时“农创客”的个人评价也必须纳入考核当中。最终制定考核周期,权衡各类指标,对导师进行考核,按照“优秀导师、称职导师、不合格导师”进行划分。对考核为优秀导师的对象进行项目支持、资金奖励,并积极宣传,广泛调动工作积极性;对考核为称职导师的对象进行适当鼓励,发挥优秀导师的引领作用;对考核为不合格导师的对象思想教育,成绩较差者进行适当警告或解聘,做到奖惩合理。

猜你喜欢

导师培育活动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V eraW an g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导师榜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