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019-05-14高学成
高学成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寻找或创设习作时机或情境,尽可能将学生的习作练习与生活需求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或写作动力,解决学生写作难的大问题。
关键词:习作;学生;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50-02
前不久的一堂作文课让我产生很多的思索。
课上,教师说:“同学们想不想去秋游呀?”学生异口同声说:“想!”声音震耳欲聋。但教师话锋一转,说:“我们学校迟迟没有安排秋游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有家长反映要取消秋游。”说完就播放了家长反映问题的录音让学生们听。当然录音的主要内容就是秋天没有什么好看的、秋游不怎么安全等。听完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补充道:“我已经被家长说动了,准备取消秋游。”这时只见学生们议论纷纷,一个个急得直瞪眼、直跺脚。
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说道:“既然同学们都很想去秋游,那就说说你们的理由吧!只要能说服我,我就采纳你们的意见。”在学生们看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们针对家长提出的反对观点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又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最后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成“书面材料”。学生个个埋头苦干、奋笔疾书,很快一篇篇洋洋洒洒几百字的文章就纷纷“出炉”了。学生充满期盼和喜悦,满怀信心地朗读自己的习作。习作最终打动了教师,当堂宣布下周秋游。教室里一片欢呼声。
显然,这节作文课很好地利用了现成的生活资源,虚构了“家长”这一角色,真正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因而,他们会自觉主动地想方设法写好这篇文章。
由此我想,要改变学生习作难的局面,就应該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习作成为他们的生活需要,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最大化的训练。
诚然,我们不能期望作文教学永远坐等契机的出现,我们在善于捕捉写作时机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创设与生活极其相似的情境,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那么到底如何从生活中寻找或创设提高习作水平的情境或时机呢?
一、让习作成为学生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
案例一:学校要召开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要求各班安排几名通讯员,写一些通讯或新闻报道,为运动员鼓劲,为运动会造势。消息公布以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踊跃报名。我就抓住这个契机举行“小记者招聘会”。整个程序是:全员培训→撰写稿件→竞争上岗。具体来说,就是先面向全班教会他们如何写通讯或新闻报道,然后让学生围绕学校或社会发生的新鲜、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写作报道,最后评选出优秀文章和优秀小记者,进行表彰,并颁发“小记者证”,让他们高高兴兴地上岗为运动会作报道。
案例二:每周的班会课,除了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布置外,少不了的是各种名目的评比,如评选“学习之星”“劳动之星”“舞蹈之星”等。我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说出推荐或自荐的理由,要求有较为具体的事例。而后在推荐、自荐的基础上选出候选人。再让全班学生每个人选择一个候选人(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对他(她)进行书面的具体的事例介绍。事例越具体、表达越生动,文中所描写的学生就越会被评选为相应的“星”。为此,学生们都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叙述和描写,力争使自己推荐或赞同的学生被选上,习作的精彩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三:在小学,学生犯错误或学生与学生之间闹矛盾是家常便饭。可每次遇到这类问题,我都会充分地利用这样的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会要求当事人写情况说明,这份情况说明必须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事情的完整经过(包括前因后果)、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看法、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今后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或教训。写得越具体、表达越准确、态度越诚恳就越能减轻或免于处罚。
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一名正常的学生都会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动力,当某种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需要去参与竞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或达到什么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捕捉这样的契机,为学生提供一个练习习作的绝好机会。这样学生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二、让习作成为学生交流、交友的工具
案例一:和偏远山区的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和对方相同年级的班级建立手拉手联系班级,每个学生都和对方班级的一个学生结成对子,进行长期的书信交往。除了个人长期交往之外,教师还定期确定书信交往的主题,如“介绍我自己”“介绍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城市”“写一写我们开展的有趣的活动”“谈谈我对一篇课文的认识”等等。学期结束进行书信交流展,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案例二:开学了,班级转入几名新生是再常见不过的了。每到此时,我就会召开欢迎会,要求全班学生做书面发言,向新同学介绍我们的老师、班集体、同学或自己的情况。新学生也要向我们介绍自己原来的老师、同学、班集体或自身情况。欢迎会场面热烈而有趣,新旧同学很快打成一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习作的训练。
案例三:班级的一名学生生病住院了。这位学生平时很会关心同学,和大多数同学都相处得很好。她住院了,让许多同学感到很难过。我感到写作的时机又来了,我号召同学们给生病的学生写慰问信,并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们写慰问信,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回忆和叙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们不停地问这问那,积极性很高。生病的学生收到信,读着同学们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慰问信也是激动无比。我又及时地让生病的学生写了回信,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以及对同学们的深深感谢。学生们看到一篇篇文章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也是开心不已,他们根本就忘却了这是在写文章。
三、让习作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手段
案例一:教师要家访了,可是对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不是很了解。为了避免老师走冤枉路或找错门,就请同学向老师介绍去他们家的线路,从出校门开始介绍。先请个别学生口头介绍,教师指导,再修改,直到介绍清楚为止。然后教师话锋一转:“你们这么多学生介绍我也记不住呀,你们就拿起笔写下来吧,我家访谁家之前就看看谁写的线路介绍。你们可别让我走错呀!”学生们写起来可仔细了,大部分学生都是一次成功,这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在空间和方位方面的表述。
案例二:号召学生饲养小动物或侍弄花草,比一比,看谁养的小动物最可爱,看谁种的花草最漂亮。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饲养的小动物或侍弄的花草,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我们的评比就是看谁观察得细致、谁的文章写得美,因为我们无法将所有的小动物或花草带到学校来。教师定期指导和提醒,一篇篇真实细致的观察日记也就纷纷出炉了。
案例三:母亲节到了,我们班召开了“感恩母亲”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们纷纷回忆在自己成長过程中母亲的艰辛付出,不少学生说到动情处都哽咽了。我就抓住此契机,号召学生们为妈妈做一件事或送上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并给妈妈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主要是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艰辛付出。从家长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很好。
四、让习作成为学生分享喜悦的一种方式
案例一:每当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学生们都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想要将假期的见闻和感受说给大家听。此时,我就会利用一到两节课,让学生们充分地交流、说笑,这本身就是一节很好的口语交际课。然后再让他们将自己的最为得意和自豪的经历用文字写下来,贴到班级橱窗上,和全班同学分享。再评选出最值得读的文章(获奖面尽量大些,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文章贴出后,一到下课班级橱窗就聚集了许多学生在阅读、交谈,津津乐道。写得好的学生就会特别的开心和自豪。
案例二:深圳的学生大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尽管深圳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但说到家乡,每个学生还是会有许多的话要和他人交流的。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物产、家乡的亲朋好友……所有与家乡相关联的记忆都会被勾起。“我们就不妨围绕‘夸夸我的家乡来写一篇自命题作文,比一比,看谁的作文最能激起我们对你家乡的向往。”学生一定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尽情描写。通过这样的习作,就连平时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会懂得什么叫真情实感了。
阅读教学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作文教学何尝不是呢?如果我们在作文指导中,能引导学生进入“不吐不快”的境界,还何愁学生写不好作文呢?“不吐不快”,要有倾吐的内容和倾吐的欲望。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交流和写作,“一吐为快”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
五、让习作成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
案例一:学生们每天都要吃早餐,可是最近我发现垃圾桶里有些没有吃完的面包。我将它捡起来,拿到了讲台上,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让学生们静静地看着面包。许久,我让学生以“由一块面包想到的……”为主题写下自己的想法。二十分钟左右,《由一块面包想到的……》《粮食岂容浪费》《劝告》等文章就写出来了,文章言辞恳切,字通句顺。由于浪费粮食的现象也是全校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又趁机引导学生写出了《给全校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案例二:网络上、报纸上不断有消息报道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自杀。面对这样沉重的话题,我感到要做些什么。于是,我利用一节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再让学生将发言写下来,办了一期主题板报《珍爱生命》。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得到了文笔的训练,这的确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一般来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写作文,正是适应学生这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以激发其写作动机。所以,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积极性高,自觉性强,收效自然也就好了。
参考文献:
[1]达瓦顿珠.对小学藏语文习作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速读(上旬刊),2016(9):201.
[2]汪金明.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速读(下旬刊),2018(1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