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谈
2019-05-13潘丽芬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不管处于哪个阶段,作文教学都是重难点、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作文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一直以来,语文一线教师为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殚精竭虑、费尽心血,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作文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令人期待的高度,学生作文难写、惧怕作文等诸多问题依然悬挂,至今还没找到解决的妙药灵丹。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活动时,没有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教学,造成学生的作文训练基于模式化,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现阶段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无方法可学。传统应试教育的确对作文教学产生了负能量,如在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满堂灌”是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形式是典型的“三段论:第一段: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第二段:发一些范文给学生借鉴;第三,要求学生模仿范文的格式进行作文。这种过于机械化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在短时间内完成,但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极为不利,因为它根本无法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技巧与方法。
(二)无内容可写。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又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作文语言干巴巴、内容不切实际。更有甚者,连作文应用的题材、素材也十分雷同。据笔者调查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来搜集素材、撰写作文,而是要求学生多读多看所谓作文选,学生也往往是通过作文选里的相关文章的内容来挑选素材、组织语言。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的作文只能是东拼西凑,否则就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寫起了。
(三)无兴趣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因年龄较小的原因致使“生活经验较少,思想不够成熟,因而对于事物及情感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1]所以,在进行作文练习时,学生经常因生活体验以及真情实感的缺乏而把作文看得比登天还难,再加上教师教学时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浓厚兴趣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2]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作文学习便失去了应有的激情。如此情形,也就更加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了。
(四)无童真语言。俗话说“孩子嘴里出直言。”然而,现阶段的小学生所面对的是一大堆作业,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写作业都来不及,哪有时间体验生活、参加活动的乐趣,哪有兴趣去观察、发现,更不用说有时间和兴趣去表达真情实感了,只能为迎合老师的口味编些假、大、空的语言来应付差事。加上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首要标准是看其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在此背景下,学生的作文更多的是充塞着功利化的思想和伪圣人情感,尽是成年人的腔调,根本找不到儿童化语言,更不用说作文里的童真、童趣和童乐了。
二、改善和创新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作文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占比
从现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提高作文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占比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这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吸收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学生的习作中,笔者看到很多学生作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非常匮乏,突出体现在作文谋篇布局、结构安排的能力非常欠缺,作文层次设计模糊不清。针对这一情况,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已初步具备的特点,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作文谋篇布局、结构安排以及写作技巧,使学生对作文布局方式和结构的设计模式有所了解,对作文的语言表达和情节层次有所理解。例如,通过教学《翠鸟》,让学生掌握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通过教学《鸟的天堂》,让学生学会用总分或分总进行描写;通过教学《黄果树瀑布》,让学生运用移步换景的技巧来写出自己的一次旅游经历或为黄果树瀑布创作一则广告词。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对这些技法的不断学习和累积,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在作文中渗透出这些要素,使作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作文质量明显提升,这才是作文教学效果的真正体现。
(二)改善学生没有内容写和语言贫乏的困境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目前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作文没有内容写和语言贫乏。之所以出现这一困境,关键在于作文素材的匮乏。素材是作文的根基,没有根基的作文,必定是一篇非常乏味、单薄的作文,更不用说写出优秀的作文出来。可见,素材对于学生作文的深远影响。基于这一认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极力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体验,并在此过程中多发现、多加工、多累积各类作文素材,以此激发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与表达的欲望,使他们在作文时能够将更多的真情实感融入进去。同时,为让学生结合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感受,笔者还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笔条件。比如,要求学生结合最新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或者全校学生中最近出现的典型事例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鼓励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问候;指导学生以写景的方法来赞美自己家乡迷人的景色等。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和支持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并定期检查学生的作文和日记,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错误和坏习惯进行有效纠正。
(三)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源泉充分涌流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已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并完全适应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方式,因此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着眼于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学习作文的兴趣。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抓住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与描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会,写出自己最感兴趣事物的特征或变化,解决写作时无从下笔的状况。例如,笔者曾要求学生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在指导该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楚什么是课余生活?其次是回忆自己在课余做了什么事?再次是总结有哪些收获和感受?最后思考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课余生活?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写作的顺序。经过反复思考与感悟,学生不但消除了怕写作文的心理,而且作文写起来也顺心顺手了。除此之外,笔者还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例如,有些课文教学结束后,笔者经常布置学生进行课文续写,鼓励他们打开思路,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四)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自由尽情地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对不同年段学生的习作有不同的要求,但有一点是共同和相同的,即都“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概括言之,就是要让学生自由尽情地表达。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学习心得、独特的情感体验、独特的语言表达……所以,对于学生作文内容、情感体验、表达方式、用语习惯,教师不应过多干预,也不必太细指导。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过于“细致入微”,结果只能是:学生想说的话没有说,不想说的话却说了,这种状况就不可能有童真和童趣可言。基于这一认识,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极力提倡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极力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极力呼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宽容:宽容学生评头品足社会不良现象,宽容学生抨击社会中的丑陋事物,宽容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惟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尽情挥洒、尽兴作文,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亮出心灵说真话、敞开心扉诉真情,才能让学生充分挖掘作文潜能、充分享受作文的无穷乐趣。这对于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与整体水平也是极其有利的。
三、结语
提升作文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索作文教学方法,拓展学生作文思路,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做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我们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语文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作文学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让学生真正爱上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黄智芳.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8(06):81.
[2]孙丙伟.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新课程(上),2016(10):188.
[3]陈秋芳.解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35):36.
潘丽芬,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四新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