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14王小霞姜金平

科技资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专业

王小霞 姜金平

摘 要: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时间短;学生教育实习的积极性低;实习内容单一、模式陈旧;高校的教育实习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教育实习成绩考核不规范等。然后针对问题,指出地方高校应该从转变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观念、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等几方面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高校 师范专业 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3

Abstract:First, the main problems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normal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y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at is: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in the form and the practice time is short; Student motivation is low; practice content are single and old model;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colleges lacks a stable practice bas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not normative and so on. Then we point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should be changed ,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a stable educational practice base should be established . Other aspects was give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 Normal specialty; Educational practice

隨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然而,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教育系统的用人需求量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就导致师范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近年来,中小学招聘教师时,不但要求进行笔试和面试,更重要的环节是说课或者试讲,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师范毕业生的从教能力和育人功能。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如此激烈的就业压力,要想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地方高校在重视师范生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加强学生教学技能、专业素养、从教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加强师范生和基础教育双向联系和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大学生从教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检验大学生专业素养的途径。通过教育实习,一方面能培养师范生的从教技能,使他们能切实体验教师的角色,真正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育实习能够促进高校与中小学学校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师范教育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由于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目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在人才培养环节上突出“师范生”的特色,加强大学教学理论与中学实际的联系,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教育实习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加强。

1 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地方高校作为我国职业教师的主要来源,其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作为新教师进入教育事业的门槛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如今实施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下,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性地位,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更为重要。然而现在的教育实习,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实习效果。

首先,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许多时候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的积极性低。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教育实习,往往都是在大学四年级安排6周或8周进行,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此前学生没有了解基础教育,没有对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没有对教育教学进行实际接触,而是完全依靠高校教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接受教学和培养。一方面,学生在等待、依靠中去进行实习,由于实习前不了解中小学现状,实习中缺乏积极性,缺少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多层次训练,实习后缺少反馈和改进,很难通过一次性的实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合格的教师。另一方面,实习学校处于对学生成绩和教学秩序的担心,越来越不愿提供更多让实习生上讲台的机会。实习学生上课机会少,缺乏实战经验,很少有真实情景中的课堂教学体验,很难体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技巧,实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此外,由于现在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一个班级8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找到工作,对其他的行业比较感兴趣,这些学生在实习期间都是应付差事,能不上课尽量不上,能不实习尽量不实习,实习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直接导致了实习的形式化。

其次,教育实习的内容单一、模式陈旧也影响了实习效果。现在学生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从事本专业对应学科的教学,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班主任辅助工作。实习偏重于课堂教学,忽视了其他的实习环节,然而实习生上课机会又很有限,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协助组织活动,实习期间,实习生难以进行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也体会不到真正的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再者,教育实习涉及到三方因素,需要高校指导老师、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实习生三方协调统一,由于三方缺乏沟通,对实习的内容设置、实习模式、时间安排、指导管理、实习准备等各环节都缺乏良好规划设计,因此,难以达到实习的目标要求。

再次,高校的实习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也是造成教育实习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每年毕业的师范生人数都在增加,现有的实习基地满足不了教育实习的需求,加之有些实习基地由于住宿等问题不能接受实习生,学校只能临时联系实习学校,这直接导致实习时间缩短,不能按期完成实习任务。另外,高校与实习基地距离比较远,由于受实习经费限制,双方交流活动少,责任分担不明确,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不够积极,实习学校不能满足实习学生住宿、学习、卫生等方面的条件等,这使得教育实习的效果就大大降低了。

最后,教育实习期间学生成绩考核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地方高校教育实习工作的重点是实习学校,无论是单一专业的教育实习还是采用混合编队进行教育实习,都是由高校派出带队教师,负责实习期间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实习生实习纪律的管理,这些老师并不直接指导学生,对学生实习期间教学工作和教学能力的好坏无法进行评价,而学生实习成绩主要部分由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给出,然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给学生的成绩几乎没有区分,无论实习效果好坏,实习时间长短,基本上都是满分,这就使一部分学生无视实习纪律,不服从带队老师的管理,也不好好实习,另一部分认真实习的学生不能得到认可和公正的评价。

2 提高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效果的措施

公开竞聘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唯一途径,而选择教师的标准主要是教学技能和从教能力,这都要在教育实习中得到学习、锻炼和提高,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进一步加强教育实习工作,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1)地方高校和实习学校要改进传统的教育实习理念。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把教育实习单纯视作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最终检验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训练,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就表现为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乏力、实习模式陈旧、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对教育实习的整体观和质量观,而实习学校也对教育实习的价值、功能、地位、作用等认识不足,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师范生实习指导力量单薄,高校实习指导老师缺乏指导经验,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要想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需要双方学校重视教育实习,加强交流和沟通,高校根据学生毕业去向,选择多种实习模式,分层次、分时间、分类别去实习,除了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性安排实习外,还可以每年或每学期抽出一周时间让学生去实习基地熟悉和了解中小学教学现状,提前熟悉中小学教学特点,实习学校在开展实习工作时,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实习生,除了安排常规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组织教学技能专项培训讲座、教学经验交流大会、班主任工作培训等,在实习期间,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实习生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讓实习生真正进行角色转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体会到教书的乐趣。

(2)师范生要转变教育实习观念。首先,要树立教育实习整体观念,将实习当作课堂上理性知识学习的补充和完善,克服单一的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简单实习模式。实习时,每次都有具体的任务和目的,做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结合。其次,师范生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师范生在实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熟悉教材外,还要了解中小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培养合格师资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实习工作,而不是仅仅把实习当作工作任务来应付,要树立教育实习质量观,在教育实习中学习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保证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

(3)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首先,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地方高校与有关单位协商共同建立;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性质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教学条件的单位,并在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地方高校应将根据有关专业实践教学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需要,学校与学院分二级建立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学校接收学校一定数量学生参加教学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住宿、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按学校规定收取实习费用。

(4)地方高校始终要在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上狠下功夫。地方高校要从源头入手,招一批实实在在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以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来带动相关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从大一开始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师范生的培养,对简单的课程或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讲解的,让学生自己讲课,老师点评,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讲课能力。学校可以联系对口支援学校,每周派一些学生进行支教和课程辅导,让师范生早一点熟悉基础教育的特点,学校定期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说课比赛、教具制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微课制作比赛和粉笔字、钢笔字大赛、PPT制作大赛,通过比赛,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从教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23-25.

[2] 王永立,樊淑华,杨兰香,等.高师院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初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35(2):103-105.

[3] 谭晓云.新建本科高校教育实习的问题反思与课程定位[J].学园,2009(3):59-61.

[4] 林浩.教师专业化视野中的教育实习:理念、内容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8(4):29-32.

[5] 王淑芬.我国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4):108-109.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专业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部分专业介绍
小小书画廊
专业修脚店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