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低海拔区域烤烟移栽期研究

2019-05-13柯美福刘永鹏王传义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原烟烟株农艺

薛 峰, 柯美福, 赵 鹏, 陈 镇, 刘永鹏, 朱 峰, 王传义

(1.安康市汉滨烟叶分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市烟草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3.中国农业科学院 烟草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1)

烟叶的生长发育受到气温、雨水、光照、海拔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一定区域的气候条件一般难以人为改变,只能趋利避害,移栽期是调节烟叶整个大田生育期的主要手段,也是使烟叶能够合理充分利用光照、雨水等气候资源的重要措施[1~6]。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是陕西省的主烟区,常年种植烤烟0.67万hm2左右,主要集中在海拔600~1 000 m的中高山,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高山移民、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中高山农户急剧减少,传统的单户、小面积种植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海拔400~600 m的浅山、川道区域,有丰富的土地及光、热等资源,便于开展机械化作业,是安康烟叶发展的重点潜力区域,但是低海拔烟区从日照、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来看,多数年份在6月底7月初进入伏旱,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影响烤烟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在8月下旬后就进入连阴雨季,叶部病害开始大量发生,不利于上部叶的正常成熟。针对此,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不同移栽期下的烤烟生长发育差异,筛选出适宜安康浅山、川道区域的烤烟移栽期,为主烟区转移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储备技术力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7年在安康市汉滨区建明办西山村烤烟示范园进行,试验点海拔450 m,土壤为黄棕壤,前茬为绿肥翻压,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云烟87。育苗方式为小棚漂浮育苗,育苗时间为2017年2月17日。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4月20日移栽;4月25日移栽;4月30日移栽;5月5日移栽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3个区组,每小区4行,60株,行株距为1.2 m×0.5 m。

1.3 测定方法

(1)生育期及农艺性状:按照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YC/T 142-1998)[7]记载各处理的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中心花开放期、成熟期等生育期,测定株高、茎围、有效叶、节距和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每处理选代表性烟株10株,标记烟株的第 4-6叶位(下二棚烟叶)、9-11叶位(腰叶)和14-16叶位(上二棚烟叶),在移栽后30 d、40 d、50 d及平顶期,测定烟株农艺性状,在烟叶烘烤后测定单叶重。

(2)经济性状:按照烤烟(GB 2635-1992)[8]评定原烟外观质量,并进行分级测产。

(3)内在质量:原烟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值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

方差分析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9],图表采用EXCEL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移栽期的烤烟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见,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烤烟大田生育期缩短,伸根期缩短趋势明显,5月5日移栽处理较4月20日移栽处理的伸根期缩短3 d,大田生育期缩短4 d。这与移栽推迟,气温升高,利于烟株前期地上部生长有关。

表1 不同移栽期的生育时期

2.2 不同移栽期的烤烟农艺性状比较

从图1可见,株高在移栽后30 d,各处理差异不大;在移栽后40 d、50 d,5月5日移栽处理较其他处理明显高;最终定型时,5月5日移栽处理较其他处理明显低,其他处理差异不大。从图2可见,茎围在移栽后30 d、40 d,各处理差异不大;在移栽后50 d,5月5日移栽处理较其他处理明显大;最终定型时,随移栽推迟,各处理的茎围依次减小,5月5日移栽处理最小,4月20日移栽处理最大。从图3可见,节距随移栽期的推迟,依次增加,在移栽后50 d后,这种差距更加明显。从图4可见,留叶数在移栽后30 d,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有增加趋势;在移栽后50 d这种趋势依然存在,但最终留叶数却是随移栽期推迟呈减少趋势。从图5可见,最大叶的面积,在移栽后30 d,5月5日移栽处理较其他处理明显大;在移栽后40 d、50 d,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有增加趋势,但最终各处理差异不明显。综合来看,在生长前期,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株高、节距、茎围、叶片数、最大叶叶面积的增加速度都有逐渐加快的趋势,5月5日移栽处理的增加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处理;但在生长后期,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各农艺性状的增加速度有逐渐减慢的趋势,5月5日移栽处理的增加速度明显慢于其他处理;最终在平顶期,各农艺性状定型时,却是移栽较早的4月20日处理和4月25日处理的农艺性状要好,主要表现在有效留叶数多、茎围粗、节距适宜。

图1 不同移栽期的株高

图2 不同移栽期的茎围

图4 不同移栽期的留叶数

图5 不同移栽期的最大叶叶面积

2.3 不同移栽期的单叶重比较

从图5可见,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各处理的平均单叶重有降低趋势,4月20日移栽处理和4月25日处理移栽的平均单叶重差异不大,各部位单叶重的规律和平均单叶重相近。

2.4 不同移栽期的原烟外观质量比较

由表2可见,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中部烟叶的颜色有变淡趋势,身份有变薄趋势,油分有减少趋势,色度有降低趋势。4月20日移栽处理和4月25日移栽处理的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差异不大,4月25日移栽处理的在颜色和油分上表现更好一些。

图6 不同移栽期的单叶重

表2 不同移栽期的原烟外观质量

2.5 不同移栽期的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3可见,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烤烟产量和产值均呈下降趋势,4月20日移栽和4月25日移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均以4月25日最高。

表3 不同移栽期的烤烟经济性状

注: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差异。

2.6 不同移栽期的原烟内在质量比较

由表4可见,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含C物质总糖呈降低趋势,含N物质烟碱呈增加趋势,糖碱比呈降低趋势,4月20日移栽和4月25日移栽差异不大,这说明推迟移栽期不利于糖的积累,反而促进氮的吸收,不利于烟叶酸碱平衡;4月25日移栽处理的烟叶感官评析质量最好,主要表现在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余味舒适、杂气较少、刺激性较小。

表4 不同移栽期的原烟内在质量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来看,安康浅山川道烟区4月20日至25日移栽,烤烟种植效益最好。随移栽期推迟,产量、产值、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农艺性状呈变差趋势;农艺性状的生长速度在现蕾以前,随移栽期的推迟呈加速趋势,从现蕾至平顶期呈减速趋势。

移栽期与气候的关系最为密切,气候随经纬度、海拔、阴阳坡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也因山体的坡向多样性形成各种各样的局域性气候,这造成不同区域的最适移栽期不同。就同一区域,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质量、农艺性状的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王克占等[10]研究认为,山东省泰安市的以5月7日至27日为适宜移栽期,5月17日为最佳时期;随移栽时间的推迟,株高和总叶数变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徐茜等[11]研究认为,福建南平烟区以3月15日移栽最佳;不同移栽期对于烟株的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大,对产值、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张喜峰等[12]研究认为陕西旬阳592 m海拔区域,烤烟 K326的最适宜移栽期为5月10日;随移栽期推后,各主要生育期均向后推迟,大田生育期缩短,产量、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李文卿等[13]研究认为,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烟株株型明显增大,伸根期明显缩短;产量和产值先增加后降低,均价影响不显著;烟碱呈下降趋势,总糖影响不大,糖碱比呈上升趋势。端永明等[14]研究认为,昆明烟区的烤烟移栽期受雨季开始的日期影响比较大,4月25日-5月10日为合理的移栽期。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上都认为移栽期推迟会造成烤烟大田生育期缩短、前期生长速度加快,这与本研究的结论相同,但对农艺性状、产量、均价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论各不相同,这可能与各区域的气候因子及其组合的差异有关。

笔者研究的结论对秦巴山区浅山、川道地区是有指导意义的,该区域由于海拔低、温度高、光照强,在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较中、高山海拔区域更容易受到初夏旱、伏旱的影响,而试验结论表明较早的移栽期产质量表现好。这可能是因为,较早移栽,不仅可以减小干旱影响,而且由于前期温度低,烟株生长较慢,有利于根系生长和烟叶有机物的积累,为后期产质量的形成打好了基础,在2017年,安康地区遭受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最高温干旱天气,试验区早栽的烟叶在生长前期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减小了高温干旱灾害的影响。下一步计划进一步验证试验结论,并深入探索该区域气象因子作用于产质量的机理,寻找最适宜移栽期所对应的气候因子组合。

猜你喜欢

原烟烟株农艺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平库条件的配方打叶复烤均质化技术
原烟入库过程微波灭菌和调节水分试验研究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原烟批次管理探索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