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
2019-05-13李玉秋
李玉秋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闪着无数的街灯”。我的为师之路就像《天上的街市》中的一盏盏街灯,前面总有那闪着光的所在,吸引着我。
1995年,22岁的我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岗位。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企盼着能在讲台上发光发热。没过多久,我就得到了要上汇报课的消息,那时特别激动,为了准备一堂好课,早早开始着手,不断地查找资料,提前备课试讲,确定上课的流程,每天晚上在脑子里模拟想象一遍上课的场景,把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背得滚瓜烂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的汇报课很成功,得到了与会领导与教师的好评。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我第一次做的区级公开课。那时如何把课上好,如何推陈出新,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当我感觉无处下手时,参考资源丰富的书店闯入我的脑海,于是我去书店购买相关参考与视频资料,看得多了,也就有了思路,最后我决定以情感人、引发学生共鸣为设计思路,精心准备了这堂课。赛课当天,教师情、作品情、学生情的氛围把听课者带入了诗歌的意境,公开课也获得了全区一等奖的好成绩。
2003年时,在计算机教室里,我做了第一节网络课,让学生浏览我所做的网页《走近鲁迅》,完成学习任务。不局限于一篇文章,学生通过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阅读网络上对鲁迅名篇的评点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回复帖子。那时,这样的网络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全班学生全情投入。同行们担心做网络课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但当时,我认为这样新奇的事物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结果中考时,学生的语文成绩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出乎意料地刷新了学校的记录,创造了奇迹。
后来网络课《我看诸葛亮》又登上了全国信息技术大赛课的舞台,品三国、析人物、博古观今、博观约取,学生写的《我看诸葛亮》文章沉淀着传统文化的馨香。
1995至2005年,时间记录了奋进者的足迹,也让我开始认真思索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与真谛。
2009年4月我被黑龙江省教育厅邀请为全省特教(拔尖)讲学团成员,到各地市教学送教。在当地最大的会场,与老师们分享我的成长经历,如转战战场一般地借班上课,与老师课后进行坦诚交流,多年做公开课的经历让我收获颇多。语文名师王君曾说过:“死也要死在公开课的讲台上。”理解这发自内心的誓言是对自我不断超越的心声,是永不自满者在奋进路上的放歌,是担心自己从优秀者行列走失的呐喊,也是一个教者的初心。
回顾每一节公开课,从观摩名家的录像课,研读教学实录,浏览文本分析开始,到试讲发现问题,研磨问题,再修改完善,如何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规律,最后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成为我们思考最多的课题。
在与语文团队的伙伴们共同研修过程中,在教育专家丁勇慧校长的引领下,形成了观摩、研磨、建模“一课三磨(摩)”的特色校本研修成果。2008年学校语文团队在哈尔滨市校本研修总结表彰大会上展示了《议论文说理如何深刻》这一研究成果。2010年此项成果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建国以来首次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经过四十多位专家的盲评,荣获全国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获奖学校仅我校一所)。作为核心成员,我受邀请参加在2016年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教学研究公益博览会,大会为此项成果设立展位,面向全国与会者推广成果,接受了大会媒体的专访。在江苏省扬州市、黑龙江建三江管局、绥化地区等全国多地市做专题讲座,各校际之间建立“一课三磨”校本研修共同體,因此我也获得了全国新课程改革杰出教师的殊荣。
全国语文届名师窦桂梅曾说:“我是语文老师,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老师。”这也是我思考着的一个问题: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背诵课文、背诵诗词、背诵美文?听说读写,侃侃而谈,写一手好文章?想起当年讲《沁园春·雪》时,我满怀激情地对学生说的那段开场白:“我们都生活在祖国的北疆,当冬日雪花漫天飞舞,大地一片银白的时候,你来到松花江畔,面对一望无际的银装素裹的世界,你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什么样的诗句呢?毛泽东在面对同样景色的时候,写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情是文章的根,所以我追求“三情合一”的教学风格,即作品情、学生情、教师情。以情感人、熏陶渐染,让学生因我的讲解而热爱语文。
随着阅历的丰富,一个想法在心里潜滋暗长,语文不仅仅是情感的熏陶,还应该有对思维的培养。2016年我在购书时邂逅了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的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与《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
幸运的是我有机会通过文字结识余老师,通过全国遴选参加了他所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读写的研究》,作为子课题的负责人,我带领团队成员共同研究《依托文本阅读培养初中生思辨性思维的研究》课题。语文教学走的是思维发展之路,语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思维方式,因此我倡导“思辨语文”。
文本阅读中好奇心是思辨性思维的一个要素。培根说过我们必须像小孩一样,才能进入科学的王国。例如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初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怀念谁?为什么怀念?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如何怀念?”其实这就是按照思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规律展开思考的,这是思维的规范和习惯。其实提出问题很容易,困难的是学生阅读每篇文章时都有这样的思维习惯,能自觉主动地提出问题的学生就是大写的读者,因为他拥有了最宝贵的独立思考意识。
思辨语文教学思维的展开过程如下:
文本阅读后的好奇心——提出初读后的问题——延时解决问题——深入阅读文本——形成问题链——对话交流解决问题。
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太多的问题,如何梳理和精简这些问题又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我们找到了“大问题”这一核心载体,通过“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书本中的一个个问题其实是有归属领域的,学生往往看不到这样的高度,如果不加以引领,只是解决一个个割裂的问题,很容易目光狭窄,思维被局限住。让学生从一篇文章的阅读中跳出来,有意识地思考人生的哲理,激发尊重生命的情怀,所设计的大问题具备外延大、问域质量精、思维含量大、思维水平高,问题能承载知识的核心内容,能引发学生的争论,能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能给予学生挑战的高度的特点。
例如:《秋天的怀念》的一课,通过设计大问题,引发学生思辨性思考。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所体现的主题是母爱,母爱的体现是隐忍、无私和关心。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母爱呢?
我设计了这样的大问题:如何面对疾病?(通过人生中的这一大问题理解文章主旨。)
问题一: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为什么儿子之前就没发现?
问题二:文章里始终没有“怀念”二字,这篇文章是否不扣题?
问题三:本文题目为什么不是《秋天里的怀念》《怀念我的母亲》,而是《秋天的怀念》?
在“思辨语文”中,学生的思考就是教学的起点,在这样的体系下,学生会在一个真正有趣的课堂上表现出应有的兴奋和对于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兴趣爱好和自主思考会得到保护和发展。
2018年5月,“思辨語文”教学团队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中学语文基本功大赛暨课堂教学大赛。在说课现场,我用思辨阅读的教学主张设计的课例《秋天的怀念》,通过“问题链—大问题设计—创新答案”的探究,和与会教师就问题的设计是由学生提出还是教师提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团队还多次受邀,到巴彦县等地送教讲座,吸纳了多名同行,大家共同研究思辨性阅读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把思辨语文应用在初中阶段,有人觉得学生还小,无法做到理性地思辨,但我们在积极地践行着。在课堂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我想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出发,他们的思维才能顺畅地展开,才会有逻辑合理、自然活泼的课堂。
经常有人说,我像个孩子,而我也只有与学生在一起时才会有无穷的创造力和奇思妙想。我觉得:我在教育教学上专心做了三件事,爱孩子,教孩子,像孩子。上名著导读课是我经常做的事,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一点人生的哲理,一些智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