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的分析
2019-05-10张支财
张支财
摘 要: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表现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学生天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消极的心态,从而对体育课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运动产生抵触。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推广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无论他们擅长运动与否,都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
关键词:体育教学;赏识教育;素质教育
一、为何要将赏识教育融入体育学科的教学中
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茁壮地成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表现良莠不齐。通常情况下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能在体育课上有较好的表现,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在体育课上则会跟不上课堂进度,有些吃不消。这种差异会影响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的心情,严重的还有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如若这种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这会导致他们对体育学科甚至对运动产生抵触或厌恶的心理。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将赏识教育最大限度地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在我们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及时地对信心不足的学生进行认可,让他们树立自信心。若能在体育学科中很好地结合赏识教育,不仅能使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通过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如何将赏识教育融入体育学科的教学中
1.合理看待差异,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在进行集体活动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被理性看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方面和不擅长的方面,就像有些学生在数学方面能力出众,却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有些学生擅长写作,却在运动方面有所短缺。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注重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极度期待得到认可,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如果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赞美,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也可以调动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锻炼强健的体魄。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对他们进行鼓舞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讲,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不只是体育知识完全掌握与否或是能否跳得高、跑得快,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心态也是对学生评价标准中重要的一项。所以,学生即便无法在跑步中做到姿势足够标准、速度足够快,在跳远上掌握所有的动作要领,但是只要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尝试、不放弃练习,那他们就应得到教师的认可。所以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能够适当地鼓励和引导他们,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2.合理进行赏识教育,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在将赏识教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价值会得到教师的肯定。在我们进行日常的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以体育游戏或者其他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能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让他们充满自信和活力,还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会变多,从而老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身心状况,对症下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有学生对体育课有足够的热情,特别是一些缺乏锻炼的同学,他们的身体素质本来就相较于其他人来说较为不好,再加上缺乏对体育项目的热情和兴趣,这些学生往往在体育课上参与度较低。针对上述现象,体育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激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例如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比赛,并设置名次和奖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去发现每一个有进步的学生,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上述方法激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得到增强。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关注度日渐提高,赏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将赏识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势在必行。作体育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理性看待每个学生的短板,全面发展应被贯彻到小学体育的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用合理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相信通过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赏识教育一定会被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将会日益增强。
参考文獻:
[1]张娇娇.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赢未来,2017(22):327.
[2]李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9-200.
[3]王吉忠.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赏识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