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9-05-10周创新刘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心理健康青少年

周创新 刘伟

【摘 要】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灵健康发展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是群体动物,人类的社会活动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青少年更加积极地面对社会及群体,而糟糕的同伴关系,则容易促使青少年产生不良情绪或抵触心理,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同伴关系;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个人性格、行为、习惯养成的定位阶段,青少年之间的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完全不同,父母关系与师生关系除了有长幼之分以外,还背负着养育与教育的重任,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束缚性;而青少年同伴关系,在与同龄人有更多共性话题的基础之上,相处方式更加自由平等,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对方言谈举止的影响,因此,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决定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1]。

1 同伴关系的含义

同伴关系是指相同年龄段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青少年在共同活动的交往过程中发展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一般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人生价值观接近,从而建立的一种相互接纳、互相协作的关系。由于他们具备共同的特性,所以与其他关系相比,青少年之间的同伴更为亲密,相互之间起到的影响也会更大。

2 同伴关系与学校相适应

同伴关系与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是否主动、认真去学习;其二,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上,是否与同学相处融洽;其三,学校的规章制度上,是否认真遵守,能够按照学校相关制度进行自我约束。通过以上学生的表现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出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达标。

2.1 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要以学业为重,有关数据表明,受同伴欢迎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不受同伴欢迎的学习成绩要高出很多,受同伴欢迎的学生往往更加自信,社交能力和团体表现能力也更强;而不受同伴欢迎的学生则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成绩普遍很差,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同伴所属的群体的不受欢迎的群体,在学业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少年时期跟什么样的同伴交往,决定了学生在校时的表现。

2.2 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其他指标的影响 同伴关系除了学业影响以外,对在校的其他指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在校行为、师生关系、课堂表现、人际关系等等,同伴接纳较低的群体,课堂期间注意力不集中,对课程不感兴趣,不被教师重视,容易自我否定,没有自信,在学生之间没有号召力,属于被忽略的一类学生,也就是教师和学生眼中的差生;而同伴接纳较高的群体,课堂期间积极主动,表现活跃,容易得到教师偏爱,充满活力自信,同时很有号召力与凝聚力,是教师与学生眼中的佼佼者。同伴接纳的程度不同,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在同伴之间的接纳程度给自己下定义,进行自我认知,并会影响以后的个人定位,从而决定了整个人生。

3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外化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是指青少年对外界发生的时期所做出的本能的消极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出现反社会的攻击行为,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3.1 同伴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攻击行为主要产生于青少年对社会不适应、不能融入社会团体的情况之下,最初的攻击行为的产生,主要源于遭到同伴的拒绝与否定,出现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再加上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從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3.2 同伴关系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反社会行为的产生表明青少年以及具备了违法犯罪的潜意识,不利于个人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而同伴拒绝则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性格的差异性,反社会行为的严重程度也会不一致,有的只是严重的内心矛盾,行为上的举动并不多;还有的是内心矛盾影响其行动力,使其行动力不受控制而产生的反社会行为。

3.3 同伴行为对行为障碍的影响 研究表明,青少年遭到同伴孤立或拒绝会影响其行为,对其行为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良好的同伴关系会刺激其行动的积极性,使其活动更加频繁,表现欲更强,继而更加自信的重复这一行为;而遭到拒绝的同伴关系,心理对其行为会有一定的否定性,潜意识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没有人会对其行为产生互动,从而减少了其自身行为的发生,最后形成个人行为障碍,在与同伴逐渐减少交流、互动的同时,内心愈加封闭,产生自卑心理。

4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情绪化的影响

遭到同伴拒绝的青少年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受同伴欢迎的青少年则会产生幸福感和自我价值肯定,在提升自信的同时逐渐完善了人格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同伴之间的支持与肯定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远高于父母对其影响。

4.1 同伴关系对社会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同伴关系的建立使青少年更有归属感,对自身价值得到肯定,从而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减少社会焦虑与抑郁的产生;而糟糕的同伴关系,或同伴之间出现相互欺压现象,会增进社会焦虑感的产生。

4.2 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 糟糕的同伴关系或者被拒绝的同伴关系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孤独感,它与在青少年群体中受欢迎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受欢迎的同伴关系,会减少其孤独感的产生,而遭到拒绝的同伴关系,会加强其孤独感,青少年的孤独感主要由受欢迎青少年、一般青少年、被忽视青少年以及被拒绝青少年的顺序逐渐递增的,青少年的受欢迎程度,影响其孤独感的强度。所以,建立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十分重要、

总结:

据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阶段对同伴关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对家庭、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他们把自己的同伴关系放在最高位置,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良好的同伴关系可增进其积极行为的产生,而糟糕的同伴关系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着会影响其行为举止,产生反社会行为或者行动障碍,影响其以后的人生发展[2]。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提升青少年自信的同时,提高其社交能力,充分展示自我个性,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修养、发展其健全的人格,为社会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为社会贡献更多的青年人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