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长夜漫漫,处处险恶。
2019-05-13汪晶
汪晶
《权力的游戏》世界中,维斯特洛最南端的巨大半岛,就是七大王国之一的多恩,多恩是七大王国中人口最少的。由于历史上洛伊拿人的大迁移,加上相对隔绝,多恩人以热血著称。而在现实世界里,同为半岛的朝鲜半岛上,在几大汽车大国中以最少的人口创造了世界上第五大汽车集团——现代起亚。
Nothing someone says before the word ‘butreally counts(“但是”之前的话都是废话).
当我们说到韩系汽车其实就等同于现代起亚集团,但是这个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上,面对它的国际竞争对手,以及中国本土劲旅的挑战,却越来越无力。
曾几何时,韩系车作为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上一方雄豪,与德系、日系等一众品牌同台竞技,曾取得过相当辉煌的销量业绩。但近几年来,尽管仍然不断发力,但以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似乎掉入了某种魔咒之中。
从2013年一直到2016年,现代汽车每年在华销量都超过100万辆,直到2017年,销量大跌31.3%至78.5万辆。而根据2018年财报显示,该集团2018年净亏损7.8亿元人民币,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净亏损。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北京现代3月份整体销量为48993辆,同比下降8.5%,而在东风悦达起亚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整体销量为92921辆,环比下降20%。
Nothing burns like the cold(寒冷最灼人).
高端汽车不断进行价格下探,中国汽车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让高性价比的韩系车不再具有优势。现代在中国的销量,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反弹。汽车销量锐减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中国车市整体下行之外,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是最大的原因。韩系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类型主要集中在小型和中型轿车,低端车型面临着自主品牌崛起的压力,高端轿车受到日系、德系的挤压,留给韩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除了外部环境之外,韩系的产品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韩系入华的初期,作为当时知名的合资品牌,韩系车的基因确实为品牌定位增色不少,至少能够达到和德系、日系、法系等一眾知名汽车制造商平起平坐的地位,当然也就顺理成章了获得了“高端”制造的印象。
但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韩系车似乎主动放弃了这种“高端车”的形象,转而开始走“性价比”的路线,由此带来的必然是产品价格的下调,当然还有短时间内增加的销量。这种饮鸩止渴的营销方式无形之中拉低了车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品牌价值的伤害极大,正如一些消费者所说,“韩系车都很不错,但是却少了让人购买的冲动”。
韩系车最大的标签“高性价比”、“颜值高”也逐渐被自主厂家“夺走”。而国内的自主品牌为了摆脱“低端”形象,不惜大费周章的推出新品牌、推出新车型,花费巨大,却最终成为了高端化之路的炮灰,而韩系品牌却一手将品牌价值一降再降。
Unbowed, Unbent, Unbroken 不屈不挠
安达尔人入侵七个世纪之后,征服者伊耿入侵维斯特洛,所有的安达尔人的国王一个接一个俯首称臣,只有多恩成功地阻挡了龙王。当其他国王和贵族在野外或城堡中与伊耿交战之时,多恩人却拒绝与伊耿正面对抗,使他无法动用巨龙。多恩人使用的是埋伏和劫掠的战术,快速出击,然后迅速撤回沙漠或穿过山中隘口,即使龙也无法找到。最后,伊耿也只好从多恩撤军。
“世界上只有一个神,祂叫做死神。我们只有一句话对死神说,‘今天还不是时候。”4月13日晚,第四代胜达上市会上,第四代胜达发布的售价区间为20.28万—27.28万元,比同级别的冠道低了约5万元,比汉兰达低了约7万元。“我们这一款车做得很老实,市场上同级的车根本不够讲诚意。”当时,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半开玩笑对媒体表示。面对下行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北京现代去年推出了菲斯塔,今年则是推出了第代大胜达。在颜值和高性价比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
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3.72%。车市寒意未散,东风悦达起亚3月销量更是达到30805辆,环比增长41.9%。开始强势复苏。产品方面,东风悦达起亚决定精简产品线,使产品间的价格区隔更为清晰,同样会有更多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车进入市场,从轿车到SUV、再到新能源车型,每个产品线基本都有四款产品在规划。
“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吗?”“人唯有恐惧的时候方能勇敢。”
面对中国市场的颓势,2019年1月,现代汽车集团首席副会长郑义宣曾在集团董事会上表示,SUV新能源汽车及豪华车将成为引领现代汽车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且提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市场优先”的战略,为此将在中国市场优先引入新开发的功能,对中国市场更加重视,或许才能让韩系汽车在中国再次站稳。
观点
汽车的品牌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品牌价值一旦下跌将难以挽回,在车市下行时更需要维护品牌价值,一味的突出高性价比是在探索品牌价值的下限,而我们知道“下限”是个无底洞,韩系品牌亟需解决的正是品牌价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