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洋体育文献资源发展的应然与实然

2019-05-13宋海龙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强国文献海洋

摘要:目的:体育文献资源可为海洋体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为海洋强国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数字图书馆及相关中文数据库为统计对象,对海洋体育文献资源进行归纳及梳理。结果:(1)2008—2018年间,各种类别文献资源数量均有大幅增加,但不同类型文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论文及期刊报纸增幅最大,年鉴类增加次之,书籍类增加最少,专业类书籍较匮乏。(2)海洋体育、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赛事及生态文化是该类文献资源的关键内容,不同海洋体育项目的开展及指导类文献内容涉及较少。(3)文献研究领域涉及三大海洋经济圈,且以北部和东部为主,南部经济圈文献资源较少。结论:图书馆应扩增相关海洋体育文献资源数量,丰富资源内容,尤其要增加专业指导类文献资源,同时积极更新和提高信息资源的服务模式,满足大众从事海洋体育活动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4-0129-04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海洋资源和空间,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引擎。海洋权益(管辖海域内外)需要不断强化维护及拓展,而海洋强国是实现上述诉求的必要保障[1]。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纲领性目标。

1海洋强国与海洋体育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作为海洋事业的基本单元,海洋体育事业受到我国海洋战略,即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刻影响[2]。所谓海洋体育,其分类和定义尚没有统一标准。鲍明晓认为海洋体育是人们利用海洋资源和环境,有目的地开展运动休闲活动的总称。其核心内容是依托海洋资源和环境,为增进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具有生态性、娱乐休闲性和海洋特色的体育运动。海洋体育研究从地缘政治视角出发,将海洋体育分为近海海洋体育、远海海洋体育、海岛海洋体育三大类[3]。近海海洋体育是指在海岸和近海海域(20海里以内)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包括沙滩、湿地、岸上及近海的各种水上活动。远海海洋体育是指20海里以外的各种海上体育活动,包括海面、海底和海空,如龙舟、帆船、横渡、潜水、海钓、热气球、动力伞等。海岛海洋体育是指远离大陆的各类海岛体育活动,如海岛马拉松、海岛自行车、海岛攀岩、海岛生存体验等。从功能上讲,海洋体育包括隐性功能(个体社会化、培养情感)和显性功能(政治、经济、健身、娱乐、教育及生产等)[3]。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体育功能体现在增强国民海洋意识,强化海洋生态,促进海洋经济,培育海洋人才,协调人海关系,丰富海洋文化等方面[4]。

2海洋强国背景下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

从2003年“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到2008年首次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再到2016年中宣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指出图书馆作为大众性、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应当紧密配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规划,承担海洋文化宣传、推广、研究的历史使命,利用文献资源开展宣传、推广和传承工作,唤醒曾经迷失的海洋大国国民,积极参与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培育新时期海洋精神,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营造海洋文化良好氛围[5]。

图书馆宣传推广海洋体育的优势包括:①文献资源集聚优势[6]。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集聚地,在海洋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可以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区域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发展提供信息资讯,有利于促进海洋意识社会教育,传承繁荣中华海洋传统文化。②具有培育海洋体育的环境优势[7]。图书馆是社会再教育的大课堂,是学习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明,弘扬海洋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图书馆应当好宣传推广海洋文化的宣传员,引领大众树立海洋强国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生态环保意识,为大众提供科学的海洋文化价值观,提高国民素养,传播海洋文化,满足社会大众对海洋文化知识的需求。③具有无偿为公众服务的人才优势[8]。图书馆拥有一批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馆员队伍,为图书馆开展海洋文化宣传推广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图书馆员应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争当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宣传员和排头兵。图书馆员既是海洋强国的实践者,也是提升海洋意识的宣传者和海洋体育的传播者。通过馆员的努力宣传、推广、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和培育海洋人文精神,我国可以有效推进海洋意识教育,提升全民海洋强国意识,弘扬海洋文化,增强海洋强国软实力。

3馆藏海洋体育文献资源现状

宋海龙:基于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洋体育文献资源发展的应然与实然

在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规划指引下,大众对海洋事业如何发展,海洋社會如何运行有更多的思考,也为图书馆宣传推广海洋意识教育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探讨海洋强国战略中图书馆的海洋体育推广,笔者以国家数字图书馆、同方报纸库、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为统计对象,统计反映海洋体育的文献资源,起讫年份为2008—2018年,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体育文献资源的收集现状、分布状况、资源优势、存在问题和差距等,为图书馆今后在优化海洋体育文献资源结构、建立体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深层次联合开发现有馆藏体育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海洋体育的后续研究、科学建设以及涉海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依据。

3.1海洋体育类文献资源类别及历年数据统计

国家数字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分类主要有图书、文档、论文、词条、多媒体及期刊报纸六大类。由于海洋体育类词条及多媒体类文献资源在2008—2018年间没有相关内容,故未做统计。由表1可知,从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后,海洋体育类文献资源总量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论文、期刊报纸方面。图书数量虽也有所增加,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就用途而言主要是相关体育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的对应教材,就内容而言多是部分海洋体育项目的介绍,没有涉及运动项目技能层面的图书,加上传统海洋体育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传统海洋体育课程如浪木、悬梯等内容逐渐消失殆尽,新兴的运动项目普及图书也比较匮乏。期刊报纸在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前后有显著增加,随后逐渐减少,原因在于国家政策法规及三大经济带地方法规论证和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政策法规出台后,实施及修正是导致馆藏资源下降的客观原因,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关于海洋体育的学术性文献资源,其中又以论文期刊数量增加最多,学位论文从2011年开始呈现持续增加态势。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海洋体育文献资源中不同类型文献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性。

3.2不同类别海洋体育类文献资源的研究内容

3.2.1期刊论文(见图1)。如图1所示,期刊论文中位于前四位的主题是海洋体育、海洋体育旅游、体育运动及海洋体育文化。海洋体育主题论文主要是研究海洋体育的演进、分类、特征及其价值[9-10],我国海洋体育基本情况及发展战略研究比较完整地实现了对海洋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2,4]。海洋体育旅游主题论文主要包括旅游的内涵、特征與分类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我国地方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的实证探索,阐述了海洋体育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11]。海洋体育文化论文主要包括海洋体育文化变迁研究的价值与现状分析,文化传播及发展路径探析及相关实证研究[12-14]。体育项目论文主要研究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符合地方特色的海洋体育运动[15],同时积极打造金牌赛事,将传统特色项目和现代项目相结合[16],但从文献资料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成功案例也不多。

3.2.2学位论文(见图2)。2008—2018年间共有12篇海洋体育类学位论文。从研究主题来看,海洋体育现状及旅游和休闲体育文化等位居前十位。从研究区域来看,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部(6篇)和东部海洋经济圈(3篇),南部研究较少,仅有1篇[17]。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海洋休闲体育、海洋体育文化、海洋体育特性及其功能研究、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及体育旅游生态化建设互动等,从理论上对我国海洋经济圈内海洋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探索,为上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研究层次涵盖社科基础研究(6篇)、政策研究(3篇)、行业指导(2篇),专业领域涉及体育教育训练学(4篇)、体育人文社会学(3篇)、体育学(1篇)、民族传统体育学(1篇)和专门史(1篇)。

3.2.3会议论文(见图3)。在11篇会议论文中,研究主题包括海洋体育旅游、体育赛事及营销、生态文明、旅游资源开发及经济区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海洋体育文化、海洋体育旅游产品分析、赛事营销等。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舟山群岛、海南、天津滨海新区及山东半岛[10]。主办单位既有国家专业体育协会,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4篇)、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篇)、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1篇)、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1篇),也有地方体育及旅游机构及专业类海洋院校,如浙江省湖州市旅游局(1篇)、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篇)、浙江省旅游协会(1篇),还有专业类海洋院校,如上海海洋大学(1篇)。此外,会议论文还涵盖社科基础研究(6篇)及行业指导(4篇)。

3.2.4期刊报纸。由表1可知,海洋体育的报纸文献资源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呈现先升高而后略有下降的变化轨迹,其内容主要报道我国及地方海洋体育新政策法规的制定及解读,滨海地区海洋体育开展,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体育产业,如旅游、赛事、文化等,以及群众参与海洋体育活动等内容,展示了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洋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8]。期刊主要来源于人大复印资料,主要收录在我国海洋体育发展中较为典型、具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文献,突出了政府在海洋体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海洋体育文化建设,提高民众海洋意识,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体育与海洋强国战略等[19-20];加速海洋体育产业的开发,协调与其他经济产业的关系,维护海洋生态建设;在积极发展传统海洋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和借鉴国际新兴海洋体育项目,实现对海洋体育类型的全空域发掘[21]。

3.2.5体育统计年鉴。图4显示2008—2018年间我国海洋体育年鉴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从区域上来划分,浙江省(97)、广西壮族自治区(26)、山东省(19)位于前三位,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6)、海南省(3)及广东省(3)。年鉴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阶段:一是论证和初步探索阶段。2008年后,滨海经济带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海洋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地方海洋体育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了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路径。二是评估及再规划阶段。2012年后,年鉴对海洋体育发展进行重新梳理,评估成果,查找偏颇,重新审视和修正发展轨迹,加大海洋体育宣传及扶持水平。三是深化海洋意识阶段,打造地方海洋体育品牌。从年鉴级别来看,地方综合年鉴最多,中央行业位居次位,最后是地方行业及中央综合年鉴,涉及领域包含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文化及地理等方面,反映了海洋体育与其他不同产业的关系及其在我国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4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以下三点结论及建议:第一,自2008年开始到2018年止,海洋体育类文献资源数量较之前大幅增加,但文献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论文、期刊报纸和年鉴书籍类。海洋体育技能及项目类书籍或教材比较少,导致学校对海洋体育教育存在较大盲区。此外,科普类海洋体育书籍也比较缺乏。第二,研究类文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海洋体育、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赛事及生态文明,较少涉及指导类及不同海洋体育项目的开展;体育年鉴资料、体育旅游、休闲活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这与地方政府的认识水平及经济基础有关。文献研究区域涉及三大海洋经济圈,且以北部和东部为主,南部经济圈文献资源较少。第三,馆藏海洋体育文献类型主要集中在传统分类上,如图书、论文、期刊报纸、年鉴;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应扩大服务项目,充分挖掘和利用吸引用户的服务方式;有偿为社会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查询及教育培训,支持或参与体育课题研究及相关项目开发。

参考文献:

[1]邹红,郑婕,谢忠萍.我国海洋体育研究的现状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73-76.

[2]仝二宝,冯魏.我国海洋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9):5-9.

[3]李明.海洋强国背景下的海洋体育特性及其功能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强国文献海洋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秦晋争霸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