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2019-05-15黄晓东
黄晓东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及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自1991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表明我国现在建设的是一种经济与其他各项指标协同发展的城镇化,涉及经济、人口、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区域概况
长三角城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将近占了我国GDP的1/4,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处于领先位置。我国2016年的城镇化率达到57.4%,上海市城镇化率为87.6%,全国第一;浙江省城镇化率为68.0%,全国第四;江苏省城镇化率67.7,全国第五;安徽省城镇化率53.49%。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本文选取复合型指标进行分析,是指对涉及经济、环境治理、生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多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各个指标的系数关系来确定因子的得分。
为了使模型的构建整体地反映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笔者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时,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现有研究,确定了共20个指标:人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末总人口、市辖区人口比重、人口密度、科研费用支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中卫生技术人员数、邮政电力总额、客运额、货运额、平均占有面积、绿化面积、工业排放物质综合利用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三、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对长三角41个地级市、20个指标组成的数据矩阵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取出5个公因子,5个公因子累计了结果的81.307%的贡献率,其中更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因此此次因子分析实验是比较理想的。
为了对已经提取的5个公因子进行分析命名,笔者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初始主成分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正交变换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根据5个公因子对各个变量的概括程度,将他们分别命名为“经济综合因子”“公共服务能力因子”“环境治理因子”“工业综合因子”“市政建设因子”。
笔者用方差的贡献率来表示综合评价的系数,然后分别将5个因子的系数,乘以它们的方差贡献率,最后相加,得到最后的综合得分,得出的计算公式为:F=0.47F1+0.14F2+0.07F3+0.07F4+0.06F5,然后由F的值的大小来排列城市的排名。最后,再根据F值的大小进行分类。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公共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序
如图1,上海市是唯一一个新型城镇化处于上游水平的地区,上海市毫无悬念地处于长三角的龙头地位。城镇化水平中游的城市包括13个地级市,分别是南通、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合肥、宁波、徐州、温州、阜阳、嘉兴、常州和台州,这些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中游水平,各因子得分中基本都是正值,综合得分为0以上。下游城镇化水平包括27个地级市,分别是芜湖、六安、绍兴、扬州、金华、安庆、宿州、蚌埠、盐城、亳州、马鞍山、泰州、滁州、湖州、镇江、淮北、宿遷、淮南、铜陵、宣城、连云港、淮安、衢州、池州、舟山、黄山和丽水,主要为安徽省的地级市、江苏省苏北城市和浙江少部分城市。这些地方虽然比不上长三角经济发展好的地方,但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图1 三角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区域划分示意图
四、长三角城市发展方向及对策
长三角城市群,轻工业基础雄厚,所占的经济比重大。以上海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及长江流域发展,经济上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并第三产业为主;交通上更加有利于人才、信息、资金和技术在城市之间的流动,使得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联系更加紧密。
江苏省的发展方向是苏南继续利用地区优势,发展自己优势产业,但也应该关注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苏中发展方向,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都有利于苏中地区的发展,苏中地区接受上海经济辐射,主动地发展一些产业为上海经济服务,搭上上海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苏北发展方向,苏北的资源优势比苏南大很多,所以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吸引外来来本地投资建厂,在当地进行工业化的发展,带领其他产业一同发展,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浙江的发展方向,浙江省各个地级市发展均很平衡,且浙江商品经济发达,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在“一带一路”中处于沿海经济带,应在“十三五”规划中搭上发达的快车。安徽省发展方向,长江途经安徽省6个地级市,安徽要借助长江这一天然优势进行发展。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得安徽省在新时期阶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宣城文化底蕴深厚,应该吸引其他资本;黄山产业结构单一,以旅游业为主,应该加大其他产业的开发;六安应发挥自身交通优势;蚌埠阜阳淮南宿州亳州人口太多,应解决人口压力;合肥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力争上游位置。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