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05-13毕晓铃
毕晓铃
【摘 要】阅读是对语言、文化、心理、写作技巧的相互理解渗透的过程,阅读主体通过有效汲取文本信息,细化情感,自我吸收,进而实现“新我”的创造性活动。学生通过与对文章进行探究、理解,与作者形成心灵共鸣,并有效构建自我认知体系。学生只有具备阅读探究、理解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进行试题解答。探究性阅读教育是高中语文课改的突破口,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直深受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视与关注。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86-02
引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选考部分在探究(F)能力层级中明确要求教师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面对学习时间紧张的高中生,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营造探究情境,促进有效生成
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指出:“教学的艺术不是僅仅停留于灌输知识的本领,而是在于能够唤醒、激活、鼓舞。”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设计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可以呈现在语文课程的诸多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特点,营建适宜探究的环境,从而创设出民主愉悦的探究气氛。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会更加主动地表达,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探究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在《项脊轩志》教学中,不少教师把书斋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讲述书斋的警戒、励志的功能,如蒲松龄的聊斋、陆游的老学庵、刘禹锡的陋室等,高中学生对这些常识有所涉猎,但如果全凭教师讲授,学生没有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对文本咀嚼品味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指引学生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从而进一步思索什么是书斋名,接着让他们探究“项脊轩”书斋名的来历,从而给学生设计适合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探究的“场”,接着追问学生:“著者对项脊轩有着怎样的情感?这间书斋有着怎样的特点,让归有光觉得多可喜?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情境化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学习,为进一步探究性学习做好铺垫。
二、注重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还要让学生学会立足文本对自己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该问题铁探究角度,从而明确自己的探究方向。如果文本中可以探究的问题比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探究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角度。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尽量选择探究角度较多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这样更便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评价。
三、培养个性化批判性阅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不可复制的存在,对于阅读活动来说,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格言。在批判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给学生们留有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地提出质疑、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假设,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换位思考,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鲜明的个性的批判性思维。比如,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苏轼在对亡妻的思念中写到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联系苏轼的生平和苏轼对亡妻的情感,想象一下,如果亡妻的坟墓正在苏轼面前,苏轼会对他的亡妻诉说哪些“凄凉”呢?然后让学生带着批判性思维到这首词中进行阅读思考,想象他们此时就是苏轼,站在苏轼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情感。后来他们给出了答案,当然他们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结合苏轼的贬官经历进行诉苦,向亡妻诉说自己十年来官场的种种不幸;有的学生结合苏轼一生的几段婚姻进行诉说,在几段婚姻的对比中诉说着王弗的温柔和贤惠;还有的学生根据王弗留下的孩子进行诉说,说孩子已经长大,很懂事,让亡妻不要担心孩子和自己等等。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才能擦出火花,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
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巧用思辨
新课程的改革,注重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与观念,重点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其中素质教育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全面建立在新课标基础上,满足学习任务群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对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就需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巧用思辨,提高思辨能力与核心素养。例如,我在进行汉字汉语专题研究当中,就针对古诗中一些较为个性的词语或者字进行了分析和推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对这些个性词语和字,进行理解和研究,并对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词和字,有哪些可以替换为更好的字,来更加确切地表达出古诗的情感和意境?”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创新阅读和研究,灵活运用思辨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思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又如在学习《清兵卫与葫芦》一课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志贺直哉要将主人公购买的那个葫芦,价钱不断攀升,从一毛到十块再到五十,最终到达六百的高价,以此来明白戏剧化对小说主题表现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成效,教师应当从文本借鉴式阅读教学、文本改写式阅读教学以及思辨性逻辑阅读教学这三个层面入手,积极拓宽高中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考的宽度和深度,激活他们对于阅读理解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翟红霞.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208-209.
[2]宿俊卿.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8(24):45.
[3]蒲娟.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D].西南大学,2016.
[4]王锦秀.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
[5]田琦.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