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鲫鱼苗种培育的试验与研究
2019-05-15邢志伟张平许庆周国平张李阳王颖卓丽军
邢志伟,张平,许庆,周国平,张李阳,王颖,卓丽军
(1. 南京龙鲫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500;2.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6;3.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著名的龙池鲫鱼(Carassiusauratusin Long lake)因产自南京市六合区的龙池湖而得名,明朝嘉庆年间有文字记载,到清代成为皇家贡品。有文献记载鲫鱼体大头小,厚背腹小,头背皆乌黑色,腹部呈灰褐色,鳞细肉嫩,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龙池湖由城外进入城内,面积不断缩小,水质呈富营养化,加之过度捕捞,其产量、规格逐年减小,消费者已难觅其踪迹。为此,依托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龙池鲫鱼提纯复壮与繁养技术研究与示范”,筛选龙池鲫鱼野生种群的亲本,开展龙池鲫鱼苗种培育的试验与研究,对开发地域优势种群意义重大。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亲本来源
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龙池湖区利用拉网采捕湖区鲫鱼,运输到南京龙鲫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基地。首先计数侧线鳞数量,保留侧线鳞28片以下的雌雄鱼,然后在背鳍基部用标志枪注入编号标志牌,同时抽取鱼尾静脉血样。通过实验室流式细胞术(Flow Cytametry FCM)得到具备野生鲫鱼性状的DNA数据,最后再对标,保留作为后备亲本。
1.2 亲本培育
符合野生鲫鱼DNA性状的后备亲本雌鱼66尾,雄鱼24尾,登记编号、体长、体质量、雌雄性别,并在3月20日前,雌雄分塘强化培育。
1.3 苗种繁殖
查看天气预报,水温18 ℃以上,7~10 d气象相对稳定,2018年4月8日10:00,雌雄亲本并塘,塘口面积320 m2,用小潜水泵冲水,17:00,在繁殖池四周挂2排塑料毛刷状的鱼巢。2018年4月9日凌晨产卵。2 d后把鱼巢移至隔壁的3 600 m2专用池塘进行孵化培育。
2 夏花鱼种培育
2.1 苗种培育池
选择基地南区3号、4号、5号三口水深1.6 m、面积均为3 489 m2的长方形池塘,作为苗种培育池。
2.2 清塘消毒
提前10 d,每667 m2用180 kg生石灰带水清塘,因水源水肥,没有施用基肥,保持水深60~70 cm。
2.3 鱼苗下塘
从孵化池分出1.2 cm乌仔鱼苗,以20万尾/667 m2的密度分塘放养到三口苗种培育池。
2.4 饲养及管理
2018年4月22日,鱼苗下塘第2天开始,全池泼洒豆浆,每日7:30、12:30、16:30三次投喂,前期每667 m2用4.5 kg黄豆磨浆,中期增加到6~8 kg 黄豆磨浆。后期投喂蛋白质30%~32%的颗粒饲料破碎料,并根据水质、天气、摄食情况控制投喂量,占鱼体质量的6%~9%,每天4次,分别在8:00、11:00、14:00、17:00,并注重增氧、水质调节、池塘环境、鱼苗生长等日常管理工作。
3 鱼种培育
3.1 鱼种放养
经30 d培育成夏花鱼种(体长3.0~3.2 cm),5 d内拉网锻炼3次,5月23—25日分塘,进行鱼种培育,夏花鱼种放养的密度为1.5万尾/667 m2,鱼种培育塘均提前10 d每667 m2用15 kg漂白粉带水清塘,放养夏花鱼种前用20目苗种网拉网一次,彻底清除敌害生物。
3.2 饲料与投喂
前期(30 d内)投喂量占鱼体质量的6%,然后逐步下降,中期下降到鱼体质量的4%~5%,后期(90~130 d)的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2.6%~3%左右。实际操作根据水质、天气、生长速度进行调整。饲料蛋白含量控制也从早期的32%逐步下调至28%~30%左右。在本次的投喂中,全年投喂颗粒饲料42.8 t,共生产鱼种26 050 kg,平均饵料系数1.64。
3.3 鱼种的生物学测量
在苗种培育的过程中,从6月开始,每个月对鱼种的体长、体质量进行测量,观察龙池鲫鱼的生长速度(表1)。
表1 2018年度龙池鲫鱼生物学测量统计表
4 结果与讨论
龙池湖鲫鱼资源较少,3个月共捕获侧线鳞28片以下的后备亲鱼987尾。筛选出512尾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T型技术分离,获得具有野生性状的雌鱼66尾,雄鱼24尾。具有野生性状的鲫鱼占湖区鲫鱼种群的17.58%,其中雌鱼占12.89%,雄鱼占4.67%。
龙池鲫鱼的人工繁育、夏花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均十分顺利,关键是控制好放养密度,调节好水质,保证充足的饲料。鱼种培育阶段仅用2次消毒剂,2018年11月5日鱼种平均体长13.6 cm,平均体质量45.1 g,生长速度良好。
项目关键是下一步采取多种生态模式,利用原粮作为饲料,培养出外观、品质达到项目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龙池鲫鱼。另外,在其中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T型技术保留和扩大鲫鱼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