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

2019-05-15谢洪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小学教育培养

谢洪洲

摘 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律、积极等良好的品格,还能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性循环,不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就如何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做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良好习惯 培养 对策

引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一种持久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學生不断提升自己的重要突进,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然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小学是基础性的教学,学生的习惯和性格都处于重要发育阶段,由此可见,小学是培养学生习惯的良好时机,让学生尽早接受正确的引导,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对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实践工作中,教师应当以引导和培养为主要手段,让学生通过日常行为建立相应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健康的性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一、加强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学会制定科学的学习策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了解得并不全面,此时,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和引导,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行为方式不断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利用形式各异的宣传阵地和宣传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开学典礼、国旗下的讲话、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等,在校园宣传栏中标示良好习惯的内容以及培养方法,长此以往,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能够逐渐受到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组织体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竞赛及活动,例如行为规范示范生、文明班集体、学习小标兵等,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极大宣传的力度,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打下基础。[2]

二、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往往在小学阶段形成,倘若不给予科学的教育和指导,一旦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其改变过程会非常困难。因此,尽早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小学生的年龄小,接受教育和指导的能力较强,同时学习习惯容易建立和巩固,在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初期,也能够被及时纠正,防止不良习惯稳固成型,教师应当抓住时机,让学生能够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逐渐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写字姿势不够正确,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骨骼发育,同时也可能造成视力的减退,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椅背上放一个材质较硬的靠垫,矫正学生的“弯腰驼背”,同时在课桌上标注相关的刻度,使学生在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坐姿,长此以往,这些行为能够逐渐成为学生的习惯,并终身保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指导,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三、教师需树立良好形象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教师,同时,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通常有着一定的威信,其行为习惯时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首先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仪表、情绪、语言等方面规范自己,才能带给学生正面的影响。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那么自身在课堂进行板书时,也应当做好这一点,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行了示范,使学生的模仿对象是正确的。再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不迟到早退,这样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守时”的观念,不仅在上下学、上下课中做到守时,同时也能够在完成作业以及其他日常事项中做到守时,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总而言之,只有教师自身注重一言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防止自身的不良习惯影响学生,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3]

四、家校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十分必要,因此,小学教师也需要注重于家长之间联系的保持,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册、校讯通或者网络平台等方式,一方面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动态等,通过良好的沟通,家校双方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纠正,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例如,有的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总是习惯性的拖延,自控能力较差,倘若不及时加以改正,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带去极大的不利影响,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合作,督促学生在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然后通过视频的方式将作业交给教师检查,长此以往,学生能够体会到及时完成任务的轻松感和满足感,进而将这一行为逐渐形成自觉的习惯,即便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学生也能够自觉地按时完成作业。此时,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例如教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和娱乐计划,这样既能够做到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保证了应有的业余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从点滴做起,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持之以恒,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

参考文献

[1]耿品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J].科学咨询,2018,(22):43.

[2]赵利军,张晓梅.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5):148.

[3]卢乃凤.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外交流,2017,(24):63-64.

[4]张国兴,韩金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考试周刊,2018,(81):36.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小学教育培养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