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探析
2019-05-14钟荔燕
钟荔燕
摘 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与责任感。文章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融入民族音乐,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109-02
一、引言
音乐作为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全人类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在我国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深受西方音乐教育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使用了较多的西方音乐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许多小学生难以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每一个新时代的学子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二、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积极意义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璀璨辉煌的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其充分展示了中华音乐文化的伟大成就,以及对人类音乐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将中华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体系可以产生强大的民族文化生产力,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而且可以对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产生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一)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具有博大精深、璀璨辉煌的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中国民族音乐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元性以及内涵的民族性等鲜明特征,将其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可以有效加深下一代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与唤醒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忠诚与坚守,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熟悉、汲取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民族音乐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伤爱情、《送别》的淡淡离愁、《高山流水》的诗情画意、《十面埋伏》的波澜壮阔。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民族音乐所创造出的意境,激发情感共鸣,从而顺利实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个性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识与情操。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
三、当前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问题
(一)民族音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虽然小学音乐教育者已经开始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但西方音乐教育理念以及各种流行音乐作品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使得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二)教师民族音乐素养基础薄弱
音乐教师是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高素质的小学音乐教师队伍是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小学音乐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良好的民族音乐素养,则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接受良好的民族音樂教育。当前,由于高校音乐教育仍然存在“重西轻中”的倾向,这就导致许多音乐专业毕业生难以具备较高的民族音乐素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四、将民族音乐教学有效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重视小学民族音乐教育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被大量传入国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音乐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学习和体验音乐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的主要阵地。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并提高对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认识,关心和支持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事业,才可以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跨越重重困难,在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昌盛。
(二)深入挖掘,合理选择民族音乐作品
在小学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坚持科学、严谨且实用的原则,从音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增加和设置相应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在小学音乐教材选编方面,我们应尽量将优秀的区域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编入小学音乐教材和音乐教辅资源,使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可以合理应用于小学歌唱、乐理以及视唱练耳教学中。同时,还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创编音乐校本教材,使音乐校本课程得以成为国家音乐教材的有效补充,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区域民族音乐文化。例如,福建省厦门市华昌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闽南曲艺——锦歌”这一课题,不仅引导小学生从校本课程中感受乡音,又帮助他们全面认识了解这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民族音乐内容选择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相应的民族音乐作品,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小学低段学生主要选择增加一些他们耳熟能详的民族民间歌曲、民族民间舞蹈和常见的民族民间乐器;小学中高段学生则应逐步增加一些其他地区、民族的歌曲,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精心设计,丰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
小學音乐教师应根据民族音乐特点以及音乐教学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最为适合小学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小学民族音乐教学:
第一,开展民族民间器乐教学。将民族民间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一方面可以深化、拓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兴趣。例如,当我们在开展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柯尔克孜族民歌《火车来了》教学时,可以利用新疆柯尔克孜族最常使用的“达卜”(汉语称手鼓)乐器,引导学生在达卜伴奏下有节奏地读歌词,还可以在达卜伴奏下演唱歌曲,在增加音乐课堂教学乐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深入感受和体验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第二,开展民族民间歌舞教学。将民族民间歌舞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还可以启迪学生心灵。例如,当我们在开展人音版五年级下册侗族歌曲《迷人的火塘》教学时,可以将侗族舞蹈“罗也舞”引入课堂,组织小学生边唱边跳,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感受侗族民族民间音乐魅力。第三,开展民族民间歌谣教学。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十分鲜明的方言特色,不同的区域和民族都有着独具匠心的特色歌谣。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典型代表,其歌曲流畅、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江南、用心聆听,对比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来充分感受民间歌谣的别样风情,体会我国民歌的魅力。
(四)重视培训,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作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主体,其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民族音乐素养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才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首先,相关高校必须做好民族音乐师资培训,通过开设民族民间音乐专业或者课程,从而培养更多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素养的新生师资力量。例如,泉州师范学院近年来设置了南音专业,专门培养既有音乐理论基础又懂得泉州南音演唱演奏的人才,为中小学南音教育培养了更多的优秀教师。其次,学校必须重视开展小学音乐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可以邀请音乐教育专家学者、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开展培训、讲座等活动,从而打造出一支专业的民族音乐师资队伍。例如,厦门市十分重视传承闽南传统音乐,组织小学生传唱优秀闽南童谣、南音,南音和童谣均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学校积极为小学音乐教师创设平台,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教师进行培训讲座,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最后,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主动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民族音乐素养,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从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现实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教师需要主动转变观念,更加重视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深入挖掘以合理选择民族音乐作品,精心设计以丰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重视培训以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从而使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水平得以提升,使民族情感之花得以在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陈小静.浅析中国民间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126-127.
[2]储百春.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J].音乐天地,2013(5):29-31.
[3]胡家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S2):495-496.
[4]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J].当代音乐,2016(10):17-21。
[5]刘敏敏.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6]师 曼.论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教师观点,2014(34):141-142.
[7]刘 欣.湖南省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