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绩效管理中的DRGs应用

2019-05-15陈莹

财会学习 2019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陈莹

摘要:诊断相关分组(DRGs)是一个病例组合管理工具,为医院绩效管理提供了一种可信、客观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对DRGs的内涵、外延以及应用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DRGs;应用效果

现代医院管理的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双方就目标实现问题达成共识,同时由管理者积极协助员工成功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现代医院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管理,而是一个有序的复杂的管理活动过程。DRGs以出院诊断为基础,对患者疾病的复杂程度和严重程度、治疗方式、个体差异以及出院转归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病例进行分类组合,近年来在我国众多医院的管理体系中获得应用。

一、DRGs概述

DRGs主要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以疾病诊断或者疾病操作作为主要依据,对病例的个体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如病例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主要疾病、伴随病、并发症以及出院状况等进行分类分组的病例组合方式。DRGs形成之初并非是应用在医院绩效管理中,而是在医疗保险支付中应用,后来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成熟,逐渐在医院之间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医院内部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绩效分配等方面得到应用[1]。需要注意的是,DRGs并不是针对疾病的种类进行的分类,其应用的出发点在于疾病以及其他约束条件下的费用特性,因此,组建差异性和组内同质性十分明显,其良好的聚类性使得医院的管理成本很大程度的降低。

二、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模式

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中,主要包括DRGs组数、DRGs总权重、病例组合指数值、时间效率指数、费用效率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这六个核心评价指标。根据各个核心指标的定义,将上述6个指标分别归入到以下3个评价维度,即医疗服务产出、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服务效率。

(一)医疗服务产出指标

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医疗能力指标,它包括的核心评价指标有DRGs总权重、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其中DRGs总权重=∑(医院各DRG权重×该DRG的病例数)=医院DRG权重×医院DRG的病例数。DRGs总权重与以往我们所说的出院病人数存在较大的一定的差异,这个指标主要是利用DRG风险调整后的服务产出量,以此来对医院的医疗服务量进行反映,DRGs总权重的数值越大,就可以说明医院的服务能力越大;DRGs组数主要是用来反映收治病例类型覆盖范围,其组数越多,则医院收治病例类型覆盖范围越广;病例组合指数主要反映收治病例的技术难度水平,其计算方法= ∑(某DRG权重×该DRG的病例数)/全体病例数,病例组合指数的数值与月收治的病例类型有关[2]。

(二)医疗服务效率指标

它主要通过对治疗同类疾病住院时间长短和医疗费用高低的计算来进行反映,它包括的核心评价指标有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其中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医院某DRG的平均住院时间/全市该DRG的平均住院时间)×该科室该DRG的病例数]/全体病例数;如果其指数数值等于1,则表明医院时间与平均水平相当,如果大于1,则说明医院时间低于平均水平,如果小于1,则说明医院时间高于平均水平。费用消耗指数=∑[(评价医院某DRG平均住院费用/全市该DRG的平均住院费用)×该科室该DRG的总病例数]/全体病例数。如果指数数值等于1,则表明医院费用与平均水平相当,如果大于1,则说明医院费用低于平均水平,如果小于1,则说明医院费用高于平均水平。

(三)医疗服务质量指标

包括低风险组死亡率这一指标来表现。具体就是通过利用各DRGs病例的住院死亡率,然后对DRG的死亡风险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医院住院服务的安全和质量主要是采用中低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来进行度量的,其原理为,如果根据病例的风险等级来看,其并不是比较严重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病例死亡,这种情况则提示患者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并非疾病自身的原因,而更多的是因为临床过程中存在问题。

(四)医院绩效管理中的DRGs应用促进措施

近年来,很多医院内部成立了DRGs管理小组,以此实现对医院绩效的管理[3]。DRGs管理需要临床一线医生的参与,但由于DRGs管理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很多医生出现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为此,应当对DRGs的相关内容进行精心选择,然后在医院内容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就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使医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这种管理模式。同时在各科室内部组织学习DRGs的活动,重点对DRGs评价的结果进行展示,同时组织举办DRGs知识竞答等活动,进而使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对DRGs的基本概念以及管理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对DRGs产生认可。

三、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应用中的优势

其一,管理思想科学客观,技术方法成熟。在医院绩效管理中采用DRGs管理思想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是因为这种管理思想较为科学和客观,其管理和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同时其应用过程中,相关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也比较成熟,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本地区DRGs指标的标杆值以及平均水平,进而找到医院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更好的引导医院向好的方向发展[4]。其二,融合性好。DRGs不仅可以单独作为住院医疗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效率的评价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核心指标,在医院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中得以应用,因此具有较好的融合性。其三,促进公益性评价的发展。当前医疗改革要求三级医院重新承担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责任,采用DRGs可以对三级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以及医疗质量的评价提供技术平台,进而使医院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四,应用广泛和灵活,在医院的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如进行医院内部绩效管理、专科发展评价、主诊医师团队服务量、医疗质量的考核等,可以帮助管理者发现临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认识到自身与其他医院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对自身进行循序渐进的改善。

(二)当前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一,编码和信息技术的现状与相关的标准要求间还存在差距,DRGs技术对相关的诊疗编码及时具有较高的要求,强调诊疗编码技术的系统化以及标准化,同时还需要对其医疗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因此医院仍需要围绕DRGs技术的应用进行信息化建设。其二,数据信息准确性与现实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病例分组的质量和DRGs评价的客观性直接受到ICD标准诊断名称、病例数据准确性、手术操作、合并症与伴随症等填报资料准确性的直接影响,因此医院需要尤为重视病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5]。其三,地域范围的限制。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存在差异,其应用范围存在较大的限制。

四、结论

在医院绩效管理中DRGs的应用虽然当前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但是与传统的统计指标评价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其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客观。近年来,DRGs的应用优势逐渐被各个医院所了解和认可,在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医院的绩效管理也将要随之進行一定的调整和完善,DRGs可以适应这一变化,科学客观的考评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量,进而可有效的对医院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另外在医院的付费政策上,DRGs也有较大的用处,并且它还可以客观的评价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质量等,因此我们应当对其有效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杨莉.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管理,2017 (5).

[2]严少彪,宋萍,李准,et al.DRGs在重庆某三甲医院住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7 (05):36-40.

[3]李舒丹,陈阳,江婷,et al.DRGs应用于医院内部绩效管理的述评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7 (5).

[4]王海燕.DRGs评价指标在医疗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 (12).

[5]张旭毅,陈金宏,刘海峰,et al.浅谈DRGs在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 (9):891-893.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