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9-05-16杨宏娟
杨宏娟
(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5)
当前,人口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主要因素。然而,如何科学全面客观的测评某个地区的人口素质,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标准与依据。本文以统计部门或其他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为支撑,建立评价人口素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人口素质的内涵
本文所指的“人口素质”实际上即是人口质量,即与人口数量相对应,可以说是广义上的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即特定的人口所具有的一定属性,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这种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构成、人口健康状况构成、业务技术熟练程度构成、教育水平构成等。较高的人口素质,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二、人口素质的构成
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核心。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人口的社会结构能反映人口整体的社会属性,笔者认为应将其纳入到人口素质中来,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构成和城乡结构等基本方面。人口整体的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程度,将被赋予更多的内容。
三、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明确影响人口素质的各种因素,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面地选择观测指标,以覆盖人口素质的各个层面,并具有代表性。
2、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操作性原则是指尽量选择客观性指标,选取的指标是可以用指标数据度量的。可行性原则是指,在相关统计部门发布的公报或资料中能够查找,必须是容易获取的。
3、权威性和可比性。权威性指统计指标为统计部门或政府相关部门公开发布的,或可以通过公开数据经过处理得出。可比性是指将统计数据中的一些总量指标转变为具有可比性的单位数量指标或比重, 以使各个地区的统计指标具有可比性。
(二)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原则
建立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有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数据涉及诸多部门。由于统计口径或数据来源渠道的原因,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我们需要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判断,从中选出最能代表真实情况的最权威的数据,纳入到指标体系之中。首先是统计公报数据和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如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国家或省统计年鉴作为最权威数据;其次是各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如教育、公安、妇幼或民政等部门,作为各专业领域内数据的补充;再次是各部门内部掌握的相关数据;最后是通过相关部门正式公开发布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数据。
四、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筛选和确定恰当的统计指标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关键所在。根据人口素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围绕人口素质的要素构成,构建了由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口社会结构共20个指标,组成的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身体素质是指身体发育是否健全、体质强弱、智力程度、体力大小、耐力的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社会生产所能提供的营养水平、医疗水平状况密切关系。人口身体素质的内容包括全体居民身体机能状况等、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等。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有婴儿死亡率、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青少年身体机能达标率、出生缺陷出生率等。我们只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平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是体现人口身体素质最敏感的指标, 而且国际上通通常用这两个指标反映人口的健康水平。残疾人口比例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是反映人口素质的两个负向指标。
(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内容
科学文化素质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水平。包括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两个方面。一般的反映文化程度的常用性指标有:识字率、文盲率、在校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我们选取6岁及以上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用以反映整体文化水平,选择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人口平均文化水平,选取高等教育入学率反映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情况。选取每万人拥有技术人员数、每万人专利批准申请数、每万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反映人口的科学技术水平。
(三)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关键
衡量思想道德素质指标的选择可以说是构建整个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难点。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等。思想道德素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人们的“信用水平”被越来越多的部门用来衡量其信用的依据,而国外很多金融投资机构也把一个机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或信誉或为考核指标。我们选取合同履约率和每万人口的立案诈骗案件两个指标,作为衡量人口群体的诚信力和社会公德;选取青少年犯罪率和每万人口受理的刑事案件数这两个指标,作为衡量社会治安和非法侵害他人权益情况。
(四)人口社会结构是人口素质的最新内容
人口社会结构依赖于不同素质个体人口的比例构成,它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家庭状况等方面。我们选取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两个指标来反映整个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一个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这个地区的经济活力通常较高,而老年人口比例越高,而社会负担较重,创新力和创造力差。选取人口性别比,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性别结构处于合理区间,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也能反映人们的性别观念和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选取离婚结婚比这个指标来反映社会的婚姻家庭状况,即一定时期内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指标值越低表明社会整体的婚姻家庭稳定性越好。选取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人员比重情况反映一个地区的就业构成,通常地区经济越发达,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从事第一产业人口占比越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越多,反之亦然。选取城镇化率衡量人口的城乡结构,城镇化率代表民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现代化与文明的标志。
五、小结
笔者在梳理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素质的内涵和要素构成,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本人在人口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或部分地区的人口素质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口素质的内涵和包含内容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也应有所变化。在统计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口发展大局,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表1 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思想道德素质人口身体素质合同履约率;每万人口的立案诈骗案件;青少年犯罪率;每万人口受理的刑事案件数人口社会结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比例;人口性别比;离婚结婚比;城镇化率;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人员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