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心再出发 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2019-05-14

财会学习 2019年14期
关键词:错峰水泥

举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纲;铸爱党爱国敬业爱岗魂;立企业强寓行业兴盛本;树诚信和谐公平竞争德;筑美丽建材员工富裕梦。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谋划与构建建材行业进入新时代转向高端发展新蓝图,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既是中央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所有建材人的共同梦想。

建材行业在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进入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期,传统建材产业量的增加到了顶峰期,结构调整补短板青黄不接的攻坚期”的三期叠加期。

2018年,水泥行业效益超历史水平,然而这样的局面能否持续,下一步该如何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应该怎样走,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报记者带着行业内外的关切,专访了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让我们与宋志平一起来展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

理性看待成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长期硬仗

记者:2018年全国水泥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行业士气。您认为行业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是什么?

宋志平:这个成绩是在需求平台期、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取得的,非常不容易,非常振奋人心。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没有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针政策,就不可能有水泥行业2018年的成绩。不光是水泥行业,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行业能有今天的价格基础和利润,主要是我们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行业协会的引导下,由大企业带头、全行业配合,各方共同努力,通过错峰生产、环保治理、行业自律等手段,把产能利润率压低到60%,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重过剩的压力,整个行业市场环境大大好转,顺利走出“过山车”,实现了稳健发展。

首先是错峰生产,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取暖,雾霾严重、环境负荷加大,水泥厂生产加重了雾霾。于是针对冬季环保压力大且又是工程淡季的情况,从东北、新疆地区开始探索实践错峰生产,即在污染高峰期和市场淡季关停工厂。这一办法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并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2016年,工信部、环保部也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引导水泥错峰生产平稳有序开展,并明确了长江以北十五个省市错峰生产的计划。这个错峰指的是雾霾之峰,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错峰也契合了广大北方地区冬季是需求淡季,熟料储存易变质,其他季节又生产过剩,足够全年使用的现实。所以水泥企业都积极响应政府要求,进行了错峰生产。

到目前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已经连续执行四年了,也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打法。各区域根据需求的淡旺季、不同的季节,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錯峰生产计划,一方面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能缓解过剩、稳定市场。得益于这个办法,2015年水泥行业是个低点,大家都没赚到钱。2016年企业日子好些了,2017年行业有了正常利润,2018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虽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法,但是行之有效,跟北京汽车限号一个道理,北京汽车太多了就得限号上路,不然谁的车都跑不快,公平的办法就是限号。实践证明,错峰生产是行业在去产能得不到本质性解决的情况下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各方都能接受。这是用去产量的方法来保护环境、调节供需平衡,也是水泥行业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目前个别媒体炒作个别地区、个别项目水泥价格较高,和个别项目断供,这是以偏概全的,不能反映今天整个水泥行业和建设方面的现状。实际上从全国来看,从全季节来看,水泥还是远远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严重,也希望各方能理智看待今天的错峰生产。

其次是行业自律,建立在理性竞合基础上的行业自律成为广泛共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市场平台建设对稳定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年来中国建材在行业里反反复复地讲竞合、讲自律,讲蓝海战略、讲绿海战略。近几年,在行业协会的引导下、在大企业的努力下,绝大多数企业转变了传统的“低价跑量”的营销方式,“价本利”成为行业的共同追求。企业更加注重于依靠高技术、高质量、高服务获得高利润,促进了水泥价格的理性回归,使行业获得了相应的回报。

合理的价格是利润的基础,所以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水泥价格的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水泥的价格就基本没涨过,而煤炭、钢铁的价格翻了好几番。二三十年前,水泥价格是煤炭的两倍,现在煤炭价格是水泥的两倍;全世界水泥和钢铁的比价都是1:3,在中国则是1:10。而且水泥行业长期以超低的利润供应建筑,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涨了这么多,而房地产中每平米中水泥的成本才60元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水泥用量在不停地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亿吨到现在的24亿吨,但因为供应量总比用量增加得还快,这就使得水泥的价格非常低,企业还一直打价格战。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两年价格有所恢复,也是正常的:第一,我国是水泥大国,水泥产量占全球水泥的产量60%以上,水泥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石灰石等自然资源,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就应该当结构调整和环保的推动者,应该多创造一些财富,多给国家交一些税收,所以必须有一定的盈利。第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水泥大国中的价格较低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价格基本都是100美元以上,而中国还远不到100美元,中国煤炭的价格都已经与国际接轨了,行业和企业也期望水泥价格能向国际靠拢。第三,现在水泥成本记入的只是历史成本,没有考虑环保、资源、减量等成本,未来水泥行业淘汰过剩产能、去产能任务艰巨,企业的环保投入将继续加大,如果水泥行业要可持续发展,承受的成本就要用合理的价格和更高的利润来支撑。

记者:您认为行业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去年的成绩?

宋志平:行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理性看待,更不能用好的效益掩盖了行业尚未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行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没有根本改观。目前,全国除了西藏地区略好以外,其他省份水泥产能均存在过剩,过剩程度从20%到50%不等,其中泛东北地区过剩已经高达70%—80%。从行业特性来说,一定范围内的过剩是正常的,但目前的过剩程度已远远超过了正常范畴,不存在任何上新线、新增产能的理由,只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然而我们看到,近两年,尽管新的增量在降低,但是通过产能置换等各种名义出现的新产能还在不断出现,按照现在的速度,每年预计新增产能20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产能出清如利剑悬顶,淘汰落后压力巨大。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门讲了要下决心出清。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行业标准,淘汰钢铁和水泥的落后产能。这几年我们呼吁要全面淘汰32.5水泥,做了大量工作,可是这项工作一直执行得不坚决。如果落后产能不彻底出清,只靠错峰生产维系供需平衡,不是长久之计。

二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际上预测今年中国的水泥需求会下降5%,我认为大方向没错,仍然是维持在平台期内小幅波动,稳中有降。虽然平台期已经维持了五、六年,在未来三、五年内需求也不会断崖式下跌,但是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变化,高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按照经济发展层面的大逻辑,基础原材料行业通常是到达峰值后进入下行通道,所以我国水泥的使用量也会在经过一个平台期后下降。虽然去年全国水泥总产量略有增长,但仍有东北和西北11个省份是同比负增长。特别是东北地区,需求严重下滑,过剩已超出了市场可接受的程度,很难通过行业自律或企业本身来缓解。如果需求在大范围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现有的过剩产能又没有真正的去掉,那么东北的今天就会成为其他地区的明天,我们必须要引以为戒。

三是资源、能源、环保成本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现在整个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都在大幅增加,防治污染也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写入了十九大报告,《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环保约束力日益增强。水泥行业要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旧貌,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必须要下大成本,这就增加了新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四是行业发展不平衡。2018年水泥效益好,但这个好指的是全国水泥行业总体加起来效益不错,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效益带动了整体效益。实际上行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东北、西北等地区因受需求大幅下滑的影响,产能发挥率低,效益不容乐观,东北地区还出现了全省亏损。这种局面说明,行业的发展现状距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標还相差很远。

所以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形势趋好,但不是绝对的好,而是和前几年比较的一种相对的好。我们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更成熟的心智去做好下一步工作。所谓“危机”,即“危”中有“机”。理性、科学地分析水泥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其中都蕴含着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一方面我们要用平常心看问题,沉着冷静、辩证思考;另一方面,积极行动,迎难而上,把握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有了这两年良好的基础,我相信我们都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您说到“危”中有“机”,也说到对行业充满信心,那您认为2019年的水泥行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

宋志平:从宏观形势看,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中央用三句话概括今年的经济形势:稳中有进、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尽管有“变”和“忧”,但总基调仍然是稳中求进。2018年我国GDP增长6.6%,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应该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的内涵变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五大新机遇。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发展经验,有近14亿人口的市场,新旧动能正加速转换,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这就为我们的基础建设托了底。

从行业看,行业大局仍将保持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明确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过剩产能出清等重点任务,有望带来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今年我国将着力稳定总需求,拉动国内市场,增加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加大基建投资力度,这是建材行业重大利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都对水泥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我国水泥需求预计在21亿吨以上,仍是刚性需求。同时,2019年是中央环保治理的重要年份,力度会进一步加强,这对水泥供给侧的影响将持续。

今年开年以来,需求比较稳定,价格处于合理水平,进一步夯实了稳中有进的基础,只要我们继续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就会有好收成。

高质量发展 用好去产能和创新转型两把利剑

记者:我们知道,破解行业发展困境,“去产能”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得到有力的解决。您对行业“去产能”有哪些思考?

宋志平:做好水泥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任务就是“去产能”,这是当下行业的重中之重。我们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用限制新增、淘汰落后和提升集中度推动行业实质性去产能。

一是限制新增。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不停地呼吁限制新增,然而这么多年一直没能限制住,一些地方仍出现一边限制、一边新增的怪象。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必须下决心、下狠心解决“边限边增”的顽症,不能再为新增产能开任何口子。去年初国家出台了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我认为必须辩证地来看待产能置换的问题。我们同意企业当地置换、减量置换,否则行业无法优化升级,但是绝不能打着置换的旗号去新增,否则产能的任务就永远完成不了。例如,在云南等一些原本已经过剩的地区,有些人打着异地置换的幌子大搞新线建设,令人匪夷所思,这种现象必须制止。我们也多次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点就要去产能,是要真正去产能,但产能置换不叫去产能。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旗帜鲜明地阻止异地置换、以小上大,并要求对已经做了的严加惩罚。

二是淘汰落后。过去我们淘汰了7亿吨小立窑,现在主要淘汰32.5低标号水泥。这在行业里已商议很久,尽管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全面淘汰32.5等级水泥。我国32.5水泥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50%,从世界范围看,欧洲的32.5水泥只占到10%,日本不到5%,非洲很多国家也都不再生产了。中国水泥装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这么好的装备却生产了大量的低标号水泥。如果淘汰掉32.5水泥可以减少7亿吨低端水泥供应量,这是行业不伤筋动骨的做法,有难度,但是是必须做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新疆地区已全部淘汰32.5低标号水泥,至今实施效果很好,新疆积累了成功经验,整个水泥行业也一定能推广。钢铁行业在坚决取缔“地条钢”后,建筑钢材价格回升,经济效益变好,这一举措对于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水泥行业淘汰32.5低标号水泥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外,过去我们认为的落后产能,除了32.5低标号水泥,还有规模小的水泥窑和磨,但是现在行业要淘汰的是相对落后产能。比如说同是新型干法生产线,有些地区过剩的是1000吨、2500吨的线,还有些地区过剩的是5000吨的线。如果光把2500吨以下的水泥生产线淘汰掉,全国加起来总共才2亿吨,同过剩产能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三是提升集中度。过去十余年,以中国建材为主的大企业集团通过积极推动联合重组,带动水泥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前10强水泥企业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15%提升至目前的60%左右。由于联合重组,形成了引领行业发展、拥有话语权的大企业,改变了行业“多散乱”局面,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抑制,行业竞争理念由恶性竞争向理性竞合转变,促进了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这一探索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2006年至今,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通过联合重组方式促进过剩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都是我们行业取得的成绩,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成绩,水泥行业才有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实现实质性去产能,主要方法还是联合重组。但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相较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集中度,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联合重组仍要持续推进下去。

从长远来看,去产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壮士断腕、痛下决心,抓住“十三五”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在平台期把问题解决掉,否则在减量发展期,调整起来会更痛苦。哪怕不能一下到位,也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我们可以先淘汰32.5低标号水泥,再淘汰相对落后产能,同时加大行业间联合重组力度,大企业按比例减产,让过剩产能退而有序。另一方面,错峰生产、环保限产等措施要堅持执行不能停止,虽然这并没有真正实现产能的淘汰,但确实达到了短期市场平衡的目的,并赢得了去产能的时间。只要我们真抓实干,群策群力,一定能够真正做到最终的“去产能”。

记者: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关于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您认为还有哪些重要任务?

宋志平:最初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着重于解决过剩问题。后来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化解过剩产能,还要积极调整供给结构,因为我们并不是都过剩,而是中低端过剩,中高端欠缺。在做好均衡、有序供给的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引领行业走上中高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到今天,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在全球已处于领先水平,从过去的“跟跑、并跑”进入了现在的“领跑”阶段。技术创新为水泥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也让其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如今,绿色、智能、艺术正成为水泥行业的新关键词。

绿色:工艺路线、产品方向都要围绕着低碳、绿色和循环方向去做。水泥生产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到制品应用全流程都要以环保为首要标准,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减少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危废、污泥、污染土等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广泛应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产品方向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方法就是降低水泥用量,使用高标号水泥,实现节能减排。

智能: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到传统工业制造业中。智能化有两个作用,一是大量使用机器人,减少人工数量和体力;二是操作更加精准,让产品质量更高、消耗更少。过去的水泥生产线上有看窑工、看火工,后来一人一台计算机,现在这些统统没有了,完全靠智能化。过去最先进的水泥企业,生产一吨熟料耗煤115公斤,现在智能化的生产线一吨可减少煤耗约30公斤。中国建材有很多智能化工厂,看到智能化带来的变化,我非常感动。

艺术:让厂房设施成为艺术品,让水泥成为艺术品。很多人对建材企业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过去,认为是“砖瓦灰沙石”,其实建材工厂早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我们有花园式的工厂,有森林中的工厂,还有草原上的工厂,下一步我们要建设艺术化的水泥工厂,让每一座厂房设施都成为艺术品。从“如梦如幻”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到“素面朝天”的混凝土家装设计,“水泥灰”也可以和艺术相融。在荷兰、日本等国家,很多企业的建筑,以及室内用品,都是用的清水混凝土,漂亮极了,就如同艺术品一般。我们一直在宣传“水泥无处不在,水泥是个好东西”,希望更多的人能领略到水泥的美和好。

同时,水泥行业还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我国水泥产业严重过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开辟新市场。“一带一路”涉及沿线64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发展都在效仿中国模式,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先从基础建设做起。水泥是基础建设的粮食,这样对水泥的需求量就很大。美国、欧洲经历了长期发展,现在进入了再工业化阶段,也需要水泥。这为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发展机会,既是我国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国际产能合作的一个重大机会。

勇担责任 大企业要继续发挥好中流砥柱作用

记者:大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形势息息相关,过去中国建材在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竞争格局改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中国建材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请宋总谈谈在这方面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成效。

宋志平:一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当好排头兵。中国建材较早地关注了供给侧问题,在联合重组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引领行业在供给侧发力。2009年,面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刺激和影响,我提出了被媒体解决为“休克疗法”的10条意见。2015年我进一步提出了水泥行业要“做好有效供给”“写好供给端的故事”。这些年我们又明确提出“六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限制新增产能、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坚定不移地执行错峰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竞合、坚定不移地推进联合重组、坚定不移地进行国际产能合作,并在这些方面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我们带头淘汰落后,积极推动行业标准提升,一直不遗余力地呼吁全面淘汰32.5水泥,并不断提升高标号水泥在公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我们带头不建新线,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我们带头联合重组,并在重组的过程中率先减产,主动关停了一些生产线;我们带头错峰生产,北方水泥是早期东北地区冬季错峰的积极探索者,各水泥公司也是各区域内错峰生产坚定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我们带头行业自律,倡导“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孕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市场文化,主动牺牲掉一定的市场份额,为行业理性竞合带了一个好头,有效稳定了市场价格,成为维护行业健康的中流砥柱。

二是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中践行大企业责任。两材重组以后,中国建材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出了“四大转型”和“三条曲线”的调整转型思路,持续优化升级。在水泥领域,加快向“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制品化”方向发展,致力于商混专业化平台建设,迅速提升骨料业务规模和效益,探索“水泥+商混+骨料”全产业链运营,自主研发的核电、大坝、油井、港口等多系列特种水泥广泛应用在重大工程。探索“水泥+互联网+大数据”,泰安中联的智能化生产线横空出世,成为世界水泥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全厂运营管理人员仅50人,吨熟料标准煤耗90千克,吨熟料综合电耗不到45千万/时,生产过程的质量标准偏差控制在小于0.5的范围内。坚持绿色化发展,南方水泥打造了“生态环保建材产业园”,该产业基地将以熟料产能减量置换、水泥粉磨搬迁改造、矿化资源最大化利用为手段,实现矿山、骨料、熟料、水泥、商混、水泥制品、物流、协同处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中材安徽水泥在巢湖的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年可处置垃圾20万吨左右,成为城市的清道夫。目前,中国建材正在有序推进一批智能示范线、协同危废垃圾处置、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建设。

三是在经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和创新。中国建材作为一家拥有上千家企业的产业集团,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提出了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和经营精益化的“三精”管理思想。各企业细化措施,扎实推进,真正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效益的转变。我们持续推进组织精健化,近两年按照国资委要求,深入开展包括减应收账款、减存货、减法人、减杠杆和减层级、减机构、减冗员、减公车“双四减”的专项压减工作,各项指标不断健康化,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入实施管理精细化,各企业按照“早细精实”原则,深入开展精细管理,用好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业、增节降工作法等特色管理“组合拳”,全面落实成本费用节约计划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降本增效,切实提高了管理水平。重点聚焦经营精益化,贯彻“从管理到经营”理念,着重研究市场、价格、环境等层面问题,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市场环境。水泥板块深入践行的“价本利”理念,带头执行的错峰生产、淘汰落后、限制新增等,就是我们推进“经营精益化”的重要举措,也取得了大家有目共睹的成效。

其中,南方水泥就是通过模范践行“三精管理”不断做强做优的典型案例。面对在资源、装备、人才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参差不齐的问题,南方水泥在组织精健化上,先后进行了三轮大规模组织整合,理顺了市场边界和产销关系,实现了水泥、商混的专业化运营,管理线条更加清晰,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和推进智能化改造,劳动生产率提升66%。在管理精细上,持续推行整洁工厂达标、星级工厂创建和精益改善小组活动,10年间熟料标煤耗、综合电耗和水泥综合电耗分别同比下降7.7kg/t、8.27kWh/t和4.54kWh/t,打造了一大批达到行业管理标杆水平的优秀企业。在经营精益上,发挥区域市场引领作用,开展立体竞合、精细竞合,坚决推动落实错峰生产和节能限产,2018年水泥和商混价格合理回升;不遗余力推进去产能工作,已通过前几年的联合重组关停产能2660万吨,在此轮减量置换中又减少产能884万吨。

四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先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水泥走出去迈入全方位投资、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时代。中国建材紧抓历史机遇,把“去产能”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加快调整步伐,凭借自身优势,积极探索“EPC+投资+管理+服务”走出去模式,不仅在海外投资建水泥厂,还搭建了智慧工业平台为海外工厂提供运营管理服务。过去10年里,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建设了312条大型的水泥线,占全球水泥生产线的65%,世界最大的万吨生产线共有30多条,其中20条是中国建材做的。

记者:对于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下一步发展,以及如何发挥好在行业中的领军作用,您有什么样的计划和期许?

一是加快业务整合优化。2018年我们完成了“小两材”重组,下一步要加快推进三大业务整合。在水泥领域,推进布局优化,强化市场策划与营销管理,形成内部统一协调和外部统一协作机制,重点应对东北、西北區域需求大幅下滑和云南等区域产能增加等挑战,力争实现各区域业绩提升。

二是做好水泥“四化”和“水泥+”业务。持续推动“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制品化”发展,推动水泥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依托技术与规模优势,提高对上下游产业的集成和整合能力,不断创新推广盈利模式。我们有句话叫“做强水泥,做优商混,做大骨料,做好综合利用”,中国建材下一个增长极在骨料,要大力打造“水泥+”经营模式要求,加快发展骨料业务,构建水泥产业链延伸新优势,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危废、污泥、污染土等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节能降耗降本。

三、加强水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力度。中国建材有26个科研院所,3.8万名科研人员,1万多件专利,承担了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的重任,对水泥行业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负有责任。中国建材将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实验室,加强对工艺、装备、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我们也在积极引入机制,让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中国建材要继续承担应有责任,为行业的创新转型、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作为建材行业领军企业,我们要继续擎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旗,与行业大企业集团一道,以“置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把去产能进行到底。带头推动减量置换和过剩产能出清,积极推动停止产能异地置换和完善产能置换政策。强化行业自律,创新大企业合作机制,继续推进销售平台建设,稳定市场格局。

猜你喜欢

错峰水泥
新课本到啦
如此“错峰吃饭”真有效果吗
让你赏樱不赏人
天价水泥
新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