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9-05-14高小波
摘 要: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当前在我国正在逐步推进,这对政府绩效的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工作作风的改进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政府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机构不规范、网站建设滞后;政府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深刻;政府价值理念轉变不到位;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太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运用效果不佳等等。这需要从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机构和网站建设、加快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推动绩效文化建设、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扩大公众参与、完善评估结果运用的方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评估
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绩效管理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所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政府绩效管理中,通过公众参与,能够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不断倒逼政府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政府绩效管理势在必行。
一、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提升政府绩效
通过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有助于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进而不断提升政府绩效:一是通过测评,引导市民在公共服务机构的选择上“用脚投票”,从而对政府部门形成压力,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在政府部门内部,有助于营造竞争氛围,形成诱因机制,将绩效与奖惩联系,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2.有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绩效管理以“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强调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引入竞争性的公共选择机制。因此,推进政府绩效管理,能切实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意识的培养,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行政服务成本过高等问题。
3.有助于改进工作作风
通过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能够激发市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热情,积极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让市民对政府政策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在改善内部机制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有利于促进政府各部门加强自身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增强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府绩效管理的机构不规范、网站建设滞后
缺乏稳定的政府绩效管理机构。当前我国大多数政府绩效管理还处于单一的政府绩效评估阶段,没有稳定统一的管理机构,不利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推进。绩效网站建设滞后。大部分地方政府虽开通了绩效管理相关网站,但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满足不了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需要。
2.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深刻
普遍存在以下认识误区:简单地将政府绩效管理等同于政府绩效评估。没有认识到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评估—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体系,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只是一种形式,评估的结果(等次)只是决定所获奖励的多少,没有认识到绩效评估对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评估结果,忽视评估过程。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对绩效评估的反馈、沟通环节不甚重视,没有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晋升和调整、薪酬的奖励和惩罚紧密挂钩,从而使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绩效评估流于形式。
3.政府价值理念转变不到位
在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中政府价值理念扭曲现象依然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价值理念有待进一步确立。从总体来看,在绩效评估指标设计时,过分关注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综合效益的提高等关注不够,部分地方,招商引资仍被作为党群、人大、政协机关的重点工作进行考核。政府主导绩效评估,民众本位的价值理念还未完全确立。在评估中,公众评议部分普遍占比不高,且各部分占比不均衡,如有的地方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分管领导、服务对象测评,分值比例2:2:6,这就使得政府绩效评估呈现较浓的政府主导色彩,没有凸显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降低了评估结果的社会公信度。
4.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太完善
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评估主体中公众参与度不高。广大市民没有成为真正的评估主体,仅通过占比不高的社会满意度调查,不能满足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要求,从而影响公众对评估结果的信任。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设置不合理。定性指标过多,加上定性指标缺乏细化标准,极易出现误差,如凭主观印象、人际关系进行打分,评估结果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5.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运用效果不佳
这主要表现在。评估结果及其运用不够透明、完善。尽管公众能够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一些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但了解的信息不完整,有些不尽准确,且大多数部门仅关心部门的排名和等级,不注重在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影响了结果运用的效果。评估结果与单位预算联系不紧密。大部分地方虽然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但并未将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作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影响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建议
1.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机构和网站建设
成立专门的政府绩效管理机构。改变当前重评估轻管理的现状,成立统一、稳定的政府绩效管理机构,负责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真正将综合绩效评估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重视绩效网站建设。针对当前网站建设滞后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绩效管理网站真正成为连接社会公众与政府绩效部门的桥梁,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社会公众对政府绩效管理的意见建议,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2.加快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
推进政府绩效管理首先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当前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美英日韩等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绩效管理。就地方而言,要通过实践探索,将政府绩效管理上升到法制化的高度。并在实践中逐步打破内部评估格局,扩大公众参与,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等,形成更具操作性、更有效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的机制与制度,形成制度合力,建立确保政府绩效管理有效推进的长效机制。
3.推动绩效文化建设,宣传正确的绩效观
加大培训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深化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跳出“重业务,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比,轻诊断”、“重奖惩,轻改进”等误区,让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政府绩效管理,鼓励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认识和了解,进而积极参与到政府绩效管理中来,以广泛的社会参与优化政府绩效管理。宣传正确的绩效观,使广大公共管理人员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
4.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
优化评估指标体系。在设计评估指标时,突出针对性和客观性,优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比例结构,避免因定性指标过多而产生误差;同时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主要评估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评估政府部门履职情况,非职责范围的工作尽量不纳入考评,以免部分单位因评估项目过多而进行数据造假,影响评估结果的真实性。扩大评估主体。综合考虑不同评估主体的特点,合理选用评估主体,如借鉴以社会评议为主要特征的珠海模式、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的甘肃模式等,吸引高等院校、專家学者等,尤其是专业评估机构参与进来,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专业化和独立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5.完善评估结果运用的方式
在实践中探索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评估结果运用方式。健全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行政问责制度,落实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责任,将评估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迁的依据之一,避免重奖励轻惩罚所形成的不良现象。及时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估结果及其运用情况,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创造性地开展公众评政府活动,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继续将财政预算与评估结果挂钩,将评估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财政预算和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评估结果与公共预算决策相结合的方法。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注重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范伯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周凯.政府绩效评估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孟华.政府绩效评估一一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唐琦玉.政府效能评价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5]周志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09(01)
[6]傅兴国、宋汝冰.推进政府绩效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3(06)
[7]陈慧、祁凡骅、高 璐.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创新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3(07)
作者简介:
高小波,中共郴州市委党校法学和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社会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