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丝特?沃特斯》和《德伯家的苔丝》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塑造技巧对比分析

2019-05-11史安艳

时代人物 2019年20期
关键词:莫尔哈代苔丝

史安艳

以19世纪70年代早期的英国为背景,《伊丝特·沃特斯》的作者是乔治·莫尔。讲述的是一个年轻、虔诚的女人,来自一个贫穷的工人阶级家庭,她在做厨房女佣的时候,被另一个雇员勾引,怀孕,并被抛弃,不顾一切地决定把孩子独自抚养。乔治·莫尔作为一位自然主义作家,是最早吸收法国现实主义者经验教训的英语作家之一,尤其受到左拉作品的影响。

读完《伊丝特·沃特斯》之后,我们可能会想到另一部小说,那就是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众所周知,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他在作品中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悲剧情节。《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巨著之一。故事发生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苔丝也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女儿。她和以斯帖有相似的经历,被引诱生了孩子。但她的孩子死了。她的生活更悲惨。最后,她因谋杀罪被处以绞刑。

这两部小说主人公之间的亲和力令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吃惊。苔丝和伊丝特都必须面对不可逾越的社会和经济障碍,虽然他们都是社会的受害者,但伊丝特与苔丝相反,她不是一个可怜或悲惨的堕落妇女,没有以救赎的方式死去。莫尔并没有给女主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她摆脱了苔丝的情感和身体上的脆弱。她不仅没有像其他的文学角色那样受到惩罚,她还继续完成她的主要任务——抚养儿子。由于不同的作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和人物刻画手法必然不同。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无论是从形象、象征、主题的探讨,还是从人物的分析,都有大量的批评。而小说中关于哈代的环境与性格、宿命论与达尔文主义等主题是《苔丝》阅读中讨论最多的话题。

而国内学术界对《伊丝特·沃特斯》的研究还很少。《文学史》、《文学指南》却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乔治·莫尔,所以,乔治·莫尔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很少有研究能将《德伯家的苔丝》和《伊丝特·沃特斯》作对比。这样,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这两部作品,更好地了解当时人民生活所反映的外国文学。

第一章:主题比较分析

《伊丝特·沃特斯》的主题

乔治·莫尔的《伊丝特·沃特斯》是在劳工运动、妇女运动、性别角色转变、新监护权和单身母亲等问题的激烈争论时期出版的,尽管其主人公缺乏一些典型的新女性特征,但可以作为一部新女性小说来解读。伊丝特不是一个独立的、解放的中产阶级或上层阶级妇女,而是一个受害的下层阶级女英雄和一个决定抚养她私生子的典型母亲,正因为如此,她一生都在艰难和贫穷中挣扎。这部小说真实地描写了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的下层阶级贫困、被引诱、遗弃、新女性和单亲家庭。

《伊丝特·沃特斯》的主要是对维多利亚晚期的贫穷、下层阶级的经济剥削和贫穷单身母亲的困境的一项非感性的研究。伊丝特是19世纪初由于女性就业机会的增加而出现在英国社会的一个工人阶级经济独立新女性的原型。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单亲的现状,并决心独自抚养他们的孩子,尽管要面对所有的不利和负面影响。

这部小说也阐释了女性主义思想。当伊丝特喝醉后和威廉一起吃禁果时,除了从小接受的宗教信仰给她罪恶感外,她并没有固守所谓的“贞操”。波伏娃曾经说过:“人类在恐惧和欲望之间,在被不可控制的力量控制的恐惧和战胜它们的意志之间的犹豫,在童贞神话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处女是女性神秘的最高形式,是男性所恐惧、渴望、甚至要求的;这一方面同时也是最令人不安和最迷人的。”(波伏娃,1949:206)

通过伊丝特的故事,莫尔揭露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正。例如,贫富差距和不公正现象隨处可见。一方面,家徒四壁,下层人和穿着破烂的衣服的下人;另一方面,奢侈和富足,贵族花钱如流水。然而,伊丝特确曾有三十个小时没有食物吃。莫尔,原本出于艺术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刻意描绘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仆人,慷慨地同情弱势群体——未婚母亲,给予她们的生命意义、纯洁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肯定和赞美。

《德伯家的苔丝》的主题

这两部小说的相同情节是“私生子”。莫尔通过埃丝特的故事揭露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正。不同的是,通过苔丝的故事,哈代探索了命运的残酷。

小说的副标题将苔丝命名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表明了哈代对他的女主人公的看法,她被引诱、抛弃,最后被处以绞刑。尽管苔丝遭遇了许多不幸,哈代仍然认为她是他最可爱的女人,受到命运的残酷折磨。苔丝是个无辜的女孩,无意犯罪。这部小说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席卷英国后社会经济、道德和习俗的深刻变化。

不幸是《德伯家的苔丝》的中心主题之一。在小说的开头,苔丝是一个无辜的、没有受过教育的农家女孩,被从家里打发出去当佣人。随后,她遭受了一系列的个人灾难,包括被雇主的儿子亚历克强奸,非法生育一个孩子,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失去了孩子,被丈夫遗弃,以及因谋杀亚历克而被判处死刑。哈代认为,这些不幸是命运摆弄苔丝的结果,她自己也无法阻止这一切。因此,命运和机遇也是小说的重要主题。

其中一个主题是,社会对男女规定了不公平的规则,也就是说,性的双重标准。在苔丝一生的种种不幸中,哈代强调了整个社会对苔丝的不公平待遇。社会谴责她是一个不洁的女人,因为她被强奸,而安吉尔的婚前婚外情只是提到。哈代认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许多习俗对个人、特别是对妇女都是压迫性的,在苔丝看来,社会的专横规则简直毁了她的生活。

哈代在社会和力量方面也非常强调男性对女性的权力。亚历克显然以许多可怕的方式支配着苔丝,但安琪尔也对奶牛场的女人们行使权力,驱使雷蒂和玛丽安自杀未遂和酗酒。苔丝愤怒地写信给安琪尔,最终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积极的代理人的角色,而她对亚历克的最后一次谋杀更是达到了极致,凸显了哈代对维多利亚社会妇女受压迫的批判。苔丝只有通过谋杀男性,才能改变她的生活,逃离男性的压迫,然后导致她自己被处决。在她这个位置上的女人是逃不掉的。

第二章: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伊丝特的女性形象

伊丝特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低阶层女孩,她必须在家政部门找工作。尽管她有一个温暖的微笑,但她自然的表情却相当阴沉和凄凉。她的生活被另一个年轻的仆人的幽会破坏了,这个年轻的仆人让她怀孕并且未婚。由于她选择打破惯例,留下孩子,这种不幸的情况变得更糟。她对上帝的虔诚和忠诚使她成为其他仆人的蔑视对象,但她要好好服侍她,同时还要处理怀孕的耻辱、失去工作、医院腐败、无休止的贫穷、在济贫院里度过的时间、最终与孩子的父亲结婚等问题,因为孩子的父亲参与了赌博,当他的痴迷导致早逝时,留下了伊丝特和孩子身无分文。

伊丝特被遗弃并独自抚养孩子,与她对父权社会的反抗是分不开的。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伊丝特,虽然出身低微,却从未接受过教育,她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不仅有地位的成分,而且还有作为弱势女性群体的意识。因为与她主要的矛盾和冲突不是来自上下层人民,而是来自地位相当的人或具有比较优势的人。

更重要的是,伊丝特虽然处境艰难,却不愿意跌倒。在充满阴谋的社会里,做一个女人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做一个无助的单身母亲了。有多少像她这样的下层妇女为了生计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正如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批评家肖沃尔特所评论的那样,伊丝特拒绝威廉,拒绝所有认为贫穷女人应该堕落去依靠男人,不仅意味着“个人抵抗”,还意味着挑战非理性的男性优越感和男性特权。

至于她坚忍不拔,靠自己的辛勤耕耘养育自己的儿子,则是在写一首“生命剧”一首壮丽的生命赞歌!以斯帖无疑是一个固执、意志坚强的女孩,但也不乏所有女人的共同之处,即爱情、母爱。

苔丝的女性形象

苔丝是《德伯家苔丝》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忠诚的年轻女子,生活在马洛特村的贫困家庭。苔丝有强烈的责任感,她致力于为家庭尽最大努力,尽管她的经验不足和缺乏教育使她极易受到伤害。当她父亲发现与德伯家族的贵族血统有联系时,她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结果苔丝被派到德伯家族的豪宅工作。不幸的是,当她被亚历克·德贝维尔强奸并怀孕后,她越来越陷入不幸。可怕的讽刺是,苔丝和她的家人与德伯家族的这一分支根本没有关系:亚历克的父亲,一个名叫西蒙·斯托克斯的商人,在他退休后就改了这个名字。

苔丝聪明,引人注目,以其深刻的道德敏感性和激情而著称,无疑是这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说的中心人物。但她也不仅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哈代让她有点像神话中的女主人公。她的名字,特雷莎,回忆起阿维拉的圣特雷莎,另一个殉道者,其对更高憧憬牺牲了她的生命。叙述者自己有时把苔丝描述成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女人,而是一个更接近于女性神话的化身的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苔丝代表了19世纪末英国农业工人角色的变化。苔丝仅仅受过非学校教育的父母的教育,但经济上的限制使她无法升入更高的生活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她的措辞虽然比她母亲的措辞更为优美,但并不完全达到亚历克或安吉尔的水平,她在社会和文化上都处于两者之间。因此,苔丝是十九世纪英国阶级观念不明确和不稳定的象征,旧的家族血统保留了他们早期的魅力,但寒冷的经济现实使纯粹的财富比内在更重要。

除了她的社会象征意义,苔丝在宗教意义上代表了堕落的人类,苔丝在基督教神学中被称为原罪,即所有人类生活的堕落状态,即使像苔丝自己一样,在杀死亚历克之后,他们也不完全或直接为他们的罪行受到惩罚。这种折磨代表了苔丝最普遍的一面:她是人類的神话,因此,她不是为自己一个人的罪行而受苦,过着比她应得的更堕落的生活。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埃丝特的故事中看出,摩尔揭露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正,对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妇女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不同的是,通过苔丝的故事,哈代探索了命运的残酷,表达了他对社会变迁的不满。

参考文献

[1]Beauvoir Simone De, The Second Sex Trans

[2]Genette, Gerard. Narative Discourse [M]. Trans. JanesE. Lewin. Ithaca: Cornell UP, 1980

[3]Hardy, Thoma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 Harper & Bros, NY, 1892

[4]Lanser, Susan S. The Narrative Act: 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tion [J].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5]Moore, George. Esther Waters[M].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David Skilt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Regan, Stephen. Introduction to George Moore's Esther Wat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7]杰拉德·普林斯著. 《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M] 徐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

[8]申丹,王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

[9]托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丝》[M]  吴笛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9

猜你喜欢

莫尔哈代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格雷马斯符号学解读
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骑笤帚疙瘩的小男巫
最奇葩重婚犯:25名妻子145个孩子
The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哈代之家
加男子娶27妻生145子 却反对一夫多妻合法化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