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竞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2019-05-10肖灿李跃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竞赛以学生为中心

肖灿 李跃平

摘 要: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相较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家正大力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在学科竞赛背景下,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又一着力点。因此,需要在清晰学科竞赛构建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在统筹规划竞赛项目的同时有效整合教学团队资源,在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调动教学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科竞赛 “以学生为中心” 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47-03

黨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新时代,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相较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国家大力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在学科竞赛背景下,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又一着力点。

1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实践教学

为了适应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出现了一批应用型定位的本科高校。此类高校培养的人才区别于传统学术型人才擅长于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更注重将知识传授、创新与现实生产相结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人才培养介于“研究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之间:即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素质,还需要熟悉行业一线要求,将掌握的专业知识熟练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与创新精神,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目前,广大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已基本取得了共识:即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进一步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各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得到强化,主要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综合设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环节展开。其中,许多高校关注“模拟实践教学”和平台建设。所谓“模拟实践教学”,就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生产实践中的情境进行微缩模拟,并在课堂中以场景再现的形式呈现。它通常是在模拟职业运行的环境下,通过强化单元仿真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平台建设则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一般而言,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是由学校负责搭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则是通过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方式进行。在以上平台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为用而学”,在实践中完成了专业知识的内化。

2 学科竞赛对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影响

2.1 平台搭建,促使教学从实践向实战转变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模拟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它是一种仿真教学,跟真正的行业运作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效果会因模拟情境的贴近程度而打折扣。另一方面,在实践平台方面,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例,目前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的方式多为嵌入式,即实习、实践等课程设计被嵌入企业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学效果直接受到企业实际生产运行的制约,学生难于真正实现强目的性的专题实践训练。

为此,部分高校在模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实战教学”。较早尝试这种教学方式的是公安教育、军事教育等专业领域。其他如市场营销、管理学等专业则提出了“模拟公司+实战项目”、“模拟项目+实战”等想法。像体育、传媒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则直接提出了“实战教学”、“真题真做”的口号。从以上努力可以看出,模拟实践正朝着实战方向发生转变。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在“十二五”期间,明确提出实施包括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在内的“本科教学工程”。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包括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环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单位都积极创新,组织开展相关学科竞赛,目前已呈现出立体化、多层级的特点。其中近年来出现的“专业技能竞技+实战项目”类型的学科竞赛受到师生们的广泛参与。这类学科竞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的搭建,以工作任务、真实项目为驱动,通常由企业给出真实命题,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参赛作品。如新闻传播类学科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广告创意大赛等。与此同时,这类学科竞赛还不断推动高校的教学活动从“模拟实践”、“模拟实战”向真正的“实战”转变,并不断丰富实战教学的内涵。

因此,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实战教学是由实践教学逐步发展而来的,属于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该教学活动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承接行业具有实战意义的真实项目,以项目的完成情况、企业是否采用等指标来评价学生专业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是否达成;同时也可以将学科竞赛项目有机嵌入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具有完全市场意义的实战竞赛中提升专业能力。总之,以真实的赛事项目替代假想案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模拟实战的“仿真性”困扰得到了有效解决,越来越多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愿意参与到这类学科竞赛中来。

2.2 “赛教”融合,加快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步伐

与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逻辑匹配的评价和质量管理是大学履行人才培养根本使命的前提,大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实质性突破的新视角。[2]鉴于“专业技能竞技+实战项目”类型的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赛、学、用三位一体”、“真题真做”、“以赛促学”、“以赛验学”的观点,倡导以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活动,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当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实战竞技类学科竞赛主动嵌入教学环节后,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表现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类型化研究中首次出现了“实战型教学团队”的身影。正如实战教学孕育于实践教学,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也是在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多样化探讨过程中产生的。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高校早期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一般倾向于集中那些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对他们开展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专门培训。后来一些高校意识到需要更进一步与社会对接,他们开始从行业中引入导师或是定期委派骨干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当实战竞技类学科竞赛被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后,“赛教”结合促使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满足实践的要求,更要满足实战指导的需求。

另一方面表现为实战型教学团队内涵的丰富化。上文提及实战教学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结合学科竞赛而言,开展“真实项目实战竞技”,二是从市场上承接真實项目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即“真实项目承接型”。这就意味着实战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走出去”,还重在“引进来”,即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参加具备实战性的社会实践比赛,同时还要把实战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产出”。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通过政策引导一批高水平教师或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战指导能力显著的教师加入实践教学团队势在必行。

3 学科竞赛背景下实战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

3.1 清晰学科竞赛构建体系,明确建设基础

近年来,由各类社会力量主办的学科竞赛种类繁多,且良莠不齐。一部分师生对学科竞赛的认识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团队开展针对性的实战教学之前,需要明晰学科竞赛体系。目前不同的高校对此认定不同,可供参考的观点是将学科竞赛体系划为“三层次”、“三方位”,即根据学科竞赛主办单位划分为由院校组织、省教育厅或跨省高校联合以及学科协会组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全国高校学术指导委员会组织“三层次”,根据赛事目的又划分出“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位。[3]还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将市级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纳入三层次中,变成四层次。[4]总之,只有将学科竞赛体系清晰化,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才能更有效开展工作。

3.2 明晰建设方向,搭建高素质师资团队

在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团队内聚力、维持力以及离散力等因素的影响,要认识到“以内聚力作为基础,运用维持力进行调节,坚决克服离散力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方式”[5]。其次,需要进一步明晰团队的定位,即建设的侧重点是专攻“真实项目实战竞技”还是“真实项目承接型”,或是两者兼顾。再次,要注意人员构成和梯队建设。一些人片面认为,实战教学完全可以摒弃理论教师参与。事实上,实战教学是专业能力的全面展示,需要具备扎实理论学术基础与较丰富实践指导经验理论的教师共同参与。为此要科学遴选团队负责人,并从学历、年龄、实践教学经验及教研能力等方面入手,选取一批知识素质技能互补、学科交叉、分工协作、指导参赛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聘请行业技术或管理骨干作为校外兼职导师加入实战型教学团队。

3.3 配备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由于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更多关注解决人员配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硬件设施的配套与更新。事实上,实战教学如果脱离相应的硬件设施,特别是实验、实训平台建设,都是无法有效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与团队建设。因此,学校需要适时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创新实验室,或是规划成立一批专业教师工作室、工作坊,以便更好地对接行业、承接社会实战项目,同时还能带领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

3.4 统筹规划竞赛项目,有效整合团队资源

随着学科竞赛中实战竞技型项目的逐年增多,专业教师在将比赛项目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从自己任教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去安排学生的参赛项目,这样容易出现同一班级学生参赛项目多次重叠、任务量大的情况,进而使得学生对学科竞赛产生消极倦怠情绪,这种情绪又会反作用于任课教师。因此需要加强团队的统筹合作,注重良好团队氛围的构建,结合课程目标、竞赛项目类型、教师所长等综合因素对学生参赛项目提前做好整体规划安排,这样既能切实增强学生在实战中的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又能提升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3.5 完善激励机制,不断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

“与教学团队建设相联系, 绩效管理可以实现对教学团队中教师的激励,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及为专业发展提供基础;可以准确掌握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发展潜能;还可以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提供了解自己工作能力以及有待提高的方面的信息等。”[5]一般来说,学科竞赛从筹备到正式比赛跨时较长,学生想要真正得到锻炼并取得好名次,师生为此付出的精力都很大。因此,学校是否建立了相关配套激励政策和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战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效。激励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必要的教学奖励、合理的教师工作量核算与教研项目支持、第二课堂学分换算、学生荣誉表彰等。在激励机制的完善过程中,要遵循透明公正、客观准确、及时反馈、定期考核等原则,既要重视物质激励,也要重视精神激励。只有两种激励达到相对平衡,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展开。

4 结语

基于学科竞赛背景下的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将是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的有效推动力量,同时它在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方面也能发挥显著作用。对于这项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2] 夏欢欢,钟秉林.大学生学习结果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21-24.

[3] 白永国.“三层次、三方位”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97-99.

[4] 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王刚、张恒庆.“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09-111+128.

[5] 张强,乔海曙,刘晓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2,34.

作者简介:肖灿(1982-),湖南邵东人,硕士,副教授,三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新闻传播实务、媒介素养教育。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竞赛以学生为中心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