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德治和法治思想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2019-05-11刘寿广

市场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德治法治

摘 要:以德治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加入德治的元素,主张德法并济,以法治代替人治,这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也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超越。因此,在探索传统德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时,一定要立足于当前国内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传统德治思想加以分析、研究,并找出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德治;法治;以德治国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164-02

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形成的,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德主刑辅”,随后又历经各朝各代诸多思想家的完善,成为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主导治国理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德治和法治思想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法律发展的进程被迫中断。到“文革”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受到沉重的打击,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德治其发展进程也受到了严重地阻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期,也是改革的深水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法治建设的进程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脚步,使得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进程中出现社会道德意识缺失、社会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和国家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法治和德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的现代意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一、 重视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素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所追求的一种“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近代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共产主义,即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除了阶级的和重大的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意识和道德素质。可以看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与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大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这种社会建立的前提就在于人人有德、人人用德、人人爱德。201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传统社会的道德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克己复礼”以达到“仁”的境界,现代社会中人们为追逐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如果想像古人那般通过自我约束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行不通的。以德治国,其内在包含着对道德建设的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广泛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道德教育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存在,只是形式跟方法不同,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只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政权,丝毫不顾及普通百姓的意愿,导致底层百姓对封建统治怨声载道,这也是朝代更迭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代中国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时有必要借鉴传统道德教育得失,并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公民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所应该遵循的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也属于社会道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当然这不是法律的规定,而是人們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这种规则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当前的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自私自利现象严重,集体主义意识缺失。这就急需道德教育来约束人们无限的欲望,重建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成员们的爱国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提高他们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遏制经济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 弘扬传统道德,重铸民族信仰

封建社会中国传统信仰主要依靠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道德关怀作支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文革”的洗礼原有的信仰体系已基本崩塌。改革开放后,西方自由民主文化逐渐在中国范围内传播,对我国原有的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以致现在西方的道德思想在我国肆意横行。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这种思想或多或少的会对青少年产生对本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不认同感,严重阻碍了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生成。

信仰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灵魂的自我形象,是人对终极价值的肯定、持有和关怀,是人对自我超越性的一种执着的探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儒家文化,应该再一次站上历史舞台,弘扬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儒家文化,重铸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抵御外来文化对我们道德观念的侵蚀。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信仰,不会被世俗文化和科学技术所掩盖。任何一种道德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幻都会赋予其新的内容,有些文化适合于过去,有些文化适合当代。因此,我们在弘扬和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时,必须加以辩证看待。例如,我们可以赋予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新的时代精神,从一切为人民服务的角度看孟子的“民本”思想,可以把它看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当然儒家传统道德教育也有其积极一面,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主要思想的传统道德体系构成了中国古代道德思想阵地,孕育出董仲舒、程颢、程颖等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 “德治”需德政,必须提高官员的道德品质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個政权的威信不仅在于它的合法性,还在于掌握国家公共资源和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榜样带头作用。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气的质量与政府的公正廉明。目前,一些政府官员的知识水平较高,与之相匹配的道德素养却没有达到与知识水平相等的地位,使得官员在行使权力治理国家时出现一系列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问题,对共产党领导政权的威信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因此,公职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谨德慎行、严于律己,逐步养成“天下为公”“廉洁奉公”的高尚官德,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为了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治人先治己,以德治国,必须先“治理”公职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他们的道德示范作用,使公职人员与公民的关系能达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的这种亲密关系。

四、 德法并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并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宪法》《民法》《商法》等;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与法律都是一种社会规范,法律用文字记录下来,告诉人们怎么做,而道德来自习惯,大家共同遵守,无须文字规定,告诉人们怎么做的方法在于内心的约定俗成。传统社会的德治和法治在社会治理中各自发挥其作用,法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规范社会行为,德治通过人们内心的自觉来约束其行为。但是,单纯地依靠法治会导致社会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而单纯地依靠德治则会丧失政治威慑力。即使是处于封建时期的中国在实行德治是也是以德主刑辅来阐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子为政,焉用杀”“化大行故法不犯,法不犯故刑不用”道出中国古代对百姓的治理主要是依靠道德教化为主,法律惩罚为辅。这种德主刑辅的政策是建立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的,天子受命于天,因此不受法律约束。

当代中国提倡以德治国,并不是减少或削弱法治的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如此重视德治都没有否定法治的必要性。在看待德治和法治两者之间的关系孔子曾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认为德治和法治应该放在比较平等的地位。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言:“刑愈轻而愈不足以厚民之俗,往往反以长其悖逆作乱之心,而使狱论之愈繁。”他认为过度的德治会导致法律失去威慑力,造成社会混乱。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传统治国方略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对传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法治和德治在功能与作用上是互补的,法治维护的是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德治引导的是公民内心的道德品质。因此,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由此看来,我党提倡的以德治国,必须是在法治建构下的以德治国。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任何一种法律的提出、制定和颁发都需要经过公民的道德检验来获得民众的认可,否则法律便失去公正性。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依靠社会规范、内在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法律可以通过其强制性来引导社会舆论,强化道德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因此,以德治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汲取中国古代传统德治和法治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崔高维.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民族的根与魂[N].人民网,2014-7-31.

[3]张学贤.论语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78-179,185-187.

[4]曾振宇,傅永聚.春秋繁露新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90.

[5]黎靖德.朱子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62.

作者简介:

刘寿广,男,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德治法治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荷叶礼赞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一部深度探讨德治问题的佳作
哪些游戏更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