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及AT-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05-15王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二聚体肝硬化

王辉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与抗凝血酶(AT-Ⅲ)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疾病状况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及AT-Ⅲ指标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观察组患者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FIB的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二聚体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AT-Ⅲ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PT、APTT、TT及D-二聚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而FIB、AT-Ⅲ呈逐渐下降趋势。 结论 针对肝硬化患者,对其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AT-Ⅲ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客观的评价患者的凝血状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硬化;凝血四项;D-二聚体;AT-Ⅲ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08-011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etecting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D-dimer and anti-thrombin (AT-III) in evaluating the disease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51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ly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Prothrombin time(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fibrinogen (FIB), thrombin time(TT), D-dimer, and AT-Ⅲ of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PT, APTT and T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of FI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D-dime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T-Ⅲ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PT, APTT, TT and D-dimer showed a gradual increase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hile FIB and AT-III showed a gradual decline.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the detection of four items of coagulation, D-dimer and AT-III can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coagulation status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irrhosis;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D-dimer; AT-Ⅲ

肝臟是人体中用于合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及抗凝血酶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发生病变,会让机体在正常时维系的凝血及纤溶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凝血异常及纤溶异常情况[1]。肝硬化是肝脏病变常见的类型,主要由各种病毒性肝炎进展而成,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肝细胞破坏数量不断增加,逐渐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使内外的凝血系统被激活[2-4]。肝硬化患者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也受到损伤,削弱肝脏清除体内毒素、肠道细菌及活化凝血因子的能力,进一步导致凝血与抗凝机制发生紊乱,因此临床中提高肝硬化的检出非常关键。该文探讨了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及AT-Ⅲ对于肝硬化评价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7月接收的51例肝硬化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内科学》[5]中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肝脏病变及精神疾病者。51例患者中男38例,女13例;年龄23~76岁,平均(48.6±2.4)岁。另外选取同期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无高血压病、冠心病、血栓疾病及脑梗死等疾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1~75岁,平均(47.9±2.5)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同意,研究对象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仪器为赛科希德SF81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以及包含两个低值的质控品。两组均在清晨空腹阶段,采集患者4 mL的静脉血液,将采集到的静脉血液置于装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真空试管中,将试管摇匀,抗凝剂同血液的比值控制为1:9,将试管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设置离心机的离心力为1500 g,将离心时间控制在10 min,离心得出上层血浆,将血浆立刻做上机检测,整个检测实验均在1 h内完成。

凝血四项主要检测如下内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其中PT、APTT及TT均采取凝固法进行检测,而FIB应用Cluss法进行检测。D-二聚体则应用免疫法进行检测,AT-Ⅲ应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各指标比较

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PT、APTT、TT及D-二聚体各项指标均更高,而在FIB、AT-Ⅲ指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不同分级指标水平比较

Child不同肝功能分级上,随着肝硬化病症加重,患者PT、APTT、TT及D-二聚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FIB、AT-Ⅲ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脏是机体中重要的组织器官,常用于纤维蛋白的合成及灭活,这使得肝脏可实现凝血及抗凝血系统的平衡[6-8]。人体的肝脏组织如若出现肝硬化病变,会导致肝脏中肝细胞大量受损及坏死,继而使肝脏正常合成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因子能力下降[9]。针对肝硬化患者,检测及评定患者的病症状况非常关键。

在肝硬化的检测上,对凝血四项的测定非常重要。其中PT这一检测项目,常为外缘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见于凝血因子的降低,同时还可用于检测纤维蛋白原缺乏情况[10]。APTT这一检测项目属于比较敏感的指标,能可靠的对内源性凝血系统化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在正常水平15%~30%,常视作肝脏异常情况[11-13]。TT主要表示的是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时间,该指标通常反映了血浆是否含足量纤维蛋白原,这符合机体正常的凝血要求,同时还会使肝脏的纤溶活力增加,引起TT延长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显示肝硬化患者的PT、APTT及TT等凝血相关时间指标均要比健康体检的对照组要更长,这主要提示肝硬化常会引发纤溶系统变化。

FIB也是凝血四项的一个检测项目,一直是血浆中含量比较高的凝血因子。在人体肝脏组织中,FIB这一指标会在肝脏中大量合成及分泌,在肝脏出现炎症后损伤时,FIB的合成会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属于机体非特异性反应,肝脏如果发生损伤或失代偿合成会下降[14]。AT-Ⅲ这一指标为肝脏、内皮细胞所致依赖肝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该情况为机体中重要抗凝物质,该因素的主要作用为抑制/灭活各种高活性的凝血因子、血小板聚集。AT-Ⅲ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这一物质的半衰期在2.69 d,在肝脏发生病变时,半衰期会明显缩短,因而在发生各种肝脏病变时,人体中的AT-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情况。本次研究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IB、AT-Ⅲ两项指标均更低,这表明肝硬化患者常使机体中的凝血因子合成下降,进而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肝功能受损常可引起AT-Ⅲ合成下降,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

在肝硬化的检测上,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经由纤维酶水解所致降解产物,该指标水平的上升,会增强继发性纤溶的活性,常作为体内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项目。D-二聚体水平在早期就可以有效检出,一些严重肝脏损伤如肝癌,随着病情的进展D-二聚体水平也呈递增的趋势,其升高主要机制如下:肝脏发生损伤时,降低肝脏合成纤溶酶抑制物,并将纤维蛋白原产生的降解产物清除干净[15]。此外,肝脏如果发生病变,肝细胞也会受到损伤,这会激活凝血系统,使肠道中某些炎症因子吸入到血液循环中,进而引发纤溶亢进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机体中的D-二聚体指标要比健康体检者要高,提示肝硬化交联所致纤维蛋白降解功能的提高,引发凝血活动亢进情况,肝脏继发纤溶这一现象,可引起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AT-Ⅲ等相关指标,可以帮助医师判断患者病情及疾病预后,同时还能检测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变化,减少患者出血与血栓情况,进而客观的评判肝硬化患者凝血状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倩. 凝血四项及AT-Ⅲ、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6(22):3371-3372.

[2] 马维兰,康海虎,马正军. 老年肝硬化病人凝血四项与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 实用老年医学,2017,23(9):879-880.

[3] 刘小书. 妊娠晚期女性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454-3456.

[4] 董晓玉. 联合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肝病患者的临床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2016,22(3):283-285.

[5] 肖强,杨善峰.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的测定意义[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3):214-215.

[6] 邓芝云,张艳,肖娜娜,等. 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14(6):519-520.

[7] 覃平良. 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6-57.

[8] 闫伟华,张国秀.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在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J]. 临床研究,2016,22(1):202-202.

[9] 马妍艳. 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211-212,217.

[10] 杨波. 凝血四项及AT-Ⅲ、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3(1):24-26.

[11] 杨良,杨斌,黄夏逸. 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2):272-274.

[12] 刘阳桦,吴敏. 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凝血-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17(3):84-87.

[13] 郝德彥,宋志,孟兴凯.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对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效果、肝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5):126-129.

[14] 袁成立. 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检测对评定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意义[J]. 吉林医学,2018,27(5):61-64.

[15] 陈峰,刘安,贾小芳,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小儿脓毒症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IL-6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3):6529-6532.

猜你喜欢

二聚体肝硬化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胱抑素C及其eGFR方程在诊断肝硬化患者肾损害中的应用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类风湿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