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回响

2019-05-14王世惠

银行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海城纪元大集

王世惠

王纪元老行长1938年3月在山东参加八路军,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刚过18岁。1940年9月选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延安调至东北, 任东北银行造币厂政委兼发行处长,1953 年任东北银行区行副行长,大区撤销后, 任辽宁省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由此我习惯称他为“老行长”,他总是微笑应答。

王纪元(左一)在海城西柳大集调研,作者(左二),省人行副行长赵锡安(左三)

我与王纪元是在1988年8月辽宁省政府在海城市召开的县级综合体制改革现场会上相识的,当时他是省政府顾问,我是人行海城市支行行长。那次大会上我做了题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商品经济发展》的典型发言,受到会议的充分肯定。会议结束后,王纪元在省人行副行长赵锡安、金融研究所所长郑海章等人陪同下继续深入海城调研,为在海城召开的全省金融体制改革研讨会做前期准备。

海城市地处辽南,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县级市。1984年春,辽宁省委、省政府将海城市列为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县),短短几年的改革就使这座千年古城发生了巨变,经济快速发展,一跃成为辽宁省首富县。顺应改革大潮,刚刚分设的人行海城市支行以完善西柳大集金融服务为改革切入点,多项金融改革举措落实到位,有力推动了西柳大集的蓬勃发展。1987年7月,辽宁省政府批准海城市为全省唯一的金融改革试点市(县),海城市的金融改革驶入了快车道,人称这一年是“海城金融改革年”。

在海城调研期间,年近七旬的老行长白天跑乡镇、走企业、串农户,晚上加班讨论,整理笔记,快节奏的工作频率令年轻人都感到累,可他仍怀有极大的热忱,毫无倦意,灯下整理笔记,撰写心得,绝不让秘书代劳。1988年9月16日, 辽宁省金融体制改革研讨会在海城如期举行,会议专题研讨了“海城经济模式”, 推广海城金融体制改革经验。王纪元在大会总结讲话中说,海城的经济是一个深化改革、贸工农互相促进、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模式,从海城经济发展中可以得出四点启示:第一点是衡量一个县经济是否发展必须坚持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必须坚持以生产力为衡量标准。第二点是振兴县乡经济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海城乡镇经济发展为全省做出了榜样。第三点是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对生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点是财政、金融是综合改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城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海城金融部门支持集贸市场发展,促进海城经济飞跃的同时,财政和银行业力量也得到增强。后来,老行长把这次会议上的讲话整理成《海城经验的启示》一文,收入到《王纪元经济论文集》。

大变革时代需要理论也能产生理论, 需要思想也能产生思想。老行长在调研时多次鼓励我们实践出真知,不要小看实践的意义。他以西柳大集为例说,海城西柳大集的金融改革是基层银行一次非常成功的改革实例,是银行做好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典型案例,在全国开创了基层银行许多个“第一”,很有指导意义。后来我以这一段亲身经历撰写了《海城西柳大集金融改革纪实》一文,收录到《当代中国金融家治策通例》。

1992年5月,鞍山市率先向社会发行鞍山化纤厂股票,这不仅是辽宁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也是东北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当时我在人行鞍山分行任副行长,参与了股票研讨到发行的全过程。在此期间,老行长多次到鞍山同我们一起探讨股票发行的若干问题,期间还特意邀请人行深圳分行行长王喜义莅临鞍山,介绍深圳股票市场的起步与发展。由于准备工作周密审慎,鞍山化纤厂股票发行顺利,在东北引起了巨大轰动。在这期间,老行长结合调研撰写了《关于证券市场的几个问题》《关于股票的几个问题》等多篇文章。

1992年8月省行调任我为人行盘锦分行行长。当时我思想很有压力,因为从外部环境看,盘锦分行刚发生一起命案,行长遇刺身亡,凶手(该行一中层干部)被正法,社会舆论复杂,员工情绪波动。从我自身条件看,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有限,又缺乏分行层面的工作经验……困惑时,老行长鼓励我解放思想,广开言路, 有事同大家商量,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没有趟不过去的流沙河。

老行长不仅在思想上坚定了我的信心,更在具体事情上体现出前辈的厚爱。1993年,新一届盘锦金融学会决定将《盘锦金融》复刊。我邀请老行长为《盘锦金融》题写刊名。老行长爽快地答应,三天后就把题写的刊头寄来,不久又寄来刚刚完稿的《综合治理防止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调研文章,在附信中說“稿子是否可用,请审定”,还说“不要客气,稿子可以改动”。编辑部的几位年轻同志看到老行长的文稿和信函都十分感动,作为专稿加编者按发在《盘锦金融》1993年4期(这篇文稿收入到《王纪元经济论文集》)。后来见面时,老行长笑着说自己是《盘锦金融》特邀撰稿人,并一再叮嘱我们在基层工作一定要注重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思考,把上面的政策和下面的实际结合起来,不人云亦云,不跟风跑。在老行长的支持关注下,盘锦市委书记王向民、市长巴殿璞、省财贸办主任孙静、省人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郑海章,以及北京人行总行和其他银行的干部纷纷在《盘锦金融》发表调研报告和学习体会文章,极大地提高了刊物的知名度。各级领导的言传身教,使盘锦金融界一批新生力量在实践中快速成长起来,调研文章刊登在总行《金融研究》《中国金融》杂志上,同时《金融研究》还专发了盘锦区域经济研究增刊。这一年底,由我主编的《金融十年纵论:盘锦市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成果集萃》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该书在1996年8月被辽宁金融发展奖励基金会、辽宁省金融学会、辽宁省钱币学会评为优秀著作)。

1995年10月我调任人行沈阳市分行副行长后,与老行长接触的机会更多了, 特别是在1997年后沈阳国企三年改革脱困期间,每一次见面,老行长都要一一询问沈阳市大中型国企改革脱困进展。2001年8月,我的论文集《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金融》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后,他邀我到家中长谈。老行长对沈阳市打造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城市非常感兴趣,说在十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并向省政府提出过建议, 对沈阳金融界通过“银企合作”“银科合作”“银校合作”的途径积极参与、支持国企改革脱困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走进你生命中的人一定是对你有深刻影响的人,这个人不以职务高低取舍,不以财富多寡衡量,重要的是他们自身人格魅力在思想、精神层面上为你人生导航。通过近距离接触,老行长严谨的调研作风、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宽以待人的人格修养给我上了生动一课。从老行长身上我学到了三点:一是既要注重社会实践, 又要善于理性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自己的文章自己写,不要秘书代劳;二是身居高位不染官气,平易近人, 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过最普通最平凡的老百姓生活;三是基层工作领导干部要学习哲学,避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老行长始终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耄耋之年还不辞辛苦地亲笔写作, 76岁时出版了30万字的《王纪元经济论文集》,83岁时出版了16万字自传体著作《踏遍青山人未老》。面对周围的赞誉、掌声和鲜花,老行长淡泊释然,一脸诚恳地说:我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高, 思想上也受过“左”的影响,有一点成绩是在党的领导下,吸取群众智慧,与一起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取得的。老行长总自称是一个一般的普通经济工作者,但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重视实践的知识分子,在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前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执着。他勇立时代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著书立说,建言献策,担起历史的责任,为后人树立起人生坐标。

2019年4月8日是王纪元逝世六周年祭日。大江东去,逝者如斯。翻阅老行长留下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调研文章,耳边犹如听到老行长铿锵有力的话语,那一句句不正是老行长的生命回响吗?

猜你喜欢

海城纪元大集
有一种年味叫泊里大集
御日华光
海城非遗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冬至做汤圆
海城方言研究综述
城史纪元应“系”何城
开集啦!
小巫婆的红斗蓬
明星开心笑果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