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财务管理监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5-14谢颖珍

财会学习 2019年14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国有企业

谢颖珍

摘要:國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构成的重要元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对就业安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在国企经营发展中,财务管理一直是其弱项,尤其是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国企财务管理监督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企转型发展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逐一分析国企财务管理监管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国企财务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问题对策

国企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是在改革转型的特殊阶段,国企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如财务管理监管缺失为贪污腐败的发生留下隐患。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发生,国企要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监管力度,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通不能等问题发生后再采取弥补措施,而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通过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监管提高国企财务工作的严谨性和实效性,促进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国企内部财务监督和审计不到位

在国企财务管理中,由于企业长期处于领导集权的管理模式下,因此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我国财务法规定,财务人员有监督单位财务运行情况的责任和职能,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财务清查、稽查、核算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这就造成财务监督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传统国企管理中内部审计不受重视,尤其是在“家长制”的国企管理模式下,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难以发挥其应用作用,这些问题造成国企采取管理监管出现空白地带。

(二)企业外部监管不健全

当前,国企财务监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监管执行中公平性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务审计监督、税务审计监督等人员素质不规范,在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价值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对财务监督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国企财务监管工作中,财务法规定政府部门有监督审计的职责,税务机关有权对国企纳税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财务部门主管财务运行及人员培训,税务部门则针对税务情况进行稽查,审计部门则针对国企综合运行情况进行审计,三者之间职能脱节、责任不明,财务管理监督权限不清晰,进而导致管理成效不理想。

(三)监督对象缺乏针对性

在国企财务管理监管中,监管对象为国企财务管理行为,而财务人员则是实施管理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被监督主体。但是,国企财务工作一直和经营活动紧密相关,这就需要将财务监督管理延伸至管理层。在国企财务监管中,由于管理层监管缺失,造成财务监督难度增加,难以真正执行各项监管措施,从而造成监督监管滞后。财务管理监管体系难以拓展到管理层,各项监管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四)财务监督制度有待完善

国企财务管理监管的实施以财务法相关规定为依据,但是,从当前的财务监督条例来看,立法和条款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监管对象、监管目标、要求等方面缺乏明确性。虽然对于财务审计规范作出规定,但是在执行中缺乏具体依据,法律解释作用不足。在财务管理监管及审计过程中缺乏系统而全面的制度规范,企业即使违反监管规定也难以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惩处,进而造成财务监管问题不断增加。而且政府尚未确定专职部门对企业财务监管负责,财务监管中的审计、税收、监察等部门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导致监督力度和能效不足。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的财务监督作用

在国企财务管理监管中,要建立起财务、审计、税收等多部门联合运作的模式,在政府监督中要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管理会计事务所,在审批运行中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系统管理,提高财务监管人员对国企财务监管工作的必要性认识,积极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监督职能,激发注会师积极参与到国企财务监管工作中。二是保证国企财务管理监督中的信息共享,通过信息联通共享提高监督管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组织专职人员组成财务管理监督团队,确保国企财务信息监督工作实时化、实效化、实用化,将各项监督制度执行到位,及时发展监督工作中的错误和偏差,并能够及时纠正和完善,保证政府对国企财务管理监管的实际能效。

(二)加强企业社会监督

在国企财务管理监督中,注会师是开展监管工作的中坚力量,通过对国企财务账目、财务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实现社会监管模式,提高社会监督的有效性。监督企业加强财务队伍人才建设,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引导其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弊端,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人员要熟悉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了解各项执行标准,从而提高国企财务监管的实施能力。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尚未构建科学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监督力度不足,因此,企业管理层可以考虑引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管,实现“委托-代理”式的国企财务管理监管模式。这样有利于对国企内部审计监督活动的开展,确保财务工作规范稳定运行。代理审计工作可以根据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为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自我监督价值,加强国企财务管理监督的实效性。

(三)对财会报表和财务科目进行调整

从当前国企财务报告内容来看,其中还有一些矛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财务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内容,对内容作出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有效,增加其可靠性。财务报表是国企财务工作情况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监管职能,国企要深度优化财务报表管理体系。在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要结合国际财务管理新模式,提高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促使国企财务信息与国际接轨,这也是未来国企财务报表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国企财务监管中,要重视“累计折旧”概念的界定和完善,合理运用,以此避免账面资产出现虚增。规范的财务报表管理有利于国企经济活动和财务计量工作的开展,实际能耗和支出成本能够科学分摊,从而保证国企收支平衡。

(四)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注册会计师和正规审计机构在国企财务管理监督中更具专业性,政府对国企的财务监管则更具权威性。政府和第三方财务监督审计部门相结合,对国企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监督,有利于将常规监督和财务指法结合在一起,提高监督监管的公信力和有效性。会计师和审计师要注重国企财务数据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监管,尤其是对其日常行为的监督,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促使国企建立起内部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从政府行政监督作用来看,通过行政合理有利于促进国企财务流程更加规范,避免财务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在政府监督和企业自律的双重作用下,国企各项财务制度才能真正执行落实,并形成浓厚的监督监管氛围。

三、结语

国企财务管理监督的主要作用在于规范国企财务工作,提高会计披露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促进国企财务健康有序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强化行政监督作用,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监督程序,加强司法监督的适用性;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引入注会师监督机制,适当采取财务监管外包政策,提高第三方平台的监督作用;实现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的融合,促进国企财务管理监管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玉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 (08).

[2]戚敏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 (03).

[3]应燕.国企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制度与模式探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 (10).

[4]张青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其防控措施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 (16).

[5]李江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商论,2015 (26).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