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害怕音乐的人

2019-05-14贝小戎

润·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提琴家希特布雷

贝小戎

我平时很少听歌,觉得寻找自己爱听的歌特别费时间,对我来说,流行歌曲的数量浩如烟海,连歌手的国籍我都搞不清楚,一个唱英文歌的说不定是北欧人,唱西班牙语歌曲的可能是英国人。歌词内容也都差不多,经常出现夏天、夜晚、星星、电话、内心等字眼。我有一个哥们儿很文艺,他的网名都是乐队的谐音。每次跟他见面,他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摘下耳机。但他给我推荐歌曲时,一般推荐语就一句话:“这首歌好听,真好听!”好像没法跟我多加解释的样子。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乐盲,也不必自卑。英国乐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写过一段轶事:俄罗斯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23岁时精神一度崩溃,他的朋友夏里亚宾带他去见托尔斯泰。托翁在听过他们演绎的一场引人入胜的独奏会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诋毁从贝多芬开始的一切音乐。托尔斯泰说:“我必须告诉你,我有多讨厌所有音乐。”结果,拉赫玛尼诺夫的精神危机变得更严重了。

茨威格解释说,托尔斯泰之所以像歌德和柏拉图一样害怕音乐,是因为乐曲会强烈地引起他神秘莫测的心潮澎湃,“音乐眼看着要从他身心里攫取他坚决不肯交出的东西,他藏在感情保密柜最底层的东西。”

跟流行音乐相比,古典音乐还是比较超脱的。莱布雷希特说,在各种乐器中,钢琴尤其跟哲学有亲缘关系。“无论小提琴家如何华丽,大提琴家如何迷人,他们都无法扮演钢琴家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弦乐演奏家可能花太多时间在弓毛、琴弦和松香上了,没有闲工夫考虑智性主义。他们得拉出正确的音符,不像钢琴家的黑白键已经音准到位。”小提琴家梅纽因说,在战前的那些长途巡演中,他依靠钢琴伴奏来启迪自己。如果给他伴奏的钢琴家读低端的驚悚小说,会立刻被换掉。学者爱德华·萨义德是杰出的批评家,也是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德国哲学家阿多诺也会作曲,这让我觉得自己跟哲学也比较无缘。

(从容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猜你喜欢

小提琴家希特布雷
对牛弹琴
布雷恩夫人的手链
视角
猜猜我有多爱你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两瓶酒的腐败
不寂寞的小提琴
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
良心是上帝的眼
良心是上帝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