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中学作文教学目标定位的回顾与反思
2019-05-13高瑞丽
高瑞丽
【摘 要】
有关中学作文教学目的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满足社会需要”说,本身虽有缺陷,但可以帮助我们诊断目前我们的应用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课标定位模糊”“教材编定忽视”“考试指南偏离”等问题;“情感表达”说,告诉我们写作是“个人的”,但它与“培养社会人”的教育目标相矛盾;“考试风向是瞻”说,最受批判却最受欢迎。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作文 教学目标 回顾 反思
作文是人们传达信息、沟通思想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考中作文分值比例增大趋势明显,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而其中有关作文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满足社会需要”说:尚离本真
这种提法是在“作文教学是偏重于文学性还是偏重于实用性的讨论与权衡”中得出的结论。
早在1983年,《人民教育》期刊举行的“如何改进中学作文教学”的大讨论中程汉杰等人就明确指出:“进行作文训练的目的,理所当然应主要是教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法则和基本的写作技能,学会几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只有从培养四化需要的建设人才这一目标出发,才有可能培养出既符合高校需要,又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但是,在目前,对于学生来说应用文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口,小学和初中学生也只会些简单的便条和书信,有些甚至这些都很难完成,到了高中学生会写的应用文体也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的产生跟学校的作文教学忽视实用文教学息息相关。
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教材编订的忽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它是学生学习的范例,但是在教材中却很少有应用文的课。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与其他文体相比,它更侧重于工具性,而课文选文则要求“文质兼美”,甚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忽略应用文的选编,缺失了教材的指导,学生写出好的应用文又有多大可能?
因而,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定位,“满足社会需要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文以载道”“文以言志”的理念丰富了内涵,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任何与社会无益的事物都很难在社会中很好的发展下去,而它正契合了这种需要,但如果只是将“满足社会发展”作为写作教学的唯一定位,也会使得“写作”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的本真用途。
二、“情感表达需要”说:不甚全面
写作首先源于人的心灵,源于一种言语生命意识的觉醒,因此,写作过程首先是个性的言语生命意识的觉醒,因此写作的过程首先是个性的言语生命用自己的语言找寻和展现言语存在的精神家园,也是用语言守护、充盈自己的生命、精神家园的过程,所以说学生的“言说欲、言说权”才是写作的真正动力。
在这种观点下,写作歸根结底就像口语一样是信息的输出途径,人们写作是为了将自己的认识、见解、思想等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抒发情感交流信息的功能。基于这种本质功能所建立起来的作文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主张“我手写我口”,也就是不用学习太多的写作技巧,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要与社会连接在一起,只有在一定的规则内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对于写作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遵从自己的内心随心所欲地写,但是我们写作的目的不只是留给自己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同样要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我们有时还要让别人来阅读。由于我们个人的局限性和独特性,我们自己随心所欲写出来的内容不一定能被别人接受,所以在写作上我们同样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因此要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在内容上同样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样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才会使得自己和社会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考试风向是瞻”说:过于功利
“教什么,如何教”的话题常引起广泛讨论,目标指向往往围绕着应付考试展开,“考试”尤其是中、高考永远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指挥棒。因此,很多的教育研究者(包括老师)在设置研究方向、教学目标时往往以考试为风向标,“考哪儿,教哪儿”“怎么考,怎么教”,有人明确指出“把记叙、议论、说明三种文体作为当前各类中等学校作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乃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这类表述已不再是一家之言甚至是众口一词,围绕着应试立论的教育著作更是层出不穷,他们有的会提供很多得高分的写作技巧,有的会编制所谓的高考满分范本,更可怕的是很多教师为了学生能够考出好成绩,会以这些技巧为指向加以训练,以此类范本为标准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
反思:正如一直备受批判的那样,此种理念和模式下的作文训练弊端很多:首先,应试目的下的写作只是外力的推动,不是学生内心的需求,这就使得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其次,这种类似于古代八股文的写作形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例如,笔者以“感谢生命中的那个人”为作文题目,对苏州市某一学校的60个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写的是自己的父母,15%的学生写的是自己的老师,15%写的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事例“生病送医院”“做好吃的饭菜”“买好看的衣服”“雨天送雨伞”“不厌其烦地解决疑难问题”重复率极高,这体现了学生选材的局限性。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在这样的现实思考下,我们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以及进行整个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持守两种“兼顾”理念。这就是适应社会与个人表达兼顾,应试和全面能力训练相结合,才能进行正确的作文教学目标定位。当然,如何将这种理论转化成实际,还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共同努力,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程汉杰.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纠正猜题、押题等错误做法【J】.人民教育,1983(12)
【2】本刊编辑部.如何改进中学作文教学讨论结束语【J】.人民教育,1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