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氏沼虾“两降一禁”生态养殖模式试验

2019-05-15吴志强陈正兴马建社秦红鹏

水产养殖 2019年5期
关键词:塘口沼虾试水

吴志强,陈正兴,马建社,秦红鹏

(1. 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高邮 225600;2. 高邮市三垛镇少游罗氏沼虾产销专业合作社,江苏 高邮 225624)

为积极响应江苏省“263”专项行动计划,有效降低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罗氏沼虾生态养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2018年,笔者在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虾农秦红鹏的池塘开展了罗氏沼虾“两降一禁”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的试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

1 “两降一禁”模式的主要内容

“两降一禁”就是指通过降低罗氏沼虾虾苗放养密度、降低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及禁止使用化学肥料,从而在有效降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同时能够获取相对稳定的养殖效益,实现生态养殖罗氏沼虾。

降低放养密度,就是由常规养殖的80 000~90 000尾/667 m2降低到60 000尾/667 m2。

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正常养殖户罗氏沼虾幼虾从增温暂养棚转移到池塘后一般使用42%~45%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两降一禁”模式是罗氏沼虾幼虾从增温暂养棚转移到池塘后到第1次成虾捕捞上市使用38%蛋白质含量的颗粒饲料,第1次成虾捕捞上市后直至最终清塘上市使用36%蛋白质含量的颗粒饲料。

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就是整个养殖周期全程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必要时视水质情况适量使用生物肥料。

2 “两降一禁”模式的主要养殖技术

2.1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水源充沛,水质清新,交通便捷,电路通畅,向阳通风,土质保水性好。池塘面积21.9×667 m2,平均深度1.8 m,注水平均深度1.6 m,无淤泥。配有6 kW微孔增氧、85 W的活水增氧机4台、25.4 cm 7.5 kW进水泵1台和20.32 cm 柴油机水泵3组。

2.2 虾苗放养前的准备

2.2.1 清淤整塘 每年成虾捕捞上市后,及时清除底部淤泥,经充分冻晒后,用适量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和野杂鱼,同时对池埂和进排水等设施进行1次全面加固整修。

2.2.2 增温暂养棚建设 建成长190 m、宽9.3 m、深1.3 m的长方形增温暂养棚1个,从外河注入新鲜水,水深0.5~0.6 m,在虾苗放养入棚前5 d左右施用适量生物肥作为基肥,同时开始对棚内池水进行增温至26~28 ℃。

2.2.3 虾苗试水 待基本确定好虾苗放养日期后的至少3 d前,从即将购买的虾苗生产企业取回适量虾苗放入池水中进行充分试水,试水时间至少72 h以上,只有试水取得完全成功,方可大批量放养虾苗,需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用水桶装水把虾苗直接放进去进行试水。

2.3 虾苗放养

2.3.1 虾苗选择 选择从具有生产资质的苗种企业购进了虾苗,虾苗淡化时间到位,体格健壮,无病无畸形,游泳能力强。

2.3.2 放养时间 选择在2018年3月4日中午,天气晴好。

2.3.3 放养数量及规格 一次性放养1300 000尾,增温暂养棚放养密度约为736尾/m2,放养的虾苗体长约0.8 cm。

2.3.4 棚内水温 严格将棚内水温和虾苗运输氧气袋内水温温差控制在2 ℃以内。

2.4 幼虾放养

2.4.1 放养前准备 从外河注入新鲜水至池塘,水深0.5~0.6 m,在幼虾放养入池塘前5 d左右施用适量生物肥作为基肥。

2.4.2 幼虾试水 待确定好幼虾放养日期后的至少3 d前,从棚内取出适量幼虾放入池塘中不同地点进行充分试水,试水时间至少72 h以上,只有试水取得完全成功,方可放养幼虾。

2.4.3 放养时间 选择在2018年5月11日上午,天气晴好。

2.4.4 池塘水温 池塘夜间最低水温至少要达到18 ℃以上。

2.5 饲料投喂

2.5.1 饲料品种 全程投喂本地有资质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颗粒。

2.5.2 投喂原则 坚持“四定”“四看”和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原则。

2.5.3 投喂数量 结合虾生长、水温、天气、水质等情况确定每月和每日的投喂数量。

2.5.4 投喂量和蛋白质含量 增温暂养棚培育幼虾至2018年5月29日使用常规开口料1 399 kg,蛋白质含量为44%;2018年5月30日至7月12日使用4 479 kg成虾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7月13日以后至最终清塘上市使用成虾颗粒饲料5 530 kg,蛋白质含量为36%。

2.6 水质调控

2.6.1 水位管理 幼虾放养至池塘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池水深度相应地从最初的0.5~0.6 m逐步抬高至1.6 m。夏季高温季节视水质和天气情况适量换水,每一次成虾捕捞上市后要及时补充新水。

2.6.2 科学使用增氧设施罗氏沼虾不耐低氧,极易浮头、泛池,因此科学使用好增氧设施尤为重要。从6月开始正常天气每天全天候启用活水增氧机,微孔增氧机只在夜间和阴雨天气及气压低时使用。遇有持续高温、低压闷热等恶劣天气,及时启用20.32 cm柴油机水泵3组。

2.6.3 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 在保证池水溶氧充足、天气晴好和没有使用消毒药物的前提下,一是每隔7~10 d全池泼洒1次EM菌、及含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成分的水质调节制剂;二是每隔10~15 d全池使用1次增氧底改等微生物改底制剂,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2.7 疾病防控

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在虾苗放养至增温暂养棚前和幼虾放养至池塘前分别用碘制剂对水体进行1次常规性消毒,每次成虾捕捞上市后用碘制剂对水体进行一次常规性消毒和用生物底改剂改良一下池塘底质。

罗氏沼虾本身抗病力较强,加之水质调控和底质改善到位,整个养殖周期基本没有发病。

2.8 成虾上市

罗氏沼虾成虾捕捞上市的方法是“捕大留小、分批上市”。2018年7月12日成虾首次捕捞上市,之后每隔20 d左右上市1次,直至10月上旬最后一次放水干塘。

3 “两降一禁”模式的经济效益

2018年该试验塘口具体的成本投入和收益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投入成本情况表

表2 产出效益情况表

根据表1和表2可看出,成虾总产量7 251 kg,平均单位面积产量331.1 kg/667 m2;总投入193 123元,平均单位面积投入8 818.4元/667 m2,总产值280 887元,平均单位面积产值12 825.9元/667 m2,平均纯收入4 007.5元/667 m2,高出2018年高邮市罗氏沼虾平均纯收入1 954.5元/667 m2。

4 “两降一禁”模式的水质监测情况

为全程监测试验塘口水质情况,从2018年5月11日幼虾放养至池塘起,在天气基本晴好的情况下,扬州大学每隔10 d左右对试验塘口进行1次跟踪检测,试验塘口所检测的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农业农村部2007年发布的《淡水养殖池塘尾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详见表3。

表3 试验塘口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表

5 “两降一禁”生态养殖模式的优势

5.1 虾苗成本降低

单位面积平均放养量减少30 000尾/667 m2,虾苗每667 m2成本降低约720元。

5.2 饲料成本降低

常规饲料养殖户让利后价格10 000元/t,试验塘口使用36%、38%蛋白质含量的饲料让利后平均价格8 964元/t,比常规养殖塘口的饲料价格低1 036元/t,试验塘口每667 m2投入饲料0.52 t饲料,每667 m2平均成本降低约538.7元。

5.3 上市价格提高

由于该模式罗氏沼虾虾苗放养密度较低的原因,每批上市规格比常规养殖模式要大10尾左右/kg,销售单价比常规养殖的塘口高1元/kg左右。

5.4 经济效益提高

该模式养殖出的罗氏沼虾由于成本大幅降低,试验塘口于8月16日上市量达199 kg/667 m2时,已经回笼资金181 900元,接近全年总投本(193 213元);而2018年高邮市常规养虾模式是成虾上市要达250 kg/667 m2以上才能基本收回成本。

5.5 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该模式由于密度低、饲料蛋白质含量低等原因,在养殖中后期蓝藻发生面较小,水质明显优于常规养殖模式。扬州大学从5月11日幼虾放养至池塘起全程每隔10 d左右进行1次跟踪检测,试验塘口所检测的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农业农村部2007年发布的《淡水养殖池塘尾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

综上,笔者认为罗氏沼虾“两降一禁”生态养殖模式完全值得广大养殖户参考,它不仅能有效降低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完全能够达到农业农村部2007年发布的《淡水养殖池塘尾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而且能因减少投入而大大降低养殖风险,更能获得稳定的生态效益和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塘口沼虾试水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发酵料对养殖水体COD 效果探究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
国产航母试水
点融网:试水Lending Club模式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