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交往障碍的个案研究
2019-05-10王福
王福
摘 要:孩子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学习、交往出现障碍。学校、社会、家庭都要紧密配合,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学习障碍;交往障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一个特殊人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群体的数量也空前庞大。老人和孩子本身就是社會弱势群体,由这种隔代抚养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父母外出带给留守儿童的最大隐患就是监管缺失带来的安全问题。爷爷奶奶年老体弱,还要承担种地、养殖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体力和精力已经严重透支,对孙辈的照顾也只能停留在吃饱穿暖的阶段,甚至在农忙季节,孩子们吃饭都成问题。由于监管缺失,孩子被威胁、被抢劫、被殴打、被勒索、被欺诈等情况时有发生。种种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灵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如果不能及时疏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影响会更加深远。
2.学习障碍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间偏下的程度,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持续集中,思想总是开小差;做事磨蹭,有头无尾,总是抱着能拖就拖的态度;经常迟到,不吃早饭,缺乏时间观念,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任务;学习迁移能力差,不能举一反三,反复练习后,不能很好地掌握技巧和方法,过几天又忘了。
3.交往障碍
由于缺少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羞怯、猜疑、报复、自私等心理障碍。他们没有心灵依附,因为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而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一套自己应对外界干扰的模式,他们在一个缺少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变得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对成功的期望值不高。同时,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的显性特征就是自卑。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显得稍逊一筹,很多时候自己觉得“抬不起头来”,等父母回来时,又很自大,购买大量高档文具、玩具,花钱大手大脚,好像只有这样炫耀才能“提升自我形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克服学习与交往障碍的途径
不论是学习还是交往障碍,都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它是一个长期、多方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最好的方式是让它消失在萌芽状态,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过程。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留守儿童心有所依,学有所教,健康成长。
1.畅通家校合作绿色通道,用亲情感化留守儿童的心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其体会父母的爱,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与鼓励比任何物质上的满足更能激发孩子的动力。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离开家乡,但对子女的监管却不能缺位,学校应主动和他们取得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再教育。通过这样的绿色通道,教育这些奔波在外的父母,告诉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必要的,孩子的教育也是必需的,让他们明白,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取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无人能替代。让他们可以通过电话、上网视频等方式,每天询问子女的生活、学习状态,讲讲他们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以便及时发现子女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有疑惑可以和老师联系,寻求解决途径。这样父母即使在外地,也能对孩子进行各类安全教育、生活指导,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2.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人际交往最频繁的地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最能直接、客观反映留守儿童的学习及交往状况。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收入等状况,对留守儿童做基本认知,以便开展后续活动。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导向。如每周召开的少先队活动,让他们知道人世间的至真、至善、至美,从小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国旗下讲话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社团活动让他们发挥特长,挖掘潜力,展现自我,放飞梦想;通过“留守儿童之家”,让孩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建立互相信任的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再次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积极调整不良情绪,学会与朋友友好相处。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汇报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状态,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互相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3.互相关爱,团结向上,让留守儿童真正融入集体
人间至美是大爱,就如《爱的教育》中,“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时候,留守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总是离班级平均水平还差很多。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讽只会让他们渐行渐远。班主任是学生最信任的人,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珍惜同学友谊,不歧视、不挖苦、不抛弃、不放弃,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留守儿童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要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一蹴而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留守儿童也一样能够生活幸福,向上向善。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交往障碍个案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300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