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育之花绽放“艺”彩

2019-05-10吴晓英

新课程·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新课改德育

吴晓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体系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同时开展德育。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平台,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对象开展思想教育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开展德育的渗透。坚定以“艺”启智、以“艺”育德的目标,让艺术之花在沁园这片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基于此,对新课改目标下的德育和美术教育结合开展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新课改;德育;美术教育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到:“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礎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好课程导入环节。营造具有感情的艺术氛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状态。这也有利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课堂过程中,教师需要依靠视觉艺术形象和艺术审美活动来让学生得到启发、熏陶和感染。例如,在探究知识重点的过程中优化教学环境。比如在欣赏我国的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并为他们普及一些背景资料,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全方面地了解我国人民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的艺术。

二、精心设计双效教育的课堂计划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完成艺术学习目标,又需要渗透德育,这无疑增强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在新课改的目标下,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以达到双效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师对所教授的知识、教学的方法所持有的态度。教师对的这种看法和态度决定了教师会选择哪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及在教学时所关注的重点。一旦教师没有一个正确的教学观,就会对课程有一个错误的解析,进而引导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其次,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进行深度的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出一些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陶冶情操。例如,欣赏中国的水墨画、民间艺术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唤起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对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以及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在选材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和平思想、宣传爱国精神的外国作品,包括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地感知艺术的力量和从不同角度接受德育。

三、在合作学习中开展德育

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究成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分工和讨论,共同完成一件美术作品或者分析一件艺术作品,既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又能够综合提升他们的审美观。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去做版画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版画的印刷,再派出代表上前展示。这样的合作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对美术的理解表达出来,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四、教师通过树立榜样开展德育

教师自身也需要重视品德修养,从而能够以身作则。首先,教师需要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积极的教学风貌。在课堂中,使用正确和得体的言行,让学生明白美术课是一门陶冶情操的高尚和正规课程。这也能够让学生对美术课有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开展德育的前提条件和保障基础。其次,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模仿成人。所以,教师需要从每一个细节体现出德育素质。包括课堂前的“上课、起立、敬礼、坐下”这一流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诚恳地接受学生的问好,并让学生入座。让他们明白尊重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放低身态,重视每一个行为细节,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五、将德育和美术教育生活化

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中有丰富的美术素材,教师应该引领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来领悟生活中的美和领悟人生道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德育和美术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欣赏《大自然之歌》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他们熟悉的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独立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并找出自己的家乡之美。在他们在欣赏家乡美的过程中,激发其对家乡的热爱。又例如在书法欣赏课中,教师向学生讲解书法的特点——横屏竖直,方方正正。以此引申到生活中,做人也需要踏踏实实和堂堂正正。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蕴涵着许多德育教材素材,包括丰富的文化内容。就是应该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传承和发扬中国美德。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文化,领悟其中的精神和内涵,在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除此之外,结合多样化的教育对策,有意识地开展双效教育计划和设计。教美术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我国德育课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莹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杨丽,霍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新课改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