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2019-05-15纪二青萍

财会学习 2019年13期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事业单位

纪二青萍

摘要:随着国家财政部颁布新政府会计准则,表明政府部门对会计改革给予了极大关注。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做出了新的规定,其有效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第一次设置了权责发生制标准,是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一大创新。本文结合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深入探索了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创新,并论述了新准则的推行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权责发生制

一、新准则重新界定了固定资产确认方法

(一)创新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

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持有”规定有所改变: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但要服务于本单位业务活动与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政府会计人员对其拥有绝对控制权,而且深入说明了政府控制自身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是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一大创新。政府会计人员必须准确控制自身固定资产,表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归自己所有,这是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

(二)创新了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

新政府会计准则针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成本确认方面进行了创新,重新界定了大量确认条件,如依据旧会计准则,合同中指明的租赁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税费等应该纳入到本项固定资产的运输费与安装费当中,新会计准则全部淘汰上述规定,指出上述产生的成本费用应该以政府会计准则为标准进一步确认,从而大大缩短了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审核环节。

(三)扩大了固定资产核算范围

原有会计准则规定“动植物、文物陈列品、图书档案等固定资产不计算折旧情况”,新会计准则在认可这一条款的基础上,认为“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也不应该认算折旧费。

再有,以原有会计准则为标准,各个事业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如果省级以上财政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折旧作出明确规定,则依据省财政部门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折旧情况以产品说明书为准。所以各个事业单位在确定本身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时存在大量不可预料因素。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政府会计人员准确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情况,要主要考虑下面这些因素:预测固定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时间、预测固定资产损耗情况、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开展工作。至此表明事业单位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时有法可依,保证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防止不同事业单位在计算相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时出现较大偏差。

(四)折旧核算

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情况时,依据原有会计准则要在其购置费用基础上计算,制订如下规定: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自实际操作上可以发现,利用固定资产折旧量与非流动资产基金相抵,并没有准确计算其折旧情况。新会计准则指出“固定资产折旧要细化到以月为单位进行”,将折旧产生的费用纳入到当时支出当中,而且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二者进行对比发现,这是一种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方法,可以真正表现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二、新准则保证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稳定运行

(一)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发展

《基本准则》再次界定了资产的概念,尤其规定了非流动资产不再局限于原有范围。新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快速转变,利用最短时间实现固定资产的最佳配置,从而极大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各个事业单位要以《基本准则》为标准,建立完善的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配备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实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赋予管理人员必要的责任,将固定资产管理与协调落到实处。

(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主要根据单位各种经济业务运行情况进行操作,所以务必要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情况,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国家财产,这些固定资产自购置到丧失利用价值,本身价值不断下降,针对这些固定资产开展的折旧工作,应该是在准确计算账面余额与账面价值等基础上进行。在应用旧会计准则过程中,因为事业单位拥有制订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权力,因此存在大量人为操作因素。有的会计人员为了帮助本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出现减少折旧费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数量。当前在制订准确的折旧标准后,有的事业单位总体资产数量可能会下降,产生大量资产负债,使单位账目与实际情况更为一致。同时,这一制度也有效规范了会计人员的行为,保证了其严格依据账实相符的原则操作,为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真实。

(三)落实了权责发生制

笔者研究了发达国家会计准则推行情况,发现会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具有较多优点,政府财务会计核算涉及的项目的越来越多,这是与时代发展需求相一致的。新会计准则认为会计人员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要依据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出现的折旧费用应该纳入当时费用支出当中,这是与资产价值相一致的,这对政府成本会计核算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是有利的。笔者认为,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深入推进,会计权责发生制必将呈现更多优点,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肯定。

三、笔者建议

(一)加大财会人员培训力度

第一,以原有会计准则为标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并没有掌握固定资产的真实折旧情况,计算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第二,将固定资产分为不同种类进行核算会导致会计人员工作量增加。因此新会计准则在推行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困难。要求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掌握国家政策要求。各个事业单位也要组织内部会计人员学习新政府会计准则,事业单位可以聘请当地财经院校专业人员前来举办知识讲座,创建浓厚的培训氛围,鼓励会计人员主动学习新会计准则。事业单位每一名工作人员均与固定资产有关,所以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学习国家政策,高效利用与细心保护固定资产。

(二)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新方法

最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情况急剧上升,固定资产的新旧更替速度更快。事业单位要想将固定资产折旧损失降到合理范围内,第一,引进企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加快内部资产流动速度,保证拥有数量充足的运行资金,减少税费支出。第二,事业单位还需及时总结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制订更为详细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当前,只有医院等少数事业单位制订了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表明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过于粗放。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制订项目齐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保证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可以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严格监督固定资产利用

新会计准则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指明了方向,要求各个事业单位要积极行动,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严格管理内部固定资产,如利用定期与不定期、抽样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主动汇总固定资产折旧情况,保证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有,针对单位内部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要配备专业人员管理,督促会计人员规范操作。

四、结语

总之,新政府会计准则与时代发展需求是一致的,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当中,新政府会计准则将会有效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督促事业单位及时披露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各级事业单位要主动学习新政府会计准则,借助其有效实施帮助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维亚.浅议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会计师,2013,No.161 (1x):32-33.

[2]望婷婷.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 (10):107-108.

[3]张元元.基于新政府会计准则下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 (13):168-169.

猜你喜欢

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事业单位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及建议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