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

2019-05-13王慧王丹张天弓

计算机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互联网

王慧 王丹 张天弓

摘 要: 文章旨在运用碎片化学习策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知识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构建系统、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同时实现学生技术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并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设计真实情境,用实践驱动教学,充分利用优质的碎片化资源来辅助系统学习,通过知识复原与重构的方式来完成碎片化知识的重建,解决由碎片化学习行为导致的认知和思维的碎片化问题,实现碎片化学习在系统学习中有效应用。

关键词: 互联网+; 碎片化学习; 计算机基础实验; 知识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3-67-04

Research on the fragmentation learning strateg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Wang Hui1, Wang Dan1, Zhang Tiangong2

(1. Computer Center,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2. College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agmentation learning strategy is used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puter knowledge from fragmentation to systematiz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o build a systematic, complete and orderly knowledge system, finally achieving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technical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realizing the deep fus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task-orient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real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driven teaching, make full use of high-quality fragmented resources to assist systematic learning. Use the way of knowledg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to comple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fragmented knowledge, to solve the cognitive and thinking fragmentation problems caused by fragmented learning behavior, totally achieving fragmentation learning method, and reflecting the effective of systematic learning.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fragmentation learning; computer experiment; 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0 引言

近年來,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移动终端为核心的新一代新技术推动着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目前,能否熟练使用计算机完成无纸办公、数据处理、多媒体技术运用等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之一[1-2],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软件工具,而应有相对稳定的、体现计算机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核心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为非计算及专业本科生最早接触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对于提升学生信息意识、拓宽思维方式,并利用计算机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的作用不言而喻。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随着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平台的全面覆盖[4],移动互联网及校园网的普及,使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策略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可能。随着微课、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各种微资源的不断产生,在各种社交平台及移动APP的应用下,碎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化学习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研究运用碎片化学习策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知识由碎片向系统化转变,构建系统、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同时实现学生技术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1 碎片化学习策略

1.1 概述

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对碎片化学习进行了研究,对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等作了具体的描述。王觅认为“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然情境中,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利用多样化学习媒体、零散时间和分布式的空间,学习零碎知识的学习方式”[5],王竹立认为“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非正式学习”[6],王承博等则认为:碎片化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离散性、学习过程的随意性以及学习时间的不连续性等特点[7]。通过研究比较可以发现,传统的碎片化学习多强调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空间及学习使用媒体的多样性及非连贯性,而碎片化学习策略多用于非正式学习,在专业系统性学习中应用不多。本文中的碎片化学习指学习主体通过灵活可控的时间,利用正式及非正式网络资源,通过课程平台网站、手机APP等学习终端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

1.2 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学习的普遍特征之一。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已潜移默化地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未来学习的主流方向,根据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8]中统计,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1.2亿。白皮书预计,未来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5%左右的快速增长率,而在线教育市场将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19~29岁网民群体是互联网教育行业用户规模扩张的主要潜在对象,其中(如图1所示),高等教育用户占比47.52%,在职教育用户占比33.41%,这两类学习者一直是互联网学习的主力参与群体。利用信息技术[9],碎片化学习可实现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富媒体及全通道的学习内容配送,学习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APP,实现智能学习、智能评分、智能审核、智能反馈,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进度,真正实现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学习。

1.3 碎片化学习的优点

⑴ 碎片化学习能真正的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对学习者的人文关怀。碎片化学习具有学习时间灵活可控随意、信息知识点容易获取及习得,学习时间短,注意力容易维持,单节学习效率高的特点。为了达到便于学习的目的,碎片化学习资源,往往将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方便学习者习得和理解,降低了认知成本,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跳转”及“超链接”的便利性,方便学习者有导向性的学习与信息搜索,便于实际问题的简单解决。而且,很多碎片化信息及知识往往涉及一些最新的热点信息和知识,对这些信息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学习者紧跟时代步伐,把握追踪到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

⑵ 碎片化学习可以实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及教学评价的及时反馈。传统课堂系统化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线性结构,学生缺乏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的条件,也缺乏自由学习的空间环境,学习进度无法根据自身情况自由调整,学习效果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进度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导致部分同学觉得教学进度过快,又有部分同学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无法获取足够的知识。而碎片化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均可通过学习APP及社交软件进行及时互动,也可通过在线测试系统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

⑶ 碎片化资源可有效实现教学成果的循环使用。很多人都使用过手机导航软件,我们在通过手机导航软件获取各种路况信息时,我们在当前路段的行驶状况也同时通过手机传送给控制中心,给别人提供我们所在路段的路况信息,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每个人即是信息的获取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利用这个原理,学习者通过各种学习APP、QQ、微信等软件,学习者可以自由组建学习小组,实现网络协作学习、讨论,并可将个人学习的资源上传至网络,如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和大家共享和讨论,学生不只是教学资源的获取者,同时也是生产制造者,学习资源和权利都向学生敞开,而这些资源可通过整理形成新的教学成果及资源,方便后续者学习,这就是碎片化学习的核心价值所在。

1.4 碎片化学习的缺点

碎片化学习主要问题是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媒体碎片化等导致了学习行为的碎片化,反过来又成为碎片化学习的外在表征,这些外在表征又引起内在的思维与认知的碎片化[5]。

首先,学习信息过于“碎片”和“无序”,碎片化信息虽然简单易于理解和吸收,但是切断了这些知识及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这些知识零散缺少逻辑,不够严谨全面;其次,大量短、频、快的信息的涌现,很容易导致信息的超载现象,而信息学习时“跳转”和“超链接”的便利性导致了学习者很容易注意力分散,甚至偏离学习目标;另外,网络碎片化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劣质、不准确的信息,对学习者的辨识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浪费了学习时间;最后,碎片化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和“浅层化”学习特点,导致学习者缺乏深度思考,这使得大量碎片化信息成为“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并没有真正进入学习者原有的认识经验和知识结构中,导致知识的迁移困难。网络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由碎片化引发的学习障碍也越发明显。

要如何面对碎片化学习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使碎片化学习方式能够真正发挥优势,提升碎片化学习效果呢?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以计算机基础试验课程为例解锁碎片化学习策略。

2 碎片化学习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的应用

要破解碎片化学习的缺点,首先要了解学习的三种主要类型:今天的学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学科导向的系统学习,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0](国办发【2015】36号)的精神,“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计和创新创业能力”,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是要除应培养学生会使用计算机各类软件外,还要提升信息意识,拓宽思维方式,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也就是要培养出“能用”“会用”“善用”“创新应用”4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而通常我们所讲的碎片化学习是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非正式学习,而我们传统的如果直接将其引入课程教学而不加以引导,必然导致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导致学习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学知识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和有效迁移。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的复原,另一种就是知识的重构。

2.1 利用知识复原理论,基于目标导向,以问题为引导,任务驱动,开发优质的微课资源

我们在设计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如图2所示,采用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设计真实情境,用实践和解决问题来驱动教学,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设计情境:根据不同学科背景,设计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二、提炼问题:将具體问题抽象化,提炼出需要解决的要素,并将其转化成信息描述方式;三、处理过程: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对问题进行处理;四、总结归纳:也就是复盘的过程,将每个步骤所涉及的具体方法及思维进行结构化总结,并可进一步指出该理论在整个学科框架中的位置和联系。因此,我们在设计微课资源时,既要考虑资源的“粒度”的大小,又要确保微课程资源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实现学习者通过碎片化的时间,特殊设计的碎片化资源达到系统构建知识能力体系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可利用学堂在线、网易课堂等类云资源外,建立了自己的微课网站沪江微课堂wk.usst.edu.cn,制作了符合学生情况的课程微资源,并通过在线测试、在线答疑、查看学习进度等多种手段了解学习进度,并及时进行调整。

以Excel函数学习为例,我们给出了碎片化教学设计图,如图3所示。

2.2 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促进碎片化学习成果转化

当前,基于网络碎片化的学习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的关联主义(Connectivism),又称连通主义[11-12]。关联主义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这种理论认为: “知道在哪里”和“知道谁”比“知道什么”和“知道怎样”更重要。另一个是由王竹立[5]教授提出的“新构建主义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是围绕个人兴趣爱好及问题解决需要为核心,结合自身隐性知识构建出来的。

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有效促进碎片化信息及时转化成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并通过知识建构、“零存整取”等方式纳入到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中,并最终形成新知识体系和独特的智慧。通过转变学习观念,结合系统学习和碎片学习优势,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术,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如网络搜索几乎人人都会,但如何搜索有效信息,如学术论文的搜索、文件政策的搜索、统计数据的搜索等,真正做到有效搜索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意识的进行一些创新思维的练习,引入创客理念,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实现碎片化学习成果的转化。

将碎片化学习引入计算机基础实验,通过翻转课堂和课上、课下多种方式推进计算机基础实验的学习和学习成果的迁移,通过碎片化资源引进学术前沿及国家经济发展热点问题,引导同学通过数据分析来理解学科导向和国家政策,并可形成Word论文,并采用PPT等形式进行展现,即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口头表达能力,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引入碎片化学习策略,开设兼具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的创新性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现学习者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通过碎片化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以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自学能力及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今后的专业学科学习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如何更合理的设计碎片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②如何将碎片化学习更好的融入到实践课程中;③针对多门实践类课程,分析碎片化教学质量数据,研究碎片化粒度选取的最佳范围临界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剑锋.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从“碎

片”到“整体”的嬗变[J].电化教育研究,2017.8:78-82

[2] 孙遒,吴长青,郑天翔.“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

式[J].计算机时代,2017.1:66-68

[3] 高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基础实验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18-21

[4] 杨文正,刘敏昆.计算思维导向的多元混合教学及其应用研

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129-135

[5]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

师范大学,2013:17-21

[6] 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

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9-16

[7] 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

教育研究,2015.19:134-136

[8] 文青.碎片与智慧[J].开放教育研究,2015.4.

[9] 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教育部,2018.4.

[10] 王竹立.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

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0:26-30

[11] Siemens G.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Distance Learning,2005.

[12] G.西蒙斯,西蒙斯,詹青龍.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M].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碎片化学习互联网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高效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探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英语课程网络化与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技术环境发展下基于微视频课程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微信在英语辅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