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019-05-14汪国炎

教师·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激趣指导高中生

汪国炎

摘 要: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亟待改变。而新课标则为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供了充分依据和有利契机。文章对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给出了指导的整体思路,明确指出了“激趣为上,重在引导”“方法为本,成在指导”“规划为先,监控为要”三大指导原则,突出强调了“激趣”在指导工作中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并介绍了五种“激趣”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40-03

一、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阅读,是人类涵养心灵、丰盈精神、启迪智慧、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如同源头活水,能够始终滋养人。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课外阅读之于高中生的不可或缺之处正在于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问题突出:

(一)阅读时间严重不足,阅读环境极其恶劣

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业负担更为沉重。高中生挣扎在题海中难以自拔,极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甚至全然放弃了阅读。课外阅读耗费时间,对考试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家长不支持,教师不倡导。可以说,学生的阅读时间稀缺,阅读空间逼仄,整个阅读环境极其恶劣。

(二)阅读品位相对较低,阅读目的十分功利

当前,一方面是学生阅读时间缺失,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在课堂内外“或明或暗被劣质书籍俘获”。笔者通过已有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从阅读内容看,令高中生欲罢不能的是涉及各种漫画、娱乐资讯、奇幻故事、言情小说等内容的劣质报刊书籍。从阅读目的看,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多为应付考试、消磨时间和寻求刺激。可以说,许多高中生的阅读品位低下。

(三)阅读方式呈现剧变,阅读浅表化、碎片化

现代传媒技术异常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纸质阅读。手机、平板电脑等因其便捷成为广受欢迎的阅读载体。图片、语音、影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呈现方式。高中生的阅读与同时代人的一样,呈现出浅表化、碎片化的倾向。

这种浅表化、碎片化的倾向不仅表现在阅读方式的繁杂上,也表现在阅读时间的零碎上,更深刻地表现在阅读取向的变异上——多看章节,少读整本书;多看标题,少读全文;多看图片,少读文字。

针对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严峻现状,教师既不能“眼里只有分数”,指导缺位,更不能目光短浅,阻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应明确职责,有效指导高中生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二、指导的整体思路与原则

(一)指导的整体思路

指导的基本目标是改变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严峻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本着“科学指导,循序渐进,重点强化,整体提高”的总体原则展开。从目标管理、方法指导、过程控制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指导的课程化。整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二)指導遵循的原则

1.激趣为上,重在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变高中生课外“不读书”“少读书”“乱读书”“不读整本书”的局面为“爱读书”“读好书”“乐于读整本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是关键。行为要内化为习惯,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欲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理当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入手。激趣是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关键之钥、重中之重。

2.方法为本,成在指导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既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其阅读效率的要求。只有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使他们在当前时间零碎、书目繁多、阅读形式多样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才能保障其阅读活动的持久和高效。“会读”才能“乐读”。

一是要加强“读”的方法指导。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阅读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能够“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这三种方法是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常用阅读方法,教师要重点指导,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三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选择、时间分配、读法选用,到文本理解、成果呈现各个环节,教师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起“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最终让其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

二是要加强“记”的方法指导。

这里的“记”主要是指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些一时的体会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初印象和直观感受,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现,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体悟和深入研究的基础,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它往往稍纵即逝,需要学生及时记录。教师可着力教授点评、批注、笔记等方法,供学生选用;同时倡导学生做好书摘卡。

三是要加强“写”的方法指导。

这里的“写”主要指文字撰写以呈现阅读的成果。成果呈现宜开发多种样式。初步感知文本所得的成果可以用摘记、读后感等形式呈现。对文本作全面、深刻观照所得的成果可采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等形式呈现。要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全面反映和提高其阅读与表达水平,可指导学生制作阅读卷宗夹。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一个完整的阅读卷宗夹至少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因素:自我介绍、选题原因、在开展本主题阅读前已积累的素材、阅读时积累的素材(摘记、点评文字、心得体会等)、完稿的文章(对本主题的深入思考)、自我评价。学生按不同阅读主题创建自己的子卷宗夹,最后集成主卷宗夹。主卷宗夹在内容要素方面还可包含学生对自己阅读历程作整体把握所形成的总评文字。阅读卷宗夹的制作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资料搜集、文本解读、文章写作等环节教师都应给予学生充分指导和必要帮助。

3.规划为先,监控为要

阅读活动按时间先后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阅读前的准备阶段、阅读时的展开阶段、阅读后的总结阶段。

阅读准备阶段应做好各项规划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既要对高中生课外阅读行为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促使其行为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更要对自身的指导行为进行精心设计,有的放矢,从而确保指导的科学、高效。

切实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规划;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导向与要求(特别是“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和完成)制订规划;适宜围绕教师的个人素养和积累制订规划。

阅读展开和总结阶段重点应加强过程的监控。以过程监控促行动落实是实现课外阅读指导目标的有力保障。只有加强过程监控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朝着既定方向有序推进。只有加强过程监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和正确行为的内化。只有加强过程监控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师的指导行为。

阅读展开阶段通过适度检查来规范和促进学生的阅读行为。重点是在教学生“读”和“记”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具体规划,借助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等指标来检查其阅读进度;同时借助朗读、复述、回答问题等口头方式,或利用问卷调查、文本知识竞赛等书面形式,检查其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情况(即阅读质量)。

阅读的总结阶段是成果形成的重要阶段,要对学生成果呈现方式的选择、成果的撰写与修改、成果交流或展示中的表现等进行全方位的追踪、指导、评价。重点是在教学生“写”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他们当中每一个人一时一处的收获,用成果激励他们进一步优化自己的阅读行为,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

三、激趣的具体策略与手段

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不但将激趣作为指导工作之始,而且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激趣的思想。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一个基本过程:

(一)营造良好环境,形成浓厚阅读氛围

1.营造轻松的校园阅读环境

不要让教室或寝室成为阅读的禁区。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呈现两个极端,一是很多学生受困于学业压力“不读书”“少读书”;一是不少学生在“地下”轰轰烈烈甚至疯狂地开展以消遣休闲、猎奇觅艳为目的的低品位阅读。对此,笔者认为,与其阻遏不如疏导,不妨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选择适合的地方设置图书角,将师生手头的书籍经一定筛选后放入其中,安排合适时间段让学生自由阅读,且在活动初期适度放宽对阅读内容的限制。

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许多学校图书馆设施先进,图书资源丰富,阅读条件良好,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的读物来源和阅读场地,应当充分利用。笔者所在学校还与当地新华书店合作,专门打造了格调高雅、书目丰富的校园书吧,能令学生流连于书香世界。

2.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关键人物之一。高中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能够激发家长自身的阅读兴趣,让家长也爱上阅读,构建一个书香型家庭,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阅读环境。亲子阅读因其温馨和谐最令人向往!

此项工作虽难,但值得尝试。笔者利用倡议书、調查表等载体做好前期铺垫和摸底工作,然后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再通过个别交流等手段与心存疑虑的家长深入沟通,最终取得了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全面支持。许多学生反映,阅读的时候是自己与家长关系最融洽的时候。

3.创设自由的口袋阅读环境

笔者为方便学生阅读购置了一批口袋小书,不但成功吸引了学生眼球,而且营造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氛围。所谓创设口袋阅读环境,其核心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一种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意识。学生有了阅读的意识,又有便利的条件,自然就会爱上阅读。

当然还有比口袋小书更便捷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强调“多媒介获取信息”,笔者并不反对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但认为必须警惕过度依赖现代传媒技术进行阅读可能带来的浅表化、碎片化倾向。对此,笔者在积极倡导纸质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开展以现代传媒技术为载体的阅读,发挥这种阅读的优势,尽量控制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课外阅读指导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高中生周围一旦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其阅读兴趣就会在潜移默化间得到激发和强化,其阅读行为的合理化、持久化便能水到渠成。

(二)研究学生情况,打造专属阅读计划

笔者坚持认为,要加强对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但不要急着去规定学生每天每周的阅读时间,而要着力帮助学生寻找、梳理、规划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比如午休、活动课、节假日、候车时等。不要急着去规定学生每天、每周的阅读量,而要着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效率,制订循序渐进的目标。不要急着去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的导向和内容选择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但不要过分拘泥,更不能一刀切,要兼顾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保护。不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一份专属阅读计划,明确可以挤出的阅读时间、可以达到的阅读量、可以实现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按需阅读,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阅读。

(三)注重师生互动,巧妙引导阅读趣味

简单指示学生该读什么书,是置阅读主体于被动地位;只从正面引导学生的阅读趣味,是“一条腿走路”。因此笔者正面引导和反面消解双管齐下,在互动中引导学生的阅读趣味。

一方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在充分考量和尊重学生阅读取向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具书目,开设专门的荐书课、鉴赏课,进行强力的正面引导。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那些低品位的图书因其轻松诙谐、图片精美、不乏故事性的特点,能够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而那些以制造感官刺激为能事的读物则更有一份令青春期学生着迷的“魅力”。对这样的读物,笔者认为靠简单的禁止是很难打消学生的阅读欲望的,必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过程中,着力消解这些对学生诱惑巨大的低品位报刊书籍的“魅力”。

比如,笔者专门设计了“学生为我开书单”的活动。活动分三步:首先“学生为我(指导者)开书单”,然后教师展开阅读,最后教师“现身说法”消解其中不良书籍的所谓“魅力”。

(四)创建多种平台,丰富成果展示形式

成就感可以强化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兴趣。因此,笔者十分重视创建多种展示学生阅读成果的平台,丰富成果展示形式。口头交流平台,如荐书会、读书报告会等。书面展示平台可以是纸质的,笔者就编辑了一份《读书小报》,专门收录展示学生的各种读书心得;可以是网络平台,如博客、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笔者就为学生开设了“幸福的读书人”微信公众号。

还可以开展各种评比活动。比如以单位时间内阅读量大小为评价标准的“阅读之星”评选活动、以成果质量为评价标准的“幸福读书人”评选活动、以所推荐书目受欢迎程度为评价标准的“金牌荐书人”评选活动。特别是“金牌荐书人”评选,效果显著。学生要推介好一本书,首先就需要对该书有全面深刻的把握,然后需选用合适的推介角度与方式,并組织起有力的语言,甚至还要对同学的阅读趣味进行拿捏把握。推介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考验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五)突出激励作用,探索有效评价机制

评价的功利化倾向必须避免。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评价的核心指标,更不是唯一指标。评价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内化学生的良好阅读行为、促进其阅读习惯养成为出发点和根本。笔者在实践中深感下列原则值得遵循:

一是激励为本。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行为优化、养成阅读习惯等方面作用显著。评价应注重发现和欣赏阅读过程中学生行为的积极变化、品位的向好转变、习惯的逐步养成,并以恰当的正面评价巩固和强化这种发展态势。

二是尊重差异。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特点是有差异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而应尊重个体差异,以同类横向比较为辅,以学生自身纵向比较为主,重点关注个体不同阶段的阅读表现。

三是多元评价。课程标准“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形式,既有利于健全评价机制,又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其阅读兴趣与行为。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人的生命是充实的,他们的世界既特别安静,又特别精彩。希望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生能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幸福的读书人——从此阅读之光亮彻他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曾东郎.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72-175.

[2]温 丽.高中生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原因及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6):94.

猜你喜欢

激趣指导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