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2019-05-13谢仪
谢仪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贴敷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筛选我院妇科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术患者82例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贴敷与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自主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平均术后首次自主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中药贴敷;穴位按摩;腹腔镜手术;胃肠功能;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090-02
腹腔镜手术是现代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众‘多优势,患者接受度高。但手术麻醉通常会刺激患者腹腔器官,腹膜吸收CO2对局部酸性环境下内脏神经等造成一定损伤[1],从而抑制胃肠道蠕动,影响胃肠功能。多数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伴有腹痛、腹胀、排气减少或无排气排便等症状。改善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专科护理是临床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贴敷与穴位按摩,探究其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取得满意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年龄范围20-65岁,平均(43.8±7.6)岁,包括宫外孕12例,子宫肌瘤14例,不孕症10例,月经紊乱疑有多囊卵巢5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1-63岁,平均(43.6±7.2)岁,括宫外孕15例,子宫肌瘤11例,不孕症8例,月经紊乱疑有多囊卵巢7例。排除其它疾病,心功能障礙以及肺功能低下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肠胃穿孔等;腹腔大肿瘤以及妊娠3个月以上者;体克状态患者。比较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6h后半坐卧位,正确闭口深呼吸,床上适当活动,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根据恢复情况积极下床适量活动。3d为一疗程。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1)中药贴敷 取木香、厚朴各10g,小茴香、莱菔子、细辛各3g,青皮6g,饴糖赋型制作膏剂,于术后30min贴敷在患者双侧足三里、上巨虚及大肠俞穴位置,敷贴穴位4小时,4小时取下,一天一次,连敷3d为一疗程。(2)穴位按摩 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及合谷穴,术后6h进行按摩,采用大拇指交替按摩手法,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主观感受出现胀、痛、酸、麻为宜,12min/次,2遍/次,每隔12h按摩一次。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腹腔镜术后两组患者首次自主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评价临床疗效参照《外科护理学》[2],若胃肠功能在术后36h内恢复即为显效;48h内恢复即为有效;超过48h仍为恢复即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自主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首次自主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效21例(51.22%),有效17例(41.46%),无效3例(7.32%),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显效13例(31.71%),有效15例(36.59%),无效13例(31.71%),总有效率为68.29%。分析数据x2=18.937、p=0.000,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通常会在术后48-72h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期间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对术后早期进食、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从而阻碍创口的愈合恢复,同时也增加了术后感染、压疮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术后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即是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常规护理通常采用灌肠、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被动干预措施,存在痛苦,患者接受度较低。穴位外敷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疗法兼穴位按摩和中药冶疗之所长,本文中采用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方式,通过体外给药对患者进行综合调节,木香、厚朴、小茴香、莱菔子、细辛、青皮等中药敷于双侧足三里可加快毒素排除,改善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敷于两侧上巨虚穴能有效治疗肠鸣泄泻、阑尾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缓解腹痛胀满;敷于大肠俞穴主要功效为缓解腹胀、便秘、腰痛和泄泻。配合主动按摩穴位干预胃肠蠕动,可疏通患者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共同按摩可调理脾胃,理气通便。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联合应用中药贴敷与穴位按摩对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促进之功效,药物效应和经络效应融为一体,加快排气速度,促进腹腔镜术后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腹痛。作用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使用方便安全,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婧. 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5):95-96.
[2] 吴姗姗. 中药内服联合腹部理疗对促进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