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
2019-05-13李春超
李春超
每名教师都拥有自己的教育初心,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初心常常被遗忘。教师为了声誉而教,学生为了分数而学,形成了以知识教授为中心、以灌输为基本方式,以分数衡量学生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灵物化和精神枯萎。
我们班级有名学生叫小李,他每天脏兮兮的,走路说话都是低着头,似乎从来没有听到他回答过问题,他在班级里就像是一个透明人,以前我认为他只要不违反纪律就行,至于能学到什么,能有什么发展,这对我当前的工作是没有影响的。就这样,我们“相安无事、互不干涉”地度过了一个学年。暑假里,我领着儿子去商场看电影,路过五楼餐饮区时,看到有人正在收集剩饭剩菜,只见一个脏兮兮的少年正试图把店家的一桶剩菜倒进自己的桶里,可能桶太满了,他试了一次,没有成功,还洒了一些,他马上把双手伸进桶里去捞。当那双挂满油渍的胳膊抬起来擦拭额头的汗滴时,我是多么震撼,居然是我班的小李!我手里拿着一包湿巾,正要走过去递给他,可他看了我一眼之后,却面无表情地低下了头,继续干活。当我还傻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之时,他已经拎着两个油腻腻的黑桶,冷漠地从我面前走开了。
等小李走远了之后,我去找店家了解了一下情况。店主说:“那孩子没妈,他爸爸让他假期到养猪场打工,每天来各个快餐店、饭店搜罗剩饭剩菜。”店主还说:“他就是个闷葫芦,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有时候说他几句,也不吭声,也整不明白听没听懂。”我真是羞愧啊!我羞愧的不是我的“师道尊严”,假期打工值得称赞,脏活累活我们不嫌弃,但本应该激情洋溢的少年,居然能如此的萎靡麻木!想起他那冷漠的眼神,我好心虚,家庭环境本就不好,在班级我的无视、冷漠,只求遵守纪律,更是让他几乎处于失声的状态,这是我的教育初心吗?我的初心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但世俗功利之心却掩盖了我的初心,我没有一丝不苟地坚持它。看来我真的应该沉下心来,远离浮躁与诱惑,重拾初心,更好地履行一名教师的使命。
我给了店主二百元钱,让他跟小李说是奖金,我又买了几提水放在门口,拜托他们每天当小李来的时候,先让他喝点水,歇歇。我好心疼这个孩子,做这点事情,算是在他冷漠的世界里注入一点温情吧。开学后,我首先做的是“听到他的声音”。我和他打招呼,问他吃饭了吗?让他回答班级还有几名同学没来……最开始,他仍然是面无表情的用“嗯、是”来回答,时间长了,也能多几个字。回想起我第一次和他说话,他很吃惊,我很心酸,在教育之路上,我真的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还好,我还有机会回到起点。慢慢地,我开始让小李刷“存在感”了。小李肯吃苦,我和他一起修补班级备品,时间一长,学生们有什么困难也爱找他帮忙,他也是乐此不疲。与此同时,我想办法改变班集体的风气,不再一味地把学生关在屋里。我增加了班级活动量,带着他们奔跑在操场上。用班级卖废品的钱买了一个足球,并选小李当队长,学生们很诧异,他也很吃惊,说实话,我也没看见过小李踢球,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好,但我想,失败也是一种经历!失败也是一种色彩!我从寻找他的闪光点入手,增加他闪光点的曝光率,渐渐地,他的表情丰富了,也有了这个年纪的孩子該有的神采,高兴了,他会大声呼喊;沮丧了,他会流出泪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教育虽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将每一名学生都送往清华北大,但每一名学生都有他的未来,我们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成绩,更应关注如何让学生活得丰富多彩,活出自己的乐趣,即使是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也能心怀憧憬,一路高歌,迈向明天。对于我来说,教育的过程充满了人情味是爱心;教育的内容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是我的责任心;俯下身来、细细聆听每一名学生的心声,是我的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我的职业良心。正所谓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立德先立心。我用自己的良心,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评判自己的行为,让我的教育初心更有凝聚力,在教育的点点滴滴中践行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