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设计在儿童动画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13张永宁石竹
张永宁 石竹
摘 要:儿童动画充满了美妙和奇特的想象,而儿童动画创作艺术内涵的最大特点就是幽默设计。本文从儿童动画的故事主题、儿童动画中的幽默表现和幽默设计在儿童动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多维度研究儿童动画的年龄层次和心理机制的发展,并紧密结合幽默设计思维与儿童的成长等特点,最终总结出儿童动画的幽默设计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方法,为儿童动画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幽默设计 儿童动画 应用研究 动画创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教育学家已经发现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因此,灌输和倡导儿童动画的幽默设计应该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以促进儿童童年全面健康的成长成为儿童动画创作中的关键问题。
儿童动画伴随儿童的成长,动画艺术中儿童动画的创作和发展成为满足观众对于视觉形象的诉求和幽默元素的媒介传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动画艺术具有特殊的智慧——幽默,它是儿童创作的不竭动力。在幽默心理学中,幽默的意思是指人理解和表达可笑的事物或使他人发笑的一种才能、一种生活的艺术。不同年龄阶段呈现的观影心理、色彩基调、审美取向有所不同,因此,幽默设计的方法也应该依据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和审美意趣等斟酌应用。
一、 儿童动画的故事主题
1.儿童动画的界定
目前,我国动画创作者往往对儿童动画的受众群体分类模糊而笼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许多论述只停留在儿童题材层面,只是提出儿童识字、交互式动画、认知體验等方面,这样的概述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儿童的天性发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儿童的注释是14岁以下,儿童定义不明确,习惯是14岁以下称为儿童。因此,本论文儿童动画的界定:以14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的主要受众群体,并专门洞察14岁以下儿童动画幽默设计的制作,与此同时专注儿童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儿童动画片专门为儿童设计并满足儿童受教育娱乐和获取信息需求的动画作品。
2.儿童动画的故事主题
以快乐为本质是儿童动画主题的创作,幽默精神是它的本质追求,幽默是儿童的一种天性,故儿童动画的故事主题与幽默密不可分,幽默和讽刺均为笑的艺术,属于喜剧范畴,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和表现方法,它们常常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通。
儿童动画的主题大体分为教育主题、动作冒险类主题、魔幻类主题等。例如中国动画《可可小爱》故事主题的思路为动画角色做出错误的事情引导儿童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举个例子,一只螃蟹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八条腿被车撞倒三次,最后剩下两条腿。之后可可、小爱两个角色就出现在荧幕上告诉儿童观众“不要横穿马路”,此片内涵和情节比较简单直白。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动画片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影片的故事主题以合家欢作为结尾,如迪士尼招牌动画角色米老鼠具有善良、乐观、率真的个性;还有一个热心肠的唐老鸭,但是他总是非常暴躁,爱发脾气;高飞是一个和蔼的傻大个,大大咧咧,性格非常随和,这些角色都在造型和性格方面渗透着幽默元素的主题思想。纵观国外动画主要是故事主题想象和幻想部分更多,人物角色更加鲜明,这些特点都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完全贴合。
二、 儿童动画中的幽默表现
动画吸引儿童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动画角色造型的夸张、动作的滑稽和幽默。第二方面让画面动起来的视觉残留原理,运用光影艺术来展现故事、符合处于儿童时期幼儿的接受特点。一般来说,儿童动画中的幽默表现主要分为情节的幽默、语言的幽默、动作的幽默与表演设计。
1.情节的幽默
动画角色造型是儿童动画中的最直观的因素,具有概括性、符号性的特点,然而,吸引儿童观众还有情节的设置,在情节设置中,起承转合成为重要因素。动画情节的幽默包含:重复、移置、巧合等,例如重复在这里重复不是指角色反复说话的,而是指情节的重复,这些重复的情节一次出现不能产生滑稽,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就会出现喜剧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增长,儿童动画的情节布置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恰如《易经》:与时俱偕行,与时俱进。从上述得出了解消费者的重要作用、探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各个年龄段的喜好成为情节设置的关键点。
例如宫崎骏导演动画片《龙猫》中的故事情节,小妹妹通过树洞,不小心掉到龙猫地下的世界中,“砰”的一下,她掉到了一个柔软而又弹性的“毛茸茸的东西”上,肚子上下的来回颤抖地不停。龙猫的眼睛与小女孩四目而对(见图1),两个角色鼻尖相对儿,龙猫的眼睛和小女孩的脑袋一样大,这种巧合情节十分有趣。该情节产生的感染力就在于一方面两个造型的大小有对比关系;另一方面,稚拙中见幽默是儿童创作中最质朴的体现,又称儿童创作的灵魂。
2.语言的幽默
在动画中,每个角色都应该有独特的语言、语言的表述应与性格、身份匹配。其中包括人物角色的口头禅、习惯用语等等,塑造幽默语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反差对比。同样的处境,人物之间由于性格的不同,就会说出不同类型、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语言。这样能使得情节和人物互相映衬,同时还能体现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还会产生更多趣味和笑料。
在儿童动画中,动画角色幽默的语言是对角色个性的升华,一般情况下,角色的语言更加贴近心理状态,都会给观众产生心理上共鸣。比如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主角男孩调皮可爱,他有一系列的口头禅,“打起精神来”的舞蹈,每次从幼儿园放学回来都会糊涂的说“你回来了”,最开始听到这句话的会觉得角色是故意说的语言。当这个幽默语言反复出现的时候,观众就会认为是角色的个性、这种重复性的语言慢慢被观众接受,甚至成为儿童彰显童趣的经典标志。又如动画片《小猪佩奇》中的动画角色小猪乔治(见图2),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他最喜欢回答的一句话就是“恐龙”,显示出男孩的特性,即带有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又具有趣味性。儿童观众会和动画虚拟角色逐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在情感上和动画角色更加熟悉亲近。
3.动作的幽默与表演设计
幽默需要思维的架构,通过幽默动作的想象和重新组合,利用对比、象征的手法展现角色的幽默个性。特别是3-5岁的学前儿童富有强烈的幻想精神、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习惯动画角色动作的一遍遍重复,根据全球领先儿童品牌尼克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会对首次观看动画角色的动作记住并学会相关的知识、并在观看一系列动画之后慢慢提高社交能力、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随着对动画情节和角色的动作次数的增加,理解能力和认同感也会逐渐增强。如尼克动画《汪汪队立大功》中的斑点狗毛毛,这只斑点狗每次上电梯都会出现一系列的滑稽动作,不是滚到电梯里了,就是飞到电梯里了,角色的动作和表演有很大的联系,是区别现实的最大特征。毛毛的动作表演符合汪汪队的故事情节,原因在于在动画中它就是一个搞怪的狗狗,天天总是出状况。简单的说,斑点狗毛毛的动作不是哗众取宠的动作设计,而是更加贴近角色本身的内心感受的动作设计,这种幽默设计是对儿童心理特征探索的写照。
在动画幽默设计的应用中,表演设计是高层次的动画创作,是在遵循自然运动的法则基础上的升华,是源于动画角色内心情感的驱动。动画角色的动作瞬息万变,要注意动画角色的所思所想。从动作表演的角度看,动画角色的动作不但要注意物理学的变化,还要注意动画角色的情绪和心理的变动。这也是动作幽默设计的核心要素。从角色动作的共性和个性看,角色的动作表演有共性,然而,如果忽略个性,就会使得动画角色的表演苍白无力,过于程式化。如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该片主要讲的是聪明的小和尚解决难题的故事。一休动画角色的经典动作就是盘腿打坐,双手食指在头上画圈儿,然后伴随着敲木鱼的声音打坐思考,最终想出解决难题的办法。这个独特的经典动作渐渐被小观众们模仿。反之,如果只是程式化的设计小和尚打坐的动作,就突出不了角色的個性和内涵,更不能丰富故事情节。
三、 幽默设计在儿童动画中的应用
我们按照儿童动画的类别分为学前期(3-5岁)、学龄初期(6-12岁)、青少年时期(8-14岁)来阐述,从三个不同年龄的时期、归纳不同年龄心理下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动画幽默设计的方法。同样的,幽默设计的方法也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所偏重,比如3-5岁的儿童需要认识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6-12岁儿童更喜欢动画中的搞笑情节、动作冒险类的片子;相比较而言,8-14岁更喜欢动画电影,对有情节和内涵的动画片更加青睐。总之,基于上述梳理出幽默设计的常用方法为包含童趣型幽默、讽刺型幽默、诙谐机智型幽默和荒诞型幽默。
1.童趣型幽默
儿童动画的童趣型幽默是回归儿童本质的源头,该设计方法主要从儿童的视角描绘故事,并通过动画专属的动画视觉语言和形象表达方式呈现孩子的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实际上就是原始的思维,这种思维可能不符合人们常规的逻辑规律,天马行空,只要是想象可以触及的地方任何形态,任何形式和任何结果。”通过这段话我们发现儿童的思维和动画的碰撞会产生巨大的火花,或者说二者天生就有着相似的属性。当动画片反映出儿童的好奇、探索和幻想时候,动画就会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真实的有声有色的幻想世界。在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樱桃小丸子的同学猪太郎,猪太郎的一家人整体的幽默设计在于全家人都长着小猪鼻子,并且猪太郎说话夹杂着小猪的“哼哼”的声音,生动的展现了一家人反应不快,脑子不够灵光的设计,让儿童观众看后都会大笑。
2.讽刺型幽默
讽刺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夸张是进行讽刺的重要手段,包括情节夸张、语言夸张、形象夸张、性格夸张、环境夸张。尤其是早期动画《三个和尚》(见图3)、《超级肥皂》、《没头脑和不高兴》等,这些动画片揭示社会现状,展现出诙谐风趣且角色形象生动,语言风格很有特色。如中国动画片《超级肥皂》的商人在动画片中最开始买的是白色的肥皂,里面的男女老少、外国商人都跟风的买白色的肥皂,当世界都变成白色了,一个身穿五彩缤纷的女孩蹦蹦跳跳地跑来,所有的人又开始跟风的去购买彩色的肥皂。通过动画情节和动作夸张的手法展现出社会的现状和缩影。再如《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屋内天花板上整齐地聚集着12只蚊子,从屋内相继进入了五个人,蚊子对五个人俯冲叮咬,同时画面上用数学等式计算着叮咬的成绩。这个用数学公式对照人和蚊子的数量带有极大的讽刺性,讽刺动画角色遇事不会变通,循规蹈矩,同时也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思考。
3.诙谐机智型幽默
诙谐的意思是说话有趣,引入发笑。在动画幽默设计中,诙谐机智型幽默设计的前提就是构思的巧妙,不做作。另一种诙谐的表现是在对话中展现的,动画中的角色自由轻松的说话风格会带来的诙谐幽默。例如在《爱探险的朵拉》中,捣蛋鬼狐狸是一个调皮、爱抢别人东西的角色,一天他看到朵拉正在寻找玩具泰迪熊,捣蛋鬼就凑到朵拉面前、告诉朵拉自己并没有偷泰迪熊。这样的情节对话带有诙谐性的一面,也较好地体现出孩子气的特点。
在动画中,西方善于创造幽默,并在生活中获取幽默的元素,他们通过跳跃的思维创造对比、反差和巧合。实际上,我国动画也有这样的潜质,只是不能一味的照搬模仿,应该深入挖掘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如神话传说、成语故事、谚语,只要保留故事的内涵,才会有更大的创作发挥空间。
4.荒诞型幽默
荒诞一词的释义主要与不可信、极不真实和不近情理相关。其特点是颠倒、错位、谬误带来荒诞,荒诞是日常现实和情理的悖论,那么一切基于对日常现实和情理的想象假定就有可能造成荒诞的心理效应。该类型的动画适合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儿童,主要原因在于荒诞性的片子情节比较复杂曲折。动画《僵尸新娘》讲述的是一个较为荒诞的故事,因为一个机缘巧合当主角维克把戒指套进地上一根树枝上面时,愕然发现树枝竟然变成了一根腐烂了的手指,维克多惊讶不已,地动山摇间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僵尸新娘。而这个腐烂的手指,正是长在她的身上,僵尸新娘情真意切地说自己就是维克多的合法妻子。该故事有悖于常理成为荒诞性幽默设计的常用方法。
结语
幽默设计是想象能力与乐观精神的体现,动画中无拘无束的想象反映孩子对世界的奇思妙想、展现动画创作者的想象和制作灵感,从本质上是一种高度的原创性和再创作的过程。在儿童动画创作中一个重要的标签就是幽默设计。幽默设计作为儿童动画的创作支柱提供更多的风格艺术性探索,同时对照角色的特点穿插使用相关的幽默设计,促进动画作品的意蕴更上一层楼。
当前,在我国动画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关于儿童动画的幽默设计研究还需要每一个动画创作者的文化底蕴不断深厚,并且洞悉儿童的内心的发展,懂得辨别儿童思维和儿童具象形象的色彩体会。
参考文献:
[1]孙珊珊.面向儿童受众的影视动画角色设计研究 [J].文艺争鸣, 2014(12).
[2]宋方圆.儿童画主题改编类动画表现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 (2).
[3]郭曦.儿童题材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研究与应用[D].南京:东南大学,2015.
[4]钟敬.在笑中成长——动画的幽默艺术对儿童的教育作用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