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豫光信息化建设的“拓荒者”
——记2018年度豫光集团劳动模范赵庆波

2019-05-13郑婕

中国有色金属 2019年9期
关键词:拓荒者信息中心融合

郑婕|文

如果给河南豫光的信息化建设绘制一张坐标图,横轴一定是“国家信息化500强企业”“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等一连串的荣誉称号,如同一颗颗闪耀的群星,让豫光在大数据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竖轴就是ERP项目建设,所有数据统一管理,互联互通,为豫光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保驾护航;而坐标的原点一定是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赵庆波和他的团队,正是他们用实干和智慧为豫光编织了一幅幅便捷、快速、智能的信息版图,为豫光实现“工业4.0”夯实基础,筑牢保障。

1989年,大学毕业后已经在洛阳744军工厂工作了5年,从事着对口专业计算机自动化的赵庆波毅然选择回到济源,来到豫光,一干就是30年。从微机室到信息中心,从会计电算化到如今的两化融合,走过的每一步,赵庆波都了然于心。

2017年,赵庆波接手了ERP(GS7.0)项目,建立公司统一的管控平台,实现供应链、资金链、人力资源、行政办公等等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单就财务整合来看,就需要从原来的单体核算中的五十几套毫无关联的账目整合到一个管控平台中,实现集团统一管理。整体项目工作量多、难度大、牵涉面广,压力一股脑堆到了他的身上。

“这事要做好可不容易!”项目之初,公司领导就反复给他加压打气。

“既然干了!再难也要干好!”他没有丝毫犹豫。

作为项目实施的牵头人,赵庆波深深懂得,豫光如今的发展正如一艘行驶稳健的航船,而整个ERP项目的实施,如同要通过一条布满礁石的航道。只有沉到一线去,到车间、到仓库、到原始数据流入到系统的地方去,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各方矛盾也逐步凸显。公司各部门、项目实施方浪潮公司、作为今后运营维护的信息中心,赵庆波在多方的意见中斡旋,能解释通的顺利解决,解释不通的各持己见,过后还要安抚各方。这对于一个埋头多年专心搞技术的“程序猿”来说,沟通成了赵庆波最大的掣肘。好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年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不断学习的知识结构支撑他在这场项目的博弈中游刃有余。

2018年农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腊月二十九。一到下班时间,整个办公楼里几乎静悄悄的,大家都急于回家过年,可只有信息中心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赵庆波和他的团队忙了一整年,每天都在不断的开会、沟通中度过。趁着大家手头的工作都告一段落,他们用这个时间坐在了一起,用头脑风暴互相取长补短。那晚,信息中心的灯一直亮到了十点。在赵庆波的带领下,大家都忘记了回家过年的急切心情,每一个人都无比笃定。

在采访中,信息中心的同事告诉笔者:“我们主任不光从工作中手把手教我们技术,在生活上也是一点一滴的激励着我们。”2018年随着ERP项目的不断推进,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也正式启动,加班、接待客户几乎成了他每天下午下班后的工作状态。

赵庆波说:“成绩都是大家干出来的!”话不多,但却在脚踏实地干着实事。ERP建设已经基本打通,赵庆波和他的团队知道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们:共享中心的建设、整体项目的不断优化适应,更多的挑战还在前方等着!

猜你喜欢

拓荒者信息中心融合
中国航天“拓荒者”——王希季
《拓荒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融合》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徐剑:道路养护“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