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基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

2019-05-15吕知遥

市场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吕知遥

摘要:影视基地作为影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于集聚影视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着积极影响。本文以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视基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影视产业;影视基地;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1.引言

影视产业属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低碳型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经济影响力。据美国电影协会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影视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报告》,2016年中国影视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经济贡献达到5731亿元人民币,为社会提供了109.5万个高效的就业岗位,并贡献了480亿人民币的直接税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集聚式发展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1]。

1.1影视产业集聚经济模式

影视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推进影视产业发展过程中,集聚经济模式是比较普遍和成熟的方式。影视产业集聚经济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大批关联企业及经济体系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合作,构建成一个竞争优势突出的影视经济聚集群体 。

1.2中国影视基地发展现状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品的重要“孵化器”,是引领和集聚影视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目前我国立项审批的影视基地110 多个,在建的还有 30 多个 。其中,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已发展成为国内最为成熟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据《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截至2016年10月,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已累计接待剧组1800余个,拍摄影视剧46000多部(集),占全国影视剧的四分之一。

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核心区5.6平方公里,2014 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设立,是全国唯一的影视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区起步于1995年建的星美今晟影视城(原飞腾影视城),发展于2005年开工建设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2006 年底,影视基地以这两个核心资源为依托,成为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

2.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发展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2.1 影视基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坚持“中国影都”的战略定位,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和星美今晟影视城为核心引领,以影视后期制为优势产业格局,积极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健康发展。

2.1.1加快了影视产业集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依靠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初步构建了剧本创作、拍摄制作、交易发行的完整影视产业链。影创空间作为培育中小企业的平台,目前已入驻影视相关企业30多个,基本覆盖影视产业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17 年底,示范区核心区已投资 60 亿元,集聚博纳等影视关联企业 400 多家,拍摄制作2600 多部作品,《红海行动》等这些年票房超过亿元的国产影视片将近50%产自这里[3]。同时,影视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旅游。星美今晟影视城的江南水乡、明清街、非洲街等,曾分别为《捉妖记2》《战狼2》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地,成为广大游客体验影视拍摄过程的特色旅游胜地。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活动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在示范区举办,仅2017年就引来6万多人到影视城游玩。

2.1.2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

影视产业具有显著的消费拉动效应,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影视产业的发展不仅自身需要很多影视相关的人员,而且会带动影视相关的玩具生产、图书发行、文化旅游等衍生产品的行业发展,从而带来就业机会。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近年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商业配套,逐步拓展产业功能,产城融合初步显现,本地人不少已融入进“影视圈”的生活。据怀柔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19年,“中国影都”的总投资将达610亿元,每年大概实现11亿元税收,可解决7万人次就业 。

2.1.3促进了经济转型和健康发展

影视产业已成为怀柔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据怀柔区统计局数据和怀柔文化创意产业“ 十三五” 规划资料显示,近年来,怀柔影视产业收入等重点指标均占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半以上。2016年,规模以上影视产业单位实现收入51.5亿元,应交税金合计1.9亿元,资产总计171.8亿元,利润总额8.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1.0%、61.0%、64.1%和110.7%。怀柔第三产业占比由2010年的34.8%上升为2015年的40.7%,其中2015年影视产业占第三产業总值55.4%[4]。

图1 怀柔影视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份量

如图1所示,影视产业占怀柔文化创意产业收入比重很大。

2.2影视基地存在的问题

2.2.1影视产业人才缺乏

影视创意创作、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是民营电影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虽然北京电影学院落户示范区后,有利于区内现有企业在人才、技术方面与高校对接,但目前真正能适应市场、带来票房的专业人才还十分缺乏。同时,由于影视产业的特殊性,对影视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要求很高,这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紧缺。

2.2.2影视产业链与价值链高端环节短缺

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内影视企业主要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在整个影视产业链中,区内企业主要处于中游位置。具体而言,就是示范区内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影院等核心企业,仅关联了内外景租赁、器材租赁、经纪公司、生活服务等企业,真正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创意投资、院线经营、衍生品开发等企业欠缺,导致行业发展基础脆弱,产业结构实际高端化不足。

2.2.3影视文化旅游挖掘不足

多年来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以“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为战略,取得很好业绩,仅2017年就引来游客1570万人次,实现8.3亿元的门票收入[5]。相比,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内影视旅游业整体规模较小,发展空间有待提升。近年来,电影节嘉年华活动在怀柔的举办,虽然带动了怀柔旅游业的发展,但整体拉动作用不明显。

2.2.4影视产业发展体制政策不健全

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综合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尚未聚焦资源和落户新的重大影视产业项目,必备要素的规模聚集度明显不够。比如,星美今晟影视城拍摄档期较满,需求多样、旺盛,亟需扩大影城建设,但影城内用地指标紧张。比如,银行向中小微影视企业提供信贷资源的意愿不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

3.对策建议

3.1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加快影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站在国际化、国家级示范区高端,依托影视企业、院校,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国内外影视高端人才,着力培养优秀影视专业人才。一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奖励创新成果,引导企业在收益分配上向专业人才倾斜;二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把握北京电影学院入户怀柔的契机,在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培养一批技术与艺术兼备、创新和制作两强的专业化人才。三是打造产学研共同体,以怀柔科学城为依托,发挥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拓展怀柔影视产业的科技含量。

3.2着力打造产业集群,鼓励全产业链布局模式

整合影视制片和发行等各方面优质资源,推动影视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发展。一是扶持明星企业,引导企业完善自身产业链条。继续发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后期制作的优势,鼓励其发展相关链条产业。通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服务支撑,聚集电影企业、民营院线与动漫游戏、音乐、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合作。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优秀产能补足链条短板。从影视产业全产业链出发,引进怀柔现有影视核心链和辅助链的空白企业。在产业上游引进IP研发,版权交易等关键产能;中游在巩固影视制作优势的基础上强化服务剧组的职能;在下游拓宽放映与播放渠道,引进有实力的院线总部、新媒体传播公司。

3.3强化区域职能协作,促进影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利用示范区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影视产业与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会展经济深度融合。一要加强影视内容产业与信息服务的互动支撑,拓展在手机、网络、电视、院线等多媒体渠道传播,促进影视新业态开发,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的融合发展、互促共赢。二要牢牢把握国际会都的区域定位,借助影视演艺高端技术资源,探索编创融汇先进技术、展示先进文化、具有怀柔特色的大型实景演出,用炫目的科技效果与精彩的故事情节让游客身临其境。三要深入挖掘和依托运用长城文化、红螺文化、满族文化等地域文化DNA,开发特色影视旅游文化产品,鼓励在传统外景地旅游中积极拓展影视体验元素,适当开发主题餐厅、酒店、纪念品和演艺节目,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衍生品,丰富影视体验和影视娱乐内容,激发文化消费。

3.4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影视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完善并执行发展影视产业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影视产业核心区的建设,通过加大税收减免、加强财政激励、加快金融创新,重点培育、引进一批影视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着眼于增强影视产业核心区功能,优化土地规划开发,以影视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引导现有低端、低效企业有序转型或退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降低影视企业门槛,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影视产业风投基金和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投资发展影视产业提供支持。

4.总结

影视基地对于集聚影视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中国(怀柔)影視产业示范区作为首都唯一的影视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要依托首都核心功能,依靠自身高端影视制作的优势及特色,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挖掘影视艺术性,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国际高端影视文化新城。

参考文献:

[1] 张倩.影视产业集聚经济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7,(21):21-22.

[2] 曹晓龙.虚火的影视城[N].新金融观察,2013-09-30(22).

[3] 田文娟.怀柔“中国影都” 建设快马加鞭[J].投资北京,2018,(07):55-57.

[4] 温来生.国产大片从这里来[J].投资北京,2015,(02):66-67.

[5] 康婕.浅析中国影视基地的升级与转型[J].电影新作,2018,(02):122-128.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