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延迟退休对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以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施为背景
2019-05-11薛惠元
殷 俊,田 勇,薛惠元
(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言
自1998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职工医疗保险在解决城镇职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职工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的不断扩大,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也日益增多,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达29 532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12 971.7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余7 772亿元),职工医保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民生安全最为重要的“防护墙”之一,如何实现职工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成为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
由于我国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其更容易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虽然当前我国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达7 772亿元,职工医疗保险财务状况较为乐观,但在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将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为了缓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未雨绸缪,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组合。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做了明确规定,2017年《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国办发〔2017〕6号文件)决定实施生育保险基金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合并。那么这一系列的政策组合能有效缓解我国职工医疗保险的支付危机吗?这些政策的作用效果又将有什么差异?政策效果将在什么时候显现并持续多长时间?本文将通过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精算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同时进行政策效果评估也能为我国后续的政策安排提供有益建议,这对于保障我国的民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人口预测模型和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来评估生育政策调整、生育保险政策调整、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文中所有的生育保险政策调整均指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测算政策调整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险赤字出现的时间以及规模的影响,并估算各个政策在减小统筹基金赤字规模中的贡献度以及政策发挥的时间跨度。本文以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政策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的机制分析;第四部分是医疗保险精算平衡模型的建立;第五部分是模拟测算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
二、文献回顾
人口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最为重要的参数,生育政策调整和延迟退休都会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目前国内关于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在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部分学者及时跟进研究,探讨了“单独二孩”政策和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曾益、于洪等研究认为,“单独二孩”和延迟退休政策组合有助于缓解职工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能有效改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1-2]。在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后,唐运舒等及时跟进研究了“全面二孩”政策对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3]。
除了探讨政策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外,一些学者也尝试探讨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变化对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曾益等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影响,认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不能提高城镇职工医疗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但是能够改善基金的财务状况[4]。在“全面二孩”政策推出后,曾益等进一步探讨了“全面二孩”政策对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影响,研究认为“全面二孩”能有效降低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赤字[5]。张心洁等则探讨了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新农合基金可持续运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看生育政策调整能够改善新农合基金的财务状况,但是短期的效果并不显著[6]。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后,张心洁等进一步探讨了“全面二孩”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负担的影响,再次证实“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7]。同时曾益等人也研究了延迟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状况的影响,认为延迟退休能够极大改善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困境[8]。国外学者关于医疗保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冲击,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推升了医疗费用的增长。Lubitz、Bohn等人认为人口老龄数的增加会推升医疗费用的增长,导致医疗保险出现支付困难[9-10]。Buchner等认为老人医疗花费在数量和增长速度上都快于年轻人,医疗费用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1]。人口老龄化推升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在国外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
在2017年我国实施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以后,相关学者及时跟进了研究,从两险合并的视角来探讨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黄国武等探讨了两险合并后的筹资机制以及发展路径问题,但是并没有探讨两险合并后的整个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12]。
由当前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关于生育政策调整和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同时曾益、张心洁等学者也对生育政策、延迟退休对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第一未考虑生育政策与退休政策组合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而仅仅分析了单个政策的影响,第二未考虑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背景。而目前黄国武等人虽然研究了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路径以及潜在风险,但是仍未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预测,更没有考虑“全面二孩”和延迟退休的影响,这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因而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创新性:第一,综合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延迟退休的政策组合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第二,分别测算生育政策调整、生育保险政策调整、退休政策调整在缓解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缺口中的贡献度;第三,在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背景下测算生育保险的支出情况以及合并实施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三、政策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的机制分析
(一)生育政策、退休政策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文件)的规定,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相互挤占,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门诊费用,也用于支付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的住院费用,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和继承,个人账户资金一旦用完,就需要患者自负,因而不会处于赤字状态,讨论个人账户的精算平衡也就没有意义,因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精算平衡。按照我国医疗保险的缴费规定,退休职工不用缴纳医疗保险费,而人口结构又是影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最为重要的因素,要实现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就必须增加缴费人口,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未来劳动力人口(也即潜在缴费人口)。由于我国退休职工不用缴纳医疗保险费,则延迟退休也能够增加缴费人口,减少不用缴费就享受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口数目,从而改善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二)生育保险政策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除了通过增加缴费人口来改善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以外,还可以通过制度整合、实现不同制度间的资源调剂的方式来实现基金的收支平衡。我国的生育保险目前存在较大结余,把生育保险基金与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合并一方面可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制度间的调剂余缺,通过生育保险基金与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互济来实现基金的收支平衡。因而要平衡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可以通过增加缴费人口和实现不同制度间的基金共济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即增加缴费人口的方式是当前学界研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而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基金共济的方式当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则试图通过增加缴费人口和基金共济两种方式来研究政策变化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图1 政策调整对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的机制分析
四、医疗保险精算平衡模型
(一)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模型
i年的医疗保险基金收入=i年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i年职工在岗社会平均工资×固定缴费率×划入统筹基金的比例,Pi表示第i年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Ii表示i年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g表示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C1表示医疗保险的缴费率,C2表示生育保险的缴费率,p表示划入统筹基金的比例,则i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Ai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Ai=Pi×Ii-1(1+g)×C1×p+
Pi×Ii-1(1+g)×C2
(1)
i年的医疗保险基金支出=i年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在职职工+退休职工)×i年职工人均住院费用×i年职工住院费用报销比例+i年生育保险享受人数×i年生育保险人均补偿额度,Pi表示i年在职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Ri表示i年退休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Ei表示i年职工人均住院费用,u表示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f表示职工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Fi表示i年生育保险享受人数,Hi表示i年生育保险人均补偿额,h表示生育保险人均补偿额增长率,则i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Bi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Bi=(Pi+Ri)×Ei-1(1+u)×f+
Fi×Hi-1(1+h)
(2)
则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当期余额Ti的计算公式为:
Ti=Ai-Bi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文件)的规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计息办法如下:当年基金筹集的部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按照3个月整存整取的利率计息,设当年筹集基金的利息为r1,结转基金的利息为r2,则第i年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滚存余额Gi的计算公式为:
(4)
Ti表示第i年的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短期收支余额,当Ti<0时,表示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不抵支,出现赤字;当Ti=0时,表示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相抵,实现短期平衡;当Ti>0时,表示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大于支,实现短期盈余。Gi表示第i年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长期累积余额,当Gi<0时,表示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长期收不抵支,出现缺口;当Gi=0时,表示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实现了长期的收支平衡;当Gi>0时,表示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实现了长期收支盈余。
(二)参数设置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本文以“六普”数据为基础采用队列组元法对我国2010—2060年的城镇人口进行预测,并设置当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为5%[注]根据我国首次披露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数据,2014年为5.1%,2015年为5.1%,2016年为5%,2017年的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根据魏谨瑞的研究,本文设定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每下降1%,失业率将上升0.5%[13]。关于经济增速的预测本文采用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的预测并根据当前情况进行修正,2017—2020年经济增速年均为6.5%,2021—2030年为5.5%,2031—2040年为4.3%,2041—2050年为3.5%,2051—2060年为2%,因而可以根据失业率计算出2017—2060年我国的城镇就业人口。本文假定参保者20岁开始参加工作,则20岁至退休年龄阶段的就业人口均视为潜在参保人口,2016年我国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为52.4%,结合往年参保率的增长情况,本文设定我国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每年增长2%直至达到100%的全覆盖,退休职工参保率采用同样的设定。
退休年龄是影响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参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坚持的原则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以及“区分对待,分步实施”[14]。本文依据人社部延迟退休原则以及参考于洪等人关于延迟退休方案的设计设定了如下延迟退休方案:自2022年起开始实施延迟退休,女性每2年延迟1岁,直至男性与女性在2041年实现同龄退休;从2042年起,男性和女性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56年达到65岁退休。
2.总和生育率。生育率的变化是体现生育政策变化最为重要的特征,本文主要采用学术界当前普遍采用的总和生育率指标来表现生育率的变化。对我国未来总和生育率的预测需要首先确定我国当前总和生育率水平,当前我国真实的生育水平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学界普遍对六普数据公布的妇女TFR低至1.18的数据表示质疑,认为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报情况,杨凡、崔红艳等普遍估计2010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5以上[15-16],郭志刚估算出的总和生育率也接近1.5[17],另外各省计生委自估的总和生育率19个省份的生育水平在1.5以上,因而本文依据当前学术界的主流结论把我国当前真实的生育水平定为1.5,在确定当前总和生育率的基础上采用“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对未来的总和生育率进行预测。
图2 不同退休、生育政策下劳动年龄人口和退休人口规模估计
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率以及划入统筹基金的比例。本文假定我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持平,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仍然采用吉姆·奥尼尔的预测并根据当前情况做出修正(同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文件)的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的缴费率应该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因而本文设定缴费率C1为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6号文件)的规定,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征缴。试点期间,可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由于生育保险缴费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且不需要划入个人账户,本文仍然将生育保险缴费单独列出,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我国需要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其中生育保险缴费率下调0.5%,下调前我国的生育保险缴费率一般在1%左右,因而本文将生育保险的缴费率C2设置为0.5%。根据国发1998(44)号文件的规定,单位缴纳医疗保险费的30%划入个人账户,则其余的70%进入统筹账户,本文设定划入统筹基金比例p为70%。
4.人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2013年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可知2013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次均住院费用为12 467元(次均报销费用+次均自付费用),对比2008年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3%左右,因而本文按照年均3%的增长率计算获得2016城镇职工参保人员的次均住院费用为13 663元,2016年参保人口的平均住院率为16.7%,人均住院费用等于次均住院费用乘以平均住院率[18],从而计算获得2016参保职工的人均住院费用为2 254元。根据何文炯等的研究,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一般比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率高1%[19],则本文假定未来我国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比社平工资增长率高1%。根据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可知,2013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68.8%,当前我国职工医保在起付线以上的报销比例一般在80%左右,由于本文不考虑起付线且我国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日趋成熟稳定,本文设定未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为68.8%。
5.生育保险享受人数、生育保险人均补偿额以及生育保险人均补偿额增长率。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生育保险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所需资金从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以及生育津贴的领取主要发生在生育前后,因而本文以当年城镇新生人口数量来表示生育保险的享受人次,由于2016年生育保险享受人次占新生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82.99%,且年均增长率达22.31%,因而本文假定2017年新出生人口即为当年生育保险的享受人次。生育保险的次均补偿额等于当年的生育保险基金支出除以生育保险的享受人次,通过计算过去8年次均生育保险支出可以得出年均增长率为2.7%,因而本文假定未来我国城镇职工次均生育保险支出的增长率为2.7%。
6.银行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历年存款利率数据,选取2008年以来的数据并进行加权处理,从而获得我国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8%,三个月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为2.38%。
五、模拟测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精算模型和相关参数假设,本文对2017—2060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状况进行了模拟测算。从表1中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和退休政策调整均会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短期收支平衡和长期收支平衡状况产生影响,政策调整可以有效迟滞基金赤字出现的时间,但不会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在未来出现收不抵支的状况。
表1 生育政策、退休政策对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注:测算结果包含生育保险基金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部分。
(一)生育政策调整的模拟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都会产生影响,但是对结余规模的影响并不大。在不进行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调整的情况下,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将在2035年出现年内收不抵支的状况,当年的年内赤字规模将达到142亿元,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累积余额将在2045年出现赤字,赤字规模达到8 898亿元。在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实施“全面二孩”的情况下,本文测算得出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短期赤字和累积余额赤字仍然将在2035年和2045年出现,只是赤字规模有所下降,年内赤字规模下降4亿元达到138亿元,长期累积余额赤字规模下降5 369亿元达到3 529亿元。以下测算结果包含生育保险基金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部分。
图3 生育政策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的影响
从政策调整所产生的基金增量效果来看,对比政策不变时,生育政策调整会导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短期结余增量和累积结余增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短期结余增量上升幅度较小,累积结余增量上升幅度较大,但是政策效果需要在2035年才开始显现。到2060年,由于进行生育政策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短期结余将会增加1 524亿元,基金的累积结余将会增加26 061亿元。
图4 生育政策调整的短期增量和累积增量
(二)退休政策的模拟分析
从图5中可以看出退休政策调整会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产生影响。从基金的短期结余来看,在不推行延迟退休的情况下,基金将会在2035年出现收不抵支的状况,当年赤字规模达到142亿元,如果延迟退休,短期赤字出现的时间将会延迟到2044年,当年赤字规模达到867亿元;从基金的累积结余来看,在不推行延迟退休的情况下,长期赤字将会在2045年出现,赤字规模将达到8 898亿元,如果延长退休年龄,长期赤字出现的时间将会迟滞到2059年,赤字规模将达到15 372亿元。
图5 退休政策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的影响
从政策调整导致的基金增量来看,短期增量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到2060年,由于推行延迟退休导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增量达到21 661亿元,而累积余额的增量规模则相对较大,2060年累计余额的增量由于延迟退休将达到478 556亿元,从增量规模来看,无论是短期增量还是累积余额增量,退休政策调整所导致的基金结余规模的增加都要大于生育政策调整所导致的基金结余规模的增加。
图6 退休政策调整的短期增量和累积增量
(三)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影响
如果控制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变量,只考察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从图7中可以看出,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医保基金会对职工医保基金的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在不进行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将会在2032年出现年内收不抵支,赤字规模达614亿元,累计余额也将在2040年出现赤字,赤字规模达1 190亿元;如果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不变),基金的短期赤字将在2035年出现,赤字规模达142亿元,基金的长期赤字将在2045年出现,赤字规模达8 898亿元。
图7 生育保险调整对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的影响
从生育保险基金并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基金增量来看,无论是短期增量还是长期增量,基金增量规模都在逐步扩大,长期增量的增长幅度更大。到2060年,由于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将导致基金的短期增量达到5 973亿元,长期增量将达到159 178亿元。
图8 生育保险调整的短期增量和累积增量
(四)政策调整对医疗保险基金平衡的贡献度
本文通过计算生育政策贡献度、退休政策贡献度以及生育保险政策贡献度来分别反映生育政策、退休政策变动以及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对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生育政策贡献度是指退休政策和生育保险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生育政策调整所产生的基金增量占所有政策变动(即生育政策、退休政策、生育保险政策均变动)的基金增量的比例;退休政策贡献度是指在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险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退休政策变动所产生的基金增量占所有政策变动的基金增量的比例;生育保险贡献度是指在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所产生的基金增量占所有政策变动的基金增量的比例,本文在这里所计算的基金增量均是累计余额的基金增量。
从图9中可以看出,2017—2060年生育政策的贡献度和退休政策的贡献度均逐步增加,但是生育政策的贡献度一直较低,退休政策的贡献度所占的比例较大,而生育保险的贡献度则逐年降低,但是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在2017—2038年,生育保险的贡献度最大,退休政策的贡献度次之,生育政策的贡献度最小;2039—2060年退休政策的贡献度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生育保险的贡献度则逐步降低,但是仍然占有较大份额,生育政策的贡献度一直较小。由此可知,退休政策的调整和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将会有效缓解我国职工医保基金的收支缺口,而生育政策调整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图9 生育政策、退休政策、生育保险政策调整对于减小统筹基金赤字规模贡献度的变化
(五)政策调整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经对生育政策做出了调整,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已经进入试点阶段,延迟退休政策尚处于论证阶段。通过前面的论证,本文发现当前已经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对于缓解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效果有限,如果只进行生育政策调整,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并不会改变,但是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基金赤字的规模,截止2060年,由于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会将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年内赤字规模和累计余额赤字规模分别降低1.48%和2.42%。假设单独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退休年龄的推迟会将基金年内赤字和累计余额赤字出现的时间分别推迟5年和9年,至2060年由于延迟退休会导致基金年内赤字规模和累计余额赤字规模分别下降35.69%和60.20%。假设单独实施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政策,本文发现政策推行会将基金年内赤字和累计余额赤字出现的时间分别迟滞3年和5年,年内赤字规模和累积余额赤字规模则分别降低11.01%和23.42%。
由于现在已经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且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已经开始试点,本文设计了“全面二孩”政策与生育保险政策调整组合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延迟退休政策和生育保险政策调整组合这两种政策组合方式,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与生育保险政策调整组合可以有效迟滞年内赤字和累计余额赤字出现的时间为3年和5年,基金的年内赤字规模和累计余额赤字规模分别降低13.82%和27.25%;如果对生育政策、退休政策以及生育保险政策均作出调整,则可以有效迟滞年内赤字和累计余额赤字出现的时间为14年和20年,年内赤字规模和累计余额赤字规模分别下降54.08%和98.94%。由此可知,单独推行某一项政策对于缓解职工医保基金缺口的作用很有限,特别是当前已经推行的“全面二孩”政策对于缓解基金缺口的影响极其微弱,鉴于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已经开始试点,要尽快推动两险合并实施在全国的开展,同时尽快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且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时间要尽可能的拉长。
表2 不同政策及政策组合的效果
六、结论和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生育政策调整、退休政策调整以及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能够有效缓解基金收支缺口,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基金的收支不平衡问题,只能迟滞未来基金缺口出现的时间以及降低基金赤字规模。
2.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将会在2032年出现短期赤字,并在2040年出现长期赤字,当前已经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只能在预测期内使短期赤字和累积赤字额度降低1.48%和2.42%。如果把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则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短期赤字规模和累积赤字规模在预测期内将降低13.82%和27.25%。如果在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险政策变革的基础上,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短期赤字规模和累积赤字规模在预测期内将降低54.08%和98.95%,将极大缓解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
3.当前已经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减小统筹基金赤字规模的贡献度只有2.44%,已经开始试点的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政策对于减小统筹基金赤字规模的贡献度达到23.67%,而处于论证阶段的延迟退休政策对于降低统筹基金赤字规模的贡献度高达60.85%。
4.2039年前减小医保统筹基金赤字规模的主要手段是生育保险政策变革,但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减弱,2039年后减少统筹基金赤字规模的主要手段是延迟退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逐步增强。由此可以看出,尽管这些政策变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危机,但是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统筹基金的财务状况,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尽快推行这些政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作用及其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尽快推动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政策在全国推广,另一方面国家层面要尽早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下尽快实施延迟退休。可以预见的是,政策推行的越晚,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未来面临的支付压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