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新时空》讲好爱国奋斗者的故事

2019-05-14冯旭王鹏

综艺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王杰总台

冯旭 王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江苏广电总台自3月25日起,在江苏卫视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开辟了“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出十余篇重点报道。这些人物报道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记录了一群在国家以及江苏建设发展过程中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通过讲述他们热爱祖国、不懈奋斗、积极进取的人物故事,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礼赞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新中国成立70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的开篇专栏,江苏广电总台台长卜宇高度重视、亲自部署,要求周密组织实施相关策划,确保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作为任务承担部门,融媒体新闻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制片人与相关条口记者、地方通联碰头策划,仔细对照报道要求,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精心选取报道对象,组织精兵强将,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制作。在采制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验分享。

深刻挖掘主题擦亮闪亮的名字

在采访和制作过程中,负责报道的编辑记者紧紧围绕“爱国”“奋斗”这一时代主题,精心选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捕捉他们工作、生活的经典场景,有宏观叙事,也有细节描写,讲述他们动人的奋斗故事,深入发掘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树立起一个个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物形象。如开篇报道《“战略科学家”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报国六十年》,记者与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深度对话,深入采访对象生活工作日常,细致刻画了钱七虎丹心报国、为国为民的奋斗人生,在他六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工作中,记者还选择了几个典型小故事,展现了他在世界武器技术不断升级的“矛”“盾”攻防中,一次次破解世界级防护难题,为中国设计出“打不烂、炸不毁”的“地下钢铁长城”,一个矢志报国、奋斗终身的国防科研资深学者形象跃然眼前。

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在前期策划上就已经明确,这组系列报道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刻画一批有着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和在平凡岗位上不懈奋斗的普通人。同时,报道要将这些奋斗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行融入时代发展大潮中,体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中国人民真抓实干、书写历史的伟大壮举,并从侧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例如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节目组选取了典型人物——时代楷模赵亚夫进行报道,负责这一报道的编辑记者在正式采访之前与赵亚夫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交流,了解这位老人的心路历程,在后续拍摄与组稿时,细致刻画了赵亚夫有感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落后的现实,埋头苦干、奋起直追,用几十年的行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践行振兴祖国农业的故事。系列报道也聚焦了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致富的苏州常熟蒋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等典型人物,闪光的人生,无悔的追求,带给人们满满正能量。

把握报道时度效放大宣传效果

在这一专栏的策划、采编和播发过程中,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高度注重传播的时度效,结合相应时间节点播发相应报道,做到了主题鲜明,突出了阶段性重点,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例如,在清明期间,《江苏新时空》相继播发了王杰、沈银亮两位英雄烈士的报道。《王杰:飞身扑雷的铁血军人》报道中,记者前往邳州王杰烈士纪念馆,详细还原年仅23岁的济南军区驻徐州部队王杰,在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奋勇扑雷,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记者还寻访到了53年前王杰烈士救出的战友,与其一起,在清明时节重温烈士事迹,讲述英烈精神。《沈银亮:用英勇无畏谱写辅警人生》报道中,记者走访沈银亮生前战友、家人,由他们讲述英烈生前点点滴滴,平静的叙述下饱含对英烈的追忆,感人至深,也契合了清明祭英烈的主题。

接下来,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还将结合五一、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相应报道。按照目前报道计划,五一前后,将推出《时代最强音》系列报道,相继播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点钞冠军王东云,徐工集团高级工程师孙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国内“活体肝移植手术第一人”王学浩等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故事,展现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劳动风采和奋斗情怀,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塑造起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群像。

  淬炼记者“四力”创新融合报道手法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将“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作为记者增强“四力”,创新融合报道手法的重要契機,安排部署记者深入这些典型人物奋斗过的一线岗位,鼓励记者创新报道手法、突破原有成就报道、人物报道的套路,努力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佳作。报道中,各组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来到工厂企业、田间地头,采访记录基层奋斗的火热场景。制作中,该组报道也不拘泥于以往电视报道手法,结合报道内容,采用量体裁衣形式,求新求变,创新方式手法。部分报道借鉴了当下流行的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手法,以5D、osmo、无人机等先进拍摄技术手段生动还原现场,画面精美,提升了报道的可看性。为了更加贴近人物,展现个性,一些报道还采用了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来叙事,带领观众回到特定历史时刻,“亲临”这些典型人物奋斗过的历史场景,增加了报道的纵深感。在后期包装上,节目组综合运用数字图表、手绘漫画、3D动画以及各类音乐音效,增强融合传播力,让先进典型的报道落地、落小、落细,更好弘扬时代精神,为时代放歌。

(冯旭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采访(时政)部主任、王鹏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采访(时政)部记者)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王杰总台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2021年赛事合作目录发布
一个新的三元不等式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35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获中国新闻奖数量居首位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采编札记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