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深圳特区功能定位发展概述

2019-05-13韩雪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深圳改革开放

摘要: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扇窗口,为迷茫中的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更开启了中国发展新历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回顾40年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深圳特区以其特殊地位,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文章以深圳特区为功能定位入手,以其功能定位发展为线索,探寻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以助推深圳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接轨国际,推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深圳;改革开放;发展定位

深圳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今年是我國改革开放40周年,在经历了国际封锁和自我封闭后,“摸着石头过河”,开展了一场全面改革经济建设模式的试验。“深圳特区在我国成立最早,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也是创办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将深圳评选为全世界众多经济特区中最成功一个,这项荣誉是经历了时代的变革与时间的历练的,深圳特区取得了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地区乃至全国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 时代背景

1. 国际背景。自18世纪以后,西方资产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所组成的国际格局。“二战”结束以后,西方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经历战后经济恢复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契机,各个国家开始追求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加入到发展的步调中来,逐步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国际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为了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资源优势,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适时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精确的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国际形势,认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依然在扩张,但是世界上和平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尤其是在较长时间内可能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中国在此刻认清形势,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认识的根本转变,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契机,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2. 国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盲目与狂热,冷静下来,发现自己已经被世界慢慢抛在后面。就亚洲国家而言,曾经与国内同样经历过抗击国外侵略和经济一穷二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已经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行列。而此时的中国,仍然有2亿以上的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国人开始反思,寻求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邓小平做出决断:我们要进行改革,穷则思,思则变,变则改,改革势在必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将设立“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既能避免国人面对“割地赔款”的历史所带来的惧怕,也适时打开一条开放的口子,面对当时中国缺乏对外开放的经验以及国际规则的不熟悉,循序渐进。

二、 历史进程

1. 奠基时期(1978年~1985年)。1979年下旬,广东省委决定建立出口基地,成立深圳市委,并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1980年8月,第五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成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的标志。经过不断探索,深圳市走出了一条从土地资源管理到土地资产管理的路子,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创造了以地引资和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

从1980年~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初期兴建的时间里,深圳市形成了健康的产业结构,首先打破了单一农业型产业结构,由传统式自然经济向外向型商品经济转变,由单一经营型农业性综合型农业转变;其次,利用其位置优势,带动了了深圳经济特区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农副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三来一补”加工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行业的经济结构,由20世纪70年代的农业县跃然变身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商业城市,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实现了令世人咋舌的“深圳速度”。

2. 深化改革时期(1986年~1992年)。经历了初期改革,深圳特区在经济等领域有了一定的基础。从1986年开始,深圳市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并在投资工业和技术引进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调整投资政策,摆脱当时的困局,消除特区经济过热现象;调整工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策略,扶持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调整技术引进政策,利用税收、贷款、能源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技术。经过调整,深圳三种产业之间的结构更加优化,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不断发展,农业出口创汇生产迅速扩大,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深圳走上了成熟健康的发展道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高度评价了深圳的改革成就。南方视察讲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中国迎来了更深刻的巨变,全国开始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而深圳特区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借鉴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深圳率先转变政府职能,推行国企股份制度成立外汇调剂市场,稳定外汇市场、促进外贸发展;成立证券交易所,促进深圳股市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深化价格管理体制改革,为建立健全中国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铺平了道路;对外开放,建立保税工业区,促进了外向经济发展。

3. 跨越式发展时期(1993年~2002年)。邓小平的南方视察在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新的形式给深圳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政策趋同”与“体制趋同”下,内地纷纷效仿深圳特区的改革措施,也会选取一些比特区更加灵活、开放、优越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已经不是特区经济的专利,特区原有的优势也在全国各地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开始弱化。1994年开始税制、外贸及其他制度实行全国统一化改革,在政策上使得特区独享的很多优势变得惠普全国。深圳需要寻求一种不完全依赖于中央扶持的健康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优势,引领改革开放的浪潮。

新形势下,深圳已经不能寄希望于中央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深圳首先调整战略目标: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经济特区、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依靠苦练内功、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发挥优势、再创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丰厚的条件,发展第三产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进民营企业走向市场;实施“三点一线”战略,利用内地丰富资源,结合特区优势,开展灵活的合作方式,形成国际市场—深圳—内地“三点一线”的经济格局加强了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使深圳在对外出口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4.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03年~2020年)。2003年深圳市政府提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深圳是个资源稀缺的城市,尤其是自然资源尤其稀缺,其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度依赖于密集资金支持下的外向型资源输入和产品输出,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突破地域空间制约的产业成为深圳市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深圳全面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确立文化产业为深圳第四支柱产业;回归政务本源,关注民生问题,深化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率先推出文明指数评价体系以及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引导和约束公共财政资源充分用于改善民生、提高深圳市民的净福利。

深圳未来的发展重在处理好平衡协调问题,由“深圳速度”转向“深圳质量”。在对外开放方面,深圳整合资源优势,利用产业优势吸引国内外名企、跨国公司的核心机构和产业链落户深圳,改变曾经制造加工的格局;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链,加强核心技术方面的对外开放;实现出口多元化,避免对美日的出口依赖,加强同俄罗斯、中东国家的外贸联络;推进港深合作新局面,面对全球经济新常态,以更加创新的形式实现港深双赢局面。总体来看,深圳特区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成绩显著,对外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

三、 功能定位

1. 成立初期定位。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对深圳特区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见证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打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对外的窗口,带动了国内的共同发展,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1)经济转轨的试验场。深圳特区最为重要的功劳就是在经济体制上的创新。“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圳特区内进行的“市场调节”是全国推行“市场经济”的前奏,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观念就对等于资本主义,我们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就必须也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如果一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首先不能保证其顺利实行,其次也没有说服力。邓小平选取深圳特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试验场,为全国改革开放开辟了新的天地。

(2)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的经济特区,有别于国外“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打开的一个“窗口”,将长期处于对外封闭状态的国家、人民、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在开放的过程中采取渐进的步骤。邓小平对特区的评价:“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仅增长了眼界,更通过开放,汲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管理手段,久旱逢甘霖,开放的特区以渴求的态度吸收一切有利生产力发展的决策方案,大胆试验,学习和借鉴,为改革开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示范地与辐射源。经济特区的发展对全国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效用,深圳对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辐射以及带动更是巨大的。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通过加强合作,与中央部委以及全国28个省市采用多种方式办起了3 9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正式经济改革从深圳通往内地的桥梁和纽带,将深圳所学到的先进的技术能力、新观念新思想辐射到全国。正是特区的高速发展,为国家上缴了更多的财政收入,以解决中央对欠发达地区经济扶持;正式特区的高速发展,实现了对内地投资的机会,间接解决了大量的待就业劳动力;正是特区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不断趋向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

(4)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深圳有着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既是通过内地遥望香港的窗口,也是香港了解内地的一面镜子。经历几十年的隔绝,内地对香港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香港经历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内地希望通过香港学到相对当时贫瘠的内地环境非常多非常优秀的科学技术,并通过香港去了解世界;而深圳的面貌直接关系到内地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形象,深圳特区经过快速发展,让香港同胞看到了内地改革的决心,也坚定了香港同胞对内地的信心,为顺利实现1997年香港回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深圳特区在成立和发展初期的四项职能定位,使得深圳在发展和规划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性,并远远超过了人们对它的期望,为随后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乃至随后的全面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性的先锋作用。

2. 发展新时期定位。

(1)区域中心城市。“二战”后,国际产业转移经历过三次大的转移浪潮。日本和西德借第一次转移迅速完成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工业化,成为传统重工业基地;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借由第二次转移,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中化工生产环节获得强大的制造生产能力,经济借势腾飞;第三次转移是从东南亚和欧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沿海地区大会莫转移加工制造业,造就了珠三角的小家电、家具制造、服装等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的IT产业、韩国和日本的通讯设备制造业转移到深圳等地,深圳特区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就了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

但是,随着改革的全面开放,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开始承接由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而来的汽车制造业等重化工产业。深圳特區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此同时,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牢牢把握了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机遇,迅速完成了工业重型化的调整,取代劳动密集型工业而处于主导地位,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给处于同样区域的深圳特区定位的区域中心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让深圳引以为傲的高新技术的产业,也被像苏州等城市以更低的成本迅速崛起而受到威胁。

(2)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深圳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在学术界、政府管理层面上不断被反复探讨、探索的问题,进入21世纪,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天然经济中心广州,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都给深圳定位于区域城市中心的方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深圳需要谋求更加明确的、特区化的发展路向定位。

20世纪初深圳市委将深圳特区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特区秉承着改革与发展的使命,不断调整功能定位,中央肯定了特区的成就,更重申了发展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深圳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努力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明确深圳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城市。

3. 新时代阶段定位。习总书记在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视察深圳,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对广州和深圳提出了殷切期望,更为整个广东省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新发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观的引导下,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1)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示范地,通过过去40年取得的成就证明了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远见卓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深圳要继续起到先进带头的作用,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累积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全力追求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改革的先驱力量;(2)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坚定不移的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圳特区势必要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不仅在经济上推进转型升级,在制度上完善市场机制体制,更要在文化上塑造改革先行者无畏的形象,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面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圳特区要以扩大开放为基点,带动各地区投入到“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上来;(3)要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科学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改变曾经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极,为内地各地区、各省市在追寻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做出典范,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日报,1997.

[2] 深圳博物馆,编.深圳特区史[M].人民日报,1999.

[3] 胡春华.沿着小平同志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J].求是, 2014,(16).

[4] 马方.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

[5] 傅强,魏琪.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

[6] 周文彰 郭志民.经济特区要做公平正义的排头兵[J].新东方,2010,(6).

[7] 张万兵.浅析我国和平崛起的有利条件——以当今国际形势为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8,(1).

[8] 宫晓雁.试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9]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10] 罗尚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J].重庆行政,2009,(6).

作者簡介:韩雪(1989-),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6级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收稿日期:2019-01-11。

猜你喜欢

深圳改革开放
当下深圳,魅力何在?
回到深圳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深圳房价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