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价值及内容建构研究
2019-05-15石坚
石坚
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是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南村镇旅游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内容。无论是从旅游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模式的角度,西南村镇旅游已在实践上先行,但因之而产生的西南村镇旅游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类型尚未受到关注。本文探讨西南村鎮旅游文学的价值及其内容的构建,为旅游文学研究及进一步的文化产业开发,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概况
村镇旅游是西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殊模式,它主要基于西南山地生态环境在历史中沉淀形成的多样性文化,从198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至今已经近40年。其间产生了大量的村镇旅游文学作品,但人们疏于整理和研究,具体研究成果至今尚缺。
对村镇旅游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应用经济的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人类学文化视角的研究。集中在对村镇旅游的开发模式、村镇旅游与农村经济建设、村镇旅游与农村文化建设、村镇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村镇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而结合当前“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创新区”“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对村镇旅游文学及其开发价值的研究更少。从旅游文学的角度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者大多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展开,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研究,如李白、柳宗元等某一流派。对旅游文学的本质、特征、审美以及旅游文学与文化研究较多,对近现代西南地区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很少。自1990年代以来,张璟的《旅游文学研究述评》和韦国兆的《近十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综述》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旅游文学研究的现状,在研究基础、主要内容、方法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所拓展。目前旅游文学的论文、专著、教材逐渐涌现,在旅游文学的内涵研究、旅游与文学关系、旅游文学与文化等方面都有涉猎,但对旅游文学研究的空间还有待扩展,时间还有待加长。部分作品涉及旅游文学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开发,其中,海南、湖南、江西的作品涉及较多,西南作品很少涉及。在以“旅游文学”为主题的著作中,《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与审美》都有同名著作问世,但研究内容大致相同,观点和体例各有千秋,主要是合编的论著,或者是古代旅游文学作品赏析,也有整理全国各地主要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学作品进行研究,题材以诗文为主,时间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为主,当代作品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没有收录和研究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作品。
总体上看,我国旅游文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作家作品、审美以及应用开发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民族村镇旅游研究主要从旅游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民族村镇旅游的动力机制、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人类学、旅游与社会性别、旅游文化学等方面展开。对村镇旅游研究主要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切入,研究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影视作品和人类学民族志作品呈现,旅游文学是作为文化研究的素材进入人类学研究视野。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并以开发为目的的研究比较多,有部分内容以此为原创素材进行村镇旅游文学创作。国外对我国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零星可见,尤其中文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但因为村镇旅游的游客中有许多国外游客,所以外文文学作品也不在少数,受限于语言障碍,零星地见于国外文学研究中,但译成中文的作品不多见。
二、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延续几千年,理论体系及内容构建已经很成熟,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旅游文学作品。但旅游文学却是在现代旅游产生形势背景下,人们以新的视角观察,从传统文学中提炼出的特殊文学类别,其有与传统古典文学相融合的特征,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而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又是这特殊中的特殊存在,是整个文学体系中的一部分,用传统的文学视角和分析方式,不能透彻地解读其创作现象。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考察和研究,对传统的文学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有价值的构建。西南村镇旅游文学是传统古典文学的补充,是现代旅游视野下旅游者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对现代旅游研究的文化解读,旅游者思想、情感、审美等心态而言,是重要的体现方式,相关人员可以借此把握现代旅游的深层内涵,以及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二)实践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写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写作内容应越来越多层次化,西南村镇旅游文学抒写的特殊对象、写作的特殊方式、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信息化,都是传统的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写作群体、不拘一格的传播途径,是文学实践中值得关注的现象,因此,对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在实践上有着创新的价值,对文学创作、传播及消费,都有较好的意义。此研究有利于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旅游文学研究视野。此外,从应用经济和管理学视角看西南村镇旅游文化产业,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居于不可或缺的位置。系统梳理西南村镇旅游文学,既可以完善中国旅游文学的学科体系,又可以强化旅游管理中文学资源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学术探索。
三、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内容构建
(一)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发展及性质特征
笔者以“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地域的特点以及旅游模式的特殊性。西南村镇旅游是在旅游发展到一定深度、个性化旅游及多元化旅游的背景下产生的,村镇旅游的兴起是对旅游类型的补充和拓展。因此,本文的首要内容是要阐述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西南村镇旅游的兴起和村镇旅游文学的诞生、村镇旅游文学的发展简史以及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性质和特征,包括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与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比较研究、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特征,分别从纵向和横向2个方面进行。
(二)西南村镇文学的审美特征
西南村镇文学抒写的对象不同,其抒写对象富有乡村特性、地域特性和民俗特性,因此西南村镇文学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对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审美研究是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笔者从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自然美和古典美2个维度,分析其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涵,进而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西南村镇旅游文学所体现出归真返璞的审美特征,以及诗意栖息的审美追求,是对传统的古典文学、旅游文学审美内涵和精神品质的补充,对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审美的分析,也即是对现代旅游审美心态和现代旅游精神诉求的一种深层次探索,对把握现代人旅游心态有着深刻的意义。
(三)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作品接受
文学作品的产生,是情感、心理以及精神愉悦的结果,文学作品从生产到接受,经历创作、再创作的过程。笔者从文学理论角度研究深入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消费的3个基本环节,对新兴的西南村镇旅游文学进行理论分析和把握,以期这对旅游文学理论的构建具有新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方面,需结合现当代村镇旅游文学的特征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村镇旅游文学的创作群体构成、创作动机、创作审美及文化特点,对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及传播效进行考察,对比其与传统的旅游文学传播方式的差异。文学接受中的消费环节的研究,指向对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消费,引发如何将文学资源化、文学资本化的思考,人们从文化角度对西南村镇旅游文学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其作为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内容之一,实现文学、文化与产业的结合,这升华了研究深度。
(四)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与文化
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包含着西南地域特色的文化,有着迥异的文化内涵、文化要素、文化构成,是西南村镇旅游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独特的表达形式。笔者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探讨村镇旅游与旅游文学、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与旅游文化、村镇旅游文学与地域文化、村镇旅游文学与民族文化、村镇旅游文學与时代文化等的复杂关系;充分解读其文化意义和文化特色,结合当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从应用层面研究村镇旅游文学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然后挖掘其文化价值,以期为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开发路径提供研究基础。
四、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的突破
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对象为村镇旅游文学的作品,这些作品散见于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所以相较于传统的文学研究而言,对其进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村镇旅游文学作品数量庞大,大多是非专业作品,系统的甄别研究工作量比较大;因为创作群体复杂、层次多样,所以对创作群的整体性进行研究有着较大的挑战。
相关人员突破文献收集整理的单一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书刊、网络作品、个人文集等,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和研究。更重要的是采用了田野调研的方法,通过西南地区主要旅游村镇,选择有代表性的村镇及创作者,通过访谈,了解作品、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社会文化环境、心理因素等,广泛深入地开展村镇旅游文学研究。
五、结语
村镇旅游文学是现当代旅游业发展背景下的特殊文学创作现象,与现代化文化消费密切相关,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紧密结合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使命和需要,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回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系统梳理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可以完善中国旅游文学的学科体系,而且也是适应目前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势所需。一方面,相关人员要适应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特色需要,从村镇旅游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村镇旅游文学在我国旅游文学研究尚有巨大空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在基础研究方面树立西南特色。以“文学”为基础,向“文化”进军,将大大强化文化产业的基础研究,使民族文化产业在西南地区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