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

2019-05-15侯仕福

理论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党建大学生

侯仕福

摘 要: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令人堪忧,其中话语体系令人诟病。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普遍存在重内容、轻话语的现象,导致政策语言盛行,“官话”满天飞;居高临下的灌输,导致“套话”盛行;宏大叙事的说教,导致“空话”盛行;语言缺乏真情实感,导致“冷话”盛行。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重视党建话语体系建设,更新话语理念、与时代同行,优化话语内容、贴近青年,塑造话语风格、吸引青年,提升话语能力,以破解党建话语体系的现实困境,夯实党建育人的实效性,培养合格的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话语困境;话语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033 — 03

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人才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赢得青年?怎样才能用科学的理论引领青年?大学生党建工作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直面的问题。其中,增强党建话语体系的创新能力,提升党建话语体系的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但是,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话语体系却存在着诸如此类的困境,如党课的“抬头率”不高,“参与度”不够,党建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探求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存在的现实困境,寻求行之有效的破解之策,对于提升党建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育人的实效性,培养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的内涵及功能

“话语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力量。”〔1〕在话语形成权力,影响他人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话语体系功不可没。话语体系主要涉及“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说什么”表现为话语内容,即说的内容。“怎么说”表现为话语风格,即说的风格和艺术。当一定的话语主体基于特定的目的,以话语为载体,通过一定的话语内容,借助一定的话语风格,对他人施展话语影响以获取权力和力量,彼时就形成了话语体系。在话语体系的形成中,话语主体的“想说”“能说”“会说”成为关键。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是指党务工作者以话语为载体,通过一定的话语内容,借助一定的话语风格,对大学生群体施展话语影响,以传递党的知识,引领价值观,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增强大学生对党组织的亲近感、认同感。

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历史性。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的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群体,表现出历史性的特点。显然,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是为大学生党建服务的,它也应随着大学生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当前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必须适应大学生和时代的新变化,呈现强烈的时代气息,展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同在。二是具体性。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的对象是大学生,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自媒体使用者,“投其所好”有针对性的设计话语体系,才能提升党建的实效性。三是阶级性。大学生党建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服务的,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价值与意识形态是由语言夹帶,是刻铸在语言里的。”〔2〕为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只有坚持阶级性,才能准确把握话语体系建设的方向,确保党建话语体系的健康良性发展。

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具有以下三点功能。一是知识传递功能。通过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普及党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党史,明确党的历史使命,在掌握党的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认同。二是价值引领功能。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要传递党的价值观,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价值传递给大学生,将党员的行为准则介绍给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话语渗透中培养大学生对党的价值认同。三是形象塑造功能。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不仅是传递党的知识,还担负着塑造党的形象的功能。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的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风格亲切可人,有利于塑造党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确立大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吸引大学生积极靠拢党组织,争先加入党组织,为党的发展储备庞大的后备力量。

二、大学生党建语体系存在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党建工作之所以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话语体系缺乏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普遍存在重内容、轻话语的现象,话语理念落后,“官话”满天飞,话语内容侧重于宏达叙事,“空话”铺天盖地,话语风格充斥着灌输和说教,“套话”盛行,结果导致党课的“抬头率”低下、“参与率”不振,党建话语体系陷入困境。

第一,大学生党建话语理念落后,“官话”大行其道。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是以先进的理论吸引大学生,以高尚的理论打动大学生,但是,争取大学生,首先是争取大学生拥护党的信念。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惯性思维作祟,将大学生党课等同于开会传达文件,习惯于照本宣科,用冷冰冰的政策语言、理论语言进行理论宣讲,“官话”满天飞,语言严肃呆板,不接地气不够亲民,将大学生拒于千里之外,产生了“话语鸿沟”。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忽视甚至无视与大学生的思想隔阂、“网沟”“代沟”,一厢情愿的陶醉于政策宣传和理论宣讲中,使得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强烈的“自恋情节”,越来越具有“内卷化”倾向,误入“沉默的螺旋”,加速了“文化堕距”。大学生党课变成了党建工作者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大学生变成了冷漠的“看客”,党建育人的实效无法落实。

第二,大学生党建话语内容侧重于宏大叙事,“空话”铺天盖地。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擅长宏大叙事,精于讲大道理,长于喊大口号,醉心于自我构筑的语言世界里,无视社会生活的生动和精彩,漠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和鲜活,结果话语导向“异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但是,诸如此类的大话题、大道理、大口号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思想实际,脱离了他们的认知,缺乏真实、有效、具体的数据、事实等“证据”的支撑,出现信服度降低,不但不能带给他们思想上的震撼、心灵上的触动和精神上的洗礼,相反产生了“价值鸿沟”,导致了大学生的蔑视、反感、厌恶,甚至激起大学生的内心抵制。

第三,大学生党建话语风格居高临下的灌输和说教,“套话”泛滥成灾。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灌输和说教,希望达到党建育人的目的。然而,权威的地位必然导致话语的权威吗?这恐怕是大学生党建工作者们的一厢情愿。灌输和说教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感受,容易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学术压迫感”,产生“语义鸿沟”,进而导致思想隔阂。“口服心不服”,“人在心不在”成为常见的现象。“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3〕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藐视权威,反对颐指气使的说教和灌输,希望党建工作者能以平视而不是俯视的态度,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他们更容易为话语的质量所折服,为话语体现的理论的深度和高度所敬仰,因为被理论说服而自然而然建构起来的权威,塑造的话语权力。党建话语中的说教式的“套话”泛滥成灾,不仅不能塑造话语权威,反而事与愿违,招致大学生的白眼和抵制。

第四,大学生党建语言缺乏真情实感,“冷话”肆虐盛行。部分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把党建当作是一件行政任务来做,往往不用心,更不走心,简单应付、敷衍了事,没有一星半点儿的情感投入,结果说出的话冷冰冰,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温度”。这种为完成任务而说的“冷话”隔阂了党组织和大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阻断了党组织和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令大学生望而生畏,导致理论缺乏感染力,产生“情感鸿沟”。大学生党建话语应该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直击心灵,才能激起情感的共鸣。语言平淡无奇,读起来索然无味,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感。这与党建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白白浪费了党建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以历史的责任感,精心锤炼党建话语,凝聚饱满感情,以充满情感温度的“暖话”吸引大学生,感动大学生,说服大学生,消弭“情感鸿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三、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困境的破解之策

党建工作者的苦口婆心却遭受如此冷遇,导致出力不讨好,育人难育心。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党建话语体系不合乎大学生的“口味”。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务必努力研究党建话语体系的“配方”创新,更新话语理念、与时代同行,优化话语内容、贴近青年,塑造话语风格、吸引青年,提升话语能力,以破解党建话语体系的现实困境,夯实党建育人的实效性。

第一,更新话语理念,与时代同行。话语理念是话语体系创新的先导。话语理念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与大学生同行,紧抓时代脉搏,充分反映时代特点,以充满时尚感的话语实现对大学生的“话语吸引”,在“话语吸引”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渗透”,达到对大学生“价值同化”,进而实现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的目标。“官话”“官腔”变为“家常话”。从居高临下的说教变为平易近人的娓娓道来,拉近和大学生的距离。因此,大学生党建话语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大学生群体中发芽、成长并结出累累硕果,培养出信仰笃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

第二,优化话语内容,贴近青年。部分大学生党建工作者理论涵养不足,理论掌握得不透彻,理解得一知半解、模棱两可,解释的含混不清、语焉不详,让人不知所云,就无法令人信服,就难以打动大学生,说服力就成为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要想吸引大学生,必须贴近他们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让大学生觉得“和我有关系”。这样的话语内容才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熟悉的亲近感。另外,大学生党建工作者还必须熟练掌握党建理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能生动的深入浅出,能娴熟的说理透彻,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才能对大学生“圈粉”,把大学生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铁粉”。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党建工作者做了很好的表率。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深入学习热播的电视节目《习近平用典》,领会话语体系创新的精髓要义,把握话语体系创新的灵魂,以鲜活的话语反应多彩的生活,与青年在一起,用理论感动青年、震撼青年。

第三,塑造话语风格,吸引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生活化话语体系。照本宣科,引用只言片语,故事化叙事,以事叙理,娓娓道来,平民化叙事。青年化叙事。话语的温度,暖心,打动人心,直击心灵,没有大学生的参与,党建活动也不过是党建工作者的“独角戏”,必然会陷入隔靴搔痒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眼里,轰轰烈烈的的大学生党建活动最终无关痛痒,成了“庄重的走过场”和严肃的形式主义。这样的结果值得所有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反思、深省和警醒。

通过分析网红南航徐川的语言风格,总结徐川在大学生党建宣传中的成功经验,为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借鉴。新时代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的创新路径,必须转变话语体系理念,创新话语范式,由“灌输式”向“讨论式”转变;切实提高党建工作者的话语能力,通过开展系统培训,增强话语的说服力;打造青年化的话语风格,提升党建话语的亲和力;改变话语叙事方式,以事叙理、寓事于理,增强大学生参与党建的代入感和党建理论的感染力。

第四,提升话语温度,感染青年。党建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且强烈的读者意识和“用户思维”,使用贴近大学生的语言风格,将理论讲解的彻底清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才能增强理论的鼓动能力、说服能力,让“思想的闪电”〔4〕击中大学生的头脑,唤起大学生理论学习和革命信仰的热情,培养信仰笃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党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通过温暖的话语,包装好思想的外衣,在情理交融中,才能叩开青春的心扉,成功的营销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大学生收获如沐春风般的舒适和惬意,在愉快的接受中产生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并转化为内心的信仰。

大学生党建话语体系创新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只有坚持与时代同行,与青年同在,致力于推陈出新、持续创新,更新话语理念,优化话语内容,创新话语风格,变的“能说”“会说”,主动亲近青年,才能吸引青年,感動青年,说服青年,引领青年,赢得青年,让理论深入人心,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子,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忠实可靠、堪当大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参 考 文 献〕〕

〔1〕杨鲜兰.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2).60.

〔2〕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6.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

〔4〕常宴会.《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典范〔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53.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党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