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七个走在前列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19-05-14李瑛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为我们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振聋发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描绘了新时代全国教育发展的蓝图,引发教育战线对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的认真思考。宝鸡具有得古独优、得地独有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从宝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看,周公制礼“敬德保民”,孔子“克己复礼”,燕伋“开西秦设馆教学之先河”,马融“绛帐传薪”,“横渠先生”张载穷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依然最能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从宝鸡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和优势看,以西街小学、凤翔竞存中学、虢镇中学等一批历史名校为代表,历经风雨愈加朝气蓬勃,为全市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全市于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双高双普”县(区)两个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多元录取模式,教育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聚力七个走在前列,进一步明确宝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它决定着教育的办学方向、根本任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1.把好办学方向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党建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狠抓素质教育
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从偏重智育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把道德品行、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习惯养成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3.遵循教育规律
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坚决整治部分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等不良行为。
4.健全育人机制
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深化家庭教育,广泛宣传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坚决遏制“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等不良倾向,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要在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全球发展趋势而言,一个国家能成为经济中心,其背后往往有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作为支撑。而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形成的背后,都有教育中心作为支撑,教育中心能够推动科技持续创新和文化繁荣发展。对于我市教育发展实际而言,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短板比较明显,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进程,也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必须尽快补齐短板,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好第三期行动计划,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逐步提升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普惠资源覆盖面,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克服小学化倾向,确保“幼有所育”。义务教育要统筹城镇化进程、适龄人口变化、交通规划布局以及就学习习惯等情况,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推进城乡教育联盟,发挥好优质學校对农村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关爱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加大城区学校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政策,加快消除大班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三、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上走在前列
宝鸡是老工业城市,发展职业教育有先天优势,要立足宝鸡、放眼全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擦亮“宝鸡技工”“大国工匠”品牌,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工业发展基础好、企业需求旺等优势,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办学方向,结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主动对接“五大支柱产业”“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三大特色产业”,特别是宝职院要围绕李克强总理给宝鸡提出的“智能制造”,县区职教中心要围绕本县区龙头企业,优化专业设置,精心打造精品专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端制造、战略新型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
1.加强校企合作
要引导和激励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工厂将实习车间搬到学校、举办校外工厂,采取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训条件。
2.以师带徒,建立名师工作室
要广泛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给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高精尖技能型人才提供一个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平台。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凭借这个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新技术的应用试点和推广。另一方面要“扶老树不忘栽新苗”,让老师傅们通过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长处,培养徒弟,传授绝技。
3.培养大国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是我国广大一线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宝鸡,在职业教育方面应当更多的培养“工匠精神”,工匠视技术为艺术,“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用心、踏实、专注的气质和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从业人员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从培养爱国精神、坚持精神、敬业精神入手,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涵养和培育大国工匠精神,人人身怀利器,技艺超群,投身于“四城建设”
4.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作用,把职业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双返生”技能培训、技能认定、技能就业形成完成的线状链条。结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实际,从电商、旅游、农业等方面进行培训,让更多的毕业生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四、要在推进教育优质发展上走在前列
十年前的教育就是现在的经济,现在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也应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前教育事业要实现从规模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提升,关键在于创新。教育领域“放管服”、管办评分离、教育评价、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都需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协同推进。要深入调研,针对制约全市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研究出台我市《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加强对新高考政策研究,加快统筹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确保新高考改革稳妥顺利开展。要积极探索,做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倾向,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省改革推进积累经验。要认真贯彻我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增强教育自信,加快融通共赢,不断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素养,提升宝鸡教育和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五、要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尊师重教上走在前列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尊师重教,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前途,更关乎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兴盛。
1.妥善解决教师编制紧缺问题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同时也要加强调研,对当前比较严重的幼儿教师、农村小学教师缺编问题、新建学校编制紧缺问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等,教育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
2.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加强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惩戒,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各级教育行业从业人员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3.强化教师的培养培训
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统筹分级分层分类开展中小幼职特教师培训,加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实施教师骨干带动战略,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4.不断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教师编制的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师待遇,落实津补贴政策,鼓励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标扩面,在各方面给予更多保障,真正使乡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
5.加强对优秀典型教师的宣传报道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在宣传导向上持续弘扬正能量,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挖掘先进典型,深入报道感人事迹,评选全市教育行业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强化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六、要在加强教育保障上走在前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摒弃“教育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了,教育就不需要花钱了”错误观念,切实做到发展规划、资金投入、资源分配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铆足教育发展力量。
2.不断提升办学条件
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后勤保障水平,加大教育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资源配备,加大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运动场馆的设施配备,加强学校安保、寄宿制学校宿管、食堂等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配备,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同时也要调整支出结构,把钱重点花在内涵提升上。
3.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财政的重点投入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收入待遇和工作条件,加大对教师培养培训,以教师队伍的提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七、要在培养阳光、有朝气的接班人上走在前列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培养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事业。现在的学校教育,过于重智育,体育和美育、劳动教育没有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孩子背负课业负担过重,暮气沉沉,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要聚焦“培养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1.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切实改变过于注重分数、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开设兴趣课堂、组建兴趣小组,着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加大体育锻炼,积极发展校园足球,研究出台校园足球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具备吃苦耐劳精神。
3.加强学生心理监测干预
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心理辅导师,切实减少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
李瑛,陕西省宝鸡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