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噬对孤独症大鼠海马组织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2019-05-13罗瑜平文敏熊江福周波艾戎童雪涛

山东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抑制性兴奋性格子

罗瑜平,文敏,熊江福,周波,艾戎,童雪涛

(1贵州医科大学,贵阳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孤独症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语言和兴趣范围的三个核心行为障碍[1]。目前,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发现孤独症发病与突触功能障碍有关[2]。突触功能的维持需要一定的兴奋性与抑制性回路的平衡,海马中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失衡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相关,如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3]。早期在孤独症中发现,神经元过度兴奋和γ-氨基丁酸(GABA)能信号传导减弱,即兴奋性突触聚集、抑制性突触减少,出现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失衡[4]。研究发现,自噬参与突触形成及突触连接间的建立[5]。增强自噬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异常蛋白质聚集的消除[6]。自噬的增强可改善孤独症症状[7]。因此我们假设,孤独症大鼠海马组织中兴奋性、抑制性突触蛋白失衡,自噬可通过影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蛋白的表达,恢复海马组织中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改善孤独症症状。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们检测了自噬干预前后孤独症大鼠海马组织突触素(Syn)、兴奋性突触[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抑制性突触[桥尾蛋白(Gephyrin)]的表达变化,探讨自噬对孤独症大鼠海马组织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试剂 健康繁殖期Wistar雌鼠20只(体质量250~260 g)和雄鼠10只(体质量270~280 g),由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丙戊酸(VPA)(P4543)购自美国Sigma公司;雷帕霉素(R-5000)购自上海睿铂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甲基腺嘌呤(3-MA)(HY-19312)购自MCE公司;(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RIPA裂解液、β-actin兔抗鼠多克隆抗体(bs-0061R)均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yn兔单克隆抗体(BM4152)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公司,PSD-95兔多克隆抗体(#3409)购自美国CST公司,Gephyrin兔单克隆抗体(EPR12650)购自美国Abcam公司。

1.2 孤独症模型建立 参考Schneider等[8]建模方法,取20只雌鼠和10只雄鼠,晚7时将雌雄鼠按2∶1的比例合笼过夜,实验动物用苦味酸标记。第2天早晨对雌鼠的阴道涂片观察,如受精则标记为妊娠(E)第1天(E1)。在E12.5时,取10只孕鼠给予250 g/L的VPA(600 mg/kg)腹腔注射,产下的后代鼠作为VPA干预组;另取5只孕鼠同时点通过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产下的后代鼠作为对照组。取生后第7~10天的后代鼠行负向性实验,示VPA干预组后代鼠的方向感及运动机能总体低于对照组后代鼠,表明孤独症模型建立成功。

1.3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以后代鼠出生当天为生后第1天(P1),于P35时,从VPA干预组中随机取30只分为模型组、自噬抑制组(3-MA组)和自噬增强组(Rap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MA 5 mg/kg和雷帕霉素5 mg/kg;同时,对照组后代鼠10只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

1.4 刻板重复行为评价 采用自梳理实验。P42时,将每组大鼠置于标准鼠盒(30 cm×25 cm×20 cm)中,盒底于1 cm敷料覆盖,以阻止大鼠挖掘盒底。大鼠在盒内适应5 min后,观察大鼠的行为;用秒表计数10 min内自身梳理各个部位的总时间(以下简称为梳理时间),评价大鼠的刻板重复行为。

1.5 社交能力评价 采用三箱实验。自制木箱120 cm×45 cm×50 cm,木箱中间由两块板隔开,中间格长度为60 cm,每边长30 cm。两块板下方均有一个开口,允许实验鼠自由通过。分为三个步骤(每个阶段记录10 min):①P42时,将测试大鼠放入笼中,允许自由通过每个格子;②前10 min:将同一性别的未与测试大鼠接触的陌生鼠1引入其中一个侧室,另一个侧室则为空鼠笼;③后10 min:陌生鼠1仍然在笼子的一侧,笼子的另一侧是一只新的不熟悉的大鼠(陌生鼠2)。在其他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记录大鼠前后10 min分别在不同格子的停留时间,评价大鼠的社交能力,其中前10 min是社交测试,后10 min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行为测试。

1.6 海马组织病理改变观察 采用HE染色法。P42时处死大鼠,取各组海马组织,脱水、石蜡包埋,冠状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

1.7 海马组织Syn、PSD-95、Gephyrin蛋白表达检测 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取各组海马组织,脱水、石蜡包埋,免疫组化可见阳性细胞的细胞膜染成棕色,采用阳性细胞百分比与染色强度相结合计算积分,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判[9]。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蛋白半定量检测。P42时,将各组大鼠在冰上断颈处死,迅速取海马组织,称重后放入EP管中,加入RIPA裂解液后提取蛋白。测总蛋白浓度,取40 μg总蛋白样品于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炳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半干转方法将蛋白转到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5%脱脂牛奶封闭1 h后,再加一抗4 ℃过夜(Syn兔抗鼠单克隆抗体1∶500、PSD-95兔抗鼠多克隆抗体1∶1 000、Gephyrin兔抗鼠单克隆抗体1∶2 000、β-actin兔抗鼠多克隆抗体1∶2 000);次日用TBST洗膜,再加二抗(山羊抗兔IgG 1∶10 000)室温孵育1.5 h,再用TBST洗膜,ECL发光液曝光,用Image J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PSD-95/Gephyrin比值。

2 结果

2.1 各组刻板重复行为比较 对照组、模型组、3-MA组、Rap组梳理时间分别为(28.40±9.41)、(49.70±10.29)、(71.40±11.44)、(30.50±9.01)s,模型组梳理时间长于对照组,3-MA组梳理时间长于模型组,Rap组梳理时间短于3-MA组(P均<0.01)。

2.2 各组社交能力比较

2.2.1 社交测试结果 前10 min,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放有陌生鼠1的格子中停留时间缩短,而在放有空鼠笼的格子中停留时间延长(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3-MA组在陌生鼠1的格子中停留时间缩短(P<0.05),而与在空鼠笼的格子中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组在陌生鼠1的格子中停留时间延长,在空鼠笼的格子中停留时间缩短(P均<0.05)。见表1。

2.2.2 好奇行为测试结果 后10 min,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放有陌生鼠1的格子中停留时间延长,而在放有陌生鼠2的格子中停留时间缩短(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3-MA组在陌生鼠1的格子中停留时间延长,在陌生鼠2的格子中停留时间缩短(P均<0.05);Rap组在陌生鼠1的格子中停留时间缩短,在陌生鼠2的格子中停留时间延长(P均<0.05)。 见表1。

表1 各组社交能力测试停留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2.3 各组海马组织病理改变 HE染色示,对照组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密集,形态正常;模型组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出现核固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3MA组、RAP组可见海马组织CA1区上散在核固缩,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见图1。

注:a为对照组,b为模型组,c为3-MA组,d为Rap组。

2.4 各组海马组织Syn、PSD-95、Gephyrin蛋白表达比较

2.4.1 免疫组化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yn、PSD-95阳性细胞数增加,Gephyrin阳性细胞数减少(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Rap组Syn、PSD-95阳性细胞数减少,Gephyrin阳性细胞数增加(P均<0.05);3-MA组Syn、PSD-95阳性细胞数增加,Gephyrin阳性细胞数减少(P均<0.05)。见表2、图2~4。

2.4.2 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Syn、PSD-95蛋白表达均上调,Gephyrin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3-MA组Syn、PSD-95蛋白表达均上调,Gephyrin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Rap组Syn、PSD-95蛋白表达均下调,Gephy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均<0.05)。见图5~7。

表2 各组海马组织Syn、PSD-95、Gephyrin蛋白表达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注:a为对照组,b为模型组,c为3-MA组,d为Rap组。箭头示阳性细胞。

注:a为对照组,b为模型组,c为3-MA组,d为Rap组。箭头示阳性细胞。

注:a为对照组,b为模型组,c为3-MA组,d为Rap组。箭头示阳性细胞。

2.5 各组海马组织PSD-95/Gephyrin比值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SD-95/Gephyrin比值上调;与模型组相比,3-MA组PSD-95/Gephyrin比值上调;与模型组相比,Rap组PSD-95/Gephyrin比值下调(P均<0.05)。见图8。

3 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功能失调与孤独症有关[10]。大脑正常的发育需要一定水平的抑制,如果抑制功能丧失将导致孤独症[11]。突触是连接和传递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效应细胞之间的特化结构,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基于其结构及数量的完整性。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大脑内存在过多的突触,一旦用药物消除这些突触,可改善孤独症行为。Lo等[12]研究表明,兴奋性/抑制性回路失衡影响突触功能是导致孤独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恢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对改善孤独症症状至关重要。

注:左图为Western blotting法蛋白表达条带图。右图为各组比较结果,*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注:左图为Western blotting法蛋白表达条带图。右图为各组比较结果,*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注:左图为Western blotting法蛋白表达条带图。右图为各组比较结果,*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VPA是作为一种抗癫痫药在临床中运用[13]。怀孕期间暴露于VPA已被证明会增加儿童孤独症的风险,此外,产前暴露于该药物的啮齿动物显示出人类孤独症样行为表型特征,可能与破坏胚胎大脑发育的时空窗口相关[14]。因此,本研究参考Schneider等[8]的建模方法,采用VPA进行孤独症建模。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梳理时间延长,前10 min模型组大鼠在放有陌生鼠1中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后10 min在放有陌生鼠2中停留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表明孤独症大鼠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及社交能力障碍;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出现核固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表明孤独症大鼠中神经细胞结构被破坏,可能与孤独症发病相关。

自噬相关通路被异常诱导,导致自噬活性降低,与孤独症相关,雷帕霉素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自噬相关通路,增强自噬可恢复部分孤独症样行为[15]。本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3-MA组梳理时间延长,前10 min 3-MA组大鼠在放有陌生鼠1中停留时间较模型组缩短,后10 min在放有陌生鼠2中停留时间也较模型组缩短,提示抑制自噬可加重重复刻板行为及社交能力障碍;与模型组相比,Rap组梳理时间缩短,前10 min Rap组大鼠在放有陌生鼠1中停留时间较模型组延长,后10 min在放有陌生鼠2中停留时间也较模型组延长,提示增强自噬会减轻重复刻板行为及社交能力障碍。

研究发现,自噬可通过调节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途径调控突触生长及功能[16]。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可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突触包含Syn、兴奋性突触PSD-95和抑制性突触Gephyrin等。Syn是一种位于突触囊泡膜上的突触蛋白,主要用于反映突触的数量。PSD-95是在谷氨酸能神经元PSD中发现的兴奋性突触后膜上脚手架蛋白,只分布于突触后膜下方的突触活性区中,是突触后的标记分子,参与调节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的平衡[17]。研究发现,PSD-95发育和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智力低下、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变性病等。Gephyrin是一种突触后支架蛋白,对抑制性突触中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聚集至关重要,Gephyrin基因的缺失会导致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癫痫发作在内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可能与扰乱了海马神经元中抑制性突触的正常的聚集相关[18]。

研究发现,增强自噬可促进对Syn的降解,恢复合成与降解间动态平衡。PSD-95的降解导致了突触的消失,而清除过剩的PSD-95有利于改善孤独症症状[19]。并且抑制性突触的减少可通过增强自噬来逆转[20],进一步恢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的平衡。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Syn、PSD-95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增加,Gephyrin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降低,且PSD-95/Gephyrin比值上调,提示孤独症大鼠海马组织中兴奋性突触增加、抑制性突触减少,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与模型组相比,3-MA组Syn、PSD-95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增加,Gephyrin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降低,且PSD-95/Gephyrin比值上调,提示抑制自噬可进一步促进海马组织中兴奋性突触增加、抑制性突触减少,加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与模型组相比,Rap组Syn、PSD-95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降低,Gephyrin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增加,且PSD-95/Gephyrin比值下调,提示增强自噬可使海马组织中兴奋性突触减少、抑制性突触增加,恢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的失衡。以上结果表明,孤独症大鼠中兴奋性突触上调、抑制性突触下调,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当增强自噬时,恢复了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的平衡,改善了孤独症症状,表明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与孤独症发病相关。

综上所述,自噬影响孤独症大鼠的社会行为,孤独症大鼠存在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增强自噬可恢复孤独症大鼠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失衡,从而改善孤独症症状。

猜你喜欢

抑制性兴奋性格子
抑制性建言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数独小游戏
吐哈油田神泉8区块有机盐钻井液技术现场实践
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
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分析
数格子
填出格子里的数
格子间
钻井液及油气层保护技术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发生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