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情况及对策研究
2019-05-15刘扬吴小雨
刘扬 吴小雨
近年来,旅游扶贫在乡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重要。因此,将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互联网相融合,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精准扶贫意义重大。本文对皖南山区的泾县进行旅游发展与贫困状况研究,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发展对策,以更好地支持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逐渐成为中央工作的重点,国家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部署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在2018年下半年,文化部与旅游部召开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更大程度上突出了文化產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皖南山区作为全国重点扶贫的地区,如何做好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皖南山区的泾县具有旅游扶贫代表性,山水丘陵的多元地形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泾县衍生了多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资源,但同时,由于交通闭塞、县域经济实力较弱,部分乡村也还存在贫困现象。
将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互联网相融合,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精准扶贫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对皖南山区的泾县进行旅游发展与贫困状况研究,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发展对策,以更好地支持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泾县旅游发展与扶贫现状
(一)旅游资源丰富,缺乏精品景点,产业链有待改进
在过去的10余年间,泾县文化旅游产业成就显著。全县已建成12家开放景区(5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6家国内旅行社、4家星级旅游饭店、11家省四星级以上农家乐和28家市级以上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农家乐达到300多家,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60多家,全县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0 761人。
泾县旅游资源和种类丰富,但旅游产业却存在一大突出问题,就是缺少精品和品牌景点。景区规模小,同质程度高,投资金额低,导致各景区在安徽省以及全国的影响力不大;另外,泾县虽然具有浓厚的红色背景,但其红色旅游质量欠佳,旅客缺乏体验感;泾县旅游产业链尚未完整形成,从特产到景区再到游客的优质产业链仍不完善,各环节收入不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而且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
(二)扶贫态势乐观,旅游扶贫效果显著
截至2016年12月9日,目前泾县实有贫困人口16 792人、9 583户。按分布统计,现有贫困人口分布在11个乡镇、142个村(居),其中,贫困村中占26.3%,非贫困村占73.7%。
截至2017年10月,泾县完成旅游扶贫到户项目453户,其中,吸纳贫困户到旅游企业就业172户、参与旅游产业经营207户,开办或参与经营农家乐22户,参与景观农田种植52户,户均增收5 300余元,全县共有60余家旅游企业共帮扶172户贫困户就业。
三、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之旅游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泾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生态本底;泾县传统旅游要素规模可观,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优质环境和文化资源,旅游新“六要素”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业支持要素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稳步增长,产业融合潜力巨大;在全省县级旅游发展中优势明显,查济、桃花潭、月亮湾等景区发展势头良好,全域旅游市场基础已经形成。
2.突出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泾县文化历史资源丰厚,是全国知名的红色老区,新四区革命老区坐落于此。同时,泾县也是宣纸的发源地,人文底蕴浓厚。
3.良好的区位条件。面对苏浙沪经济发达地区,泾县正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是泾县旅游发展的核心市场,皖南、苏南、浙北地区为泾县旅游发展的基本市场,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和珠三角是泾县旅游发展的机会市场。泾县外部交通优越,迈入“双高”时代,临近长三角城市群,市场潜力巨大,旅游枢纽功能凸显。
(二)劣势(Weakness)
1.交通不畅,道路建设投入不足。泾县仍属国家级贫困县,财力有限,交通建设落后,交通环境仍需改善,尤其是与周边人口较多城市道路交通连接不畅,对游客前来旅游有不良影响。从高铁站和市区到部分景区的道路条件差,以盘山小路为主,旅游旺季拥堵严重。
2.人才严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泾县人才流出严重,旅游人才短缺。统计得知,泾县旅游从业人员有专科以上学历人才180人,占总旅游从业人员的0.36%。除了策划管理人员匮乏外,导游等服务人才也严重不足。此外,还存在资金不到位的问题。这都严重阻碍了人才的进入,造成了泾县旅游的低端化、同质化。
3.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泾县高中档酒店较少,星级酒店档次低,餐饮缺乏地区特色;除景区外,娱乐设施少,综合型商场缺乏,导致游客以单日游为主;景区内,公共设施有待改善,如景区地图、讲解等,且厕所数量少,环境差。
4.优质旅游产品稀缺,知名度不高。景点规模不大,在全国影响力不大,以“小旅游”为主,游客多来自于周边地区,生态游、体验游、高端游缺乏,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新旅游业态产品稀缺;泾县虽然是著名革命老区,但红色游方式方法需要加强,展示手段缺乏创新、体验性较差。总体上,泾县缺乏精品旅游品牌,因此在全国的知名度较低。
(三)机遇(Opportunity)
1.经济、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泾县地区生产总值逐年稳步增长,在2010年高铁开通后,区域生产总值提升迅速;在“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开展下,全国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巨大,对应的,前往泾县旅游的游客人数也有了快速的增长。
2.旅游业成为转型驱动力。目前泾县经济发展、县域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就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对拉动消费、实施精准扶贫、完善产业结构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发展旅游业也有很多利好政策与项目的支持。
(四)挑战(Threats)
1.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以为国内旅游业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各地也都在不断开发旅游资源,所以泾县的旅游产业势必面临挑战。泾县附的近宏村、歙县等地徽州特色文化景点较多,威胁较大,所以泾县在知名度、规模、可玩性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2.游客追求品质化、特色化旅游。国内旅游业在发展中呈现出同质化的态势,千城一面的现象严重,而且游客的旅游审美也在日益提高,所以,与其他景区类似的景点与玩法,已经难以吸引年轻乃至中年游客群体。目前,涇县在景点特色化、高端化方面还有不足,需要引进先进营销策划理念,更新传统旅游观念,发展符合新旅游态势下的精品旅游产品。
四、旅游扶贫发展对策
(一)提升景区质量,打造旅游品牌
1.大力创建5A级景区。目前泾县已有5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旅游资源充裕,但缺乏具有品牌效应的5A级景区,因此,有必要全力创建5A级景区,扩大整体影响力,打造本土旅游一级品牌;对桃花潭景区周边的查济古村、王稼祥故居、翟氏宗祠、文昌阁以及黄田古村进行整合。首先,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规划,对于古建筑居多的景区,优先进行维修复原。其次,专注于游客,努力提升游客满意度,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品牌含金量。最后,工作重心向动员、申报5A级景区的环节倾斜,争取进入申报预备名单之中。
2.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泾县地区重点旅游村距离较近,如桃花潭、蔡村、查济和黄田等,因此针对村落,连片发展乡村旅游十分有必要。因此,应鼓励当地居民实现农家乐集中化、产业化,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保障餐饮卫生安全,改善接待条件;还应招商引资,建设高端乡村度假村,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基于当地特产茶叶,推进茶园观光旅游。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改进城区至景点的道路,对危险、破损道路进行修缮,解决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景区内,加强大型停车场的建设,方便旅行团和散客自驾游的车辆停放;规划旅游厕所新建、改造工程,按照旅游局规划按时、按量完成新建任务。
(二)加速产业融合,构建“旅游+”新形态
1.旅游+互联网。开展智慧泾县旅游数据中心行动,成立旅游数据中心,分析、利用、共享旅游数据信息资源,推进A级景区、特色乡村旅游点、星级饭店、农家乐、汽车站和高铁站等游客集聚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拓宽移动支付在旅游业的应用;培育壮大具有地方经营特色在线型/OTA旅游企业主体。
推进旅游景点互联网化,通过为游客提供网络门票预订、电子语音讲解、智能AR地图等服务,方便游客自助出行,使其更加了解泾县当地文化特色,发展智慧旅游,建立智慧景区。打造互联网景点评价系统,人民景点人民评,定期评选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并开展互联网营销,利用网红经济,打造网红景点,带动产业发展。
2.旅游+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景观农业,结合当地茶叶特产,重点支持茶园观光产业,争取资金与企业投入旅游农业开发,打造现代化休闲农庄,推动住、游、体验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查济景观农业、汀溪生态茶园、蔡村乌龙茶体验园、新民桑椹采摘骑行和丁家桥油菜花海等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项目开发,打造规模化、产业化、多业态化的休闲农业产品。
3.旅游+新型养老。老年旅游作为新型旅游市场,在老年化日益严峻的现在,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关注。老年人消费能力强,旅游需求大。泾县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新型养老的潜力。泾县应鼓励民间资本在泾县当地合作建设乡村养老机构,将旅游与养老相结合,营造养老新格局;依托泾县琴溪镇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采取当下流行的候鸟式养老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在泾县当地合作建设乡村养老机构、公寓、山庄等,将旅游与养老相结合,营造养老新格局,吸引条件合适的老年人来泾县养老。
(三)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旅游实力
近年来,泾县形成了以宣纸、书画纸,宣笔、油画笔,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
1.打造宣纸和宣笔文化产业群。明确文化重点产业,突出发展宣纸宣笔产业,预计分别在榔桥开发区、乌溪、丁桥、黄村、云岭、茂林和汀溪,建设油画笔产业园区、宣纸小镇、宣纸文化聚集区、宣笔文化产业集聚区、红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和茶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宣纸文化为中心,带动其他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发展成一体化文化产业链,打造泾县文化产业群。
2.推出精品文化,加强文化研究。目前泾县文化龙头产业是宣纸产业,而泾县宣纸产业龙头是红星宣纸,因此十分有必要重点扶持红星品牌,支持其做大做强,带动其他如“汪六吉”“桃记”“三星”等知名品牌发展。此外,还应强化对生产技术的保护,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推出符合当今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年轻化宣纸品牌。
泾县应结合故宫品牌成功的案例,将沉重的古典文化,与新兴的互联网元素融合,依托互联网营销策划思维,推出更多大众化、特色化、趣味化的新产品,将泾县宣纸真正推广开来,使其不再只是少数书画爱好者的购买选择。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